胡希恕经方治疗咳嗽医案分析与心得体会

2025.09.02 8阅读 评论数 2 5

一、医案详情
 
黄某,女,38岁,病案号67951。
初诊日期1966年2月12日:一周来咳嗽,吐白痰,咽痒胸闷,口干不欲饮,两胁胀,已服汤药数劑而不效,苔白厚腻,脉滑细。胡老辨证为痰饮上犯,肺失宣降,治以温化降逆,予半夏厚朴汤加减:半夏四钱,厚朴三錢,茯苓四钱,苏子三錢,橘皮五钱,杏仁三錢,桔梗三錢,生薑三錢。上药服二劑,咳即止。
 
二、遣方用药分析
 
1. 半夏厚朴汤:原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论》治疗“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之症。胡老认为,本方由小半夏加茯苓汤更加厚朴、苏叶而成(此处胡老常用苏子代替苏叶 ),是温化痰饮、降逆理气之方,可用于痰饮气结所致的胸满、咽堵、咳逆。本案患者咳嗽、吐白痰、咽痒胸闷、苔白厚腻、脉滑细,皆为痰饮之象,痰饮上犯,肺失宣降而致咳嗽,故以半夏厚朴汤为基础方,切中病机。
2. 药物加减:方中加苏子,增强降气化痰之功,助半夏、厚朴降气化痰止咳;橘皮理气燥湿化痰,与半夏、茯苓相伍,加强化痰之力;杏仁降气止咳平喘,且能润肠通便,使肺气肃降有权;桔梗宣肺利咽,与杏仁一升一降,调理肺气,止咳利咽;生姜和胃降逆,且能温散水饮 ,与半夏相伍,增强止呕化饮之力 。诸药合用,共奏温化降逆、止咳化痰之效。
 
三、心得体会
 
1. 重视痰饮与咳嗽的关系:从这则医案可以看出,胡老在治疗咳嗽时,非常重视痰饮的因素。《金匮要略》将咳嗽与痰饮列为一专篇论述,充分说明了二者的密切关系。很多咳嗽是由于痰饮上犯、气逆不降引起的,遵循“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这提示我们在临床中,遇到咳嗽患者,不能仅仅着眼于止咳,而要仔细辨证,判断是否有痰饮作祟,若有痰饮,当以温化之法为根本。
2. 辨证精准是关键:胡老通过对患者症状(咳嗽、吐白痰、咽痒胸闷、口干不欲饮、两胁胀)、舌象(苔白厚腻)、脉象(脉滑细)的综合分析,准确判断为痰饮上犯、肺失宣降之证,从而选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药到病除。这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只有辨证精准,才能遣方用药恰到好处。我们在临床中,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收集症状体征,进行深入细致的辨证分析,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3. 经方的灵活运用:胡老运用经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加减。在本案中,以半夏厚朴汤为基础,根据患者咳嗽、痰多等症状,加入苏子、橘皮、杏仁、桔梗等药物,增强了化痰止咳的功效。这告诉我们,经方虽然是经典方剂,但在临床应用中,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变化进行合理的加减化裁,才能更好地发挥经方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
4. 整体观念的体现:中医强调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本案中患者除了咳嗽等肺部症状外,还有两胁胀等表现,胡老在辨证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些全身症状,从整体出发进行治疗。这启示我们在临床中,不能仅仅关注局部症状,而要从整体观念出发,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调理和治疗。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赵功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白术润肠汤治习惯性便秘医案录 陈锦辉

    白术润肠汤治习惯性便秘医案录医案一患者:李某娥,女,50岁。白芍、甘草、当归等药则能够养血润燥,调和气血,为肠道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润滑,进一步改善便秘症状。通过临床反复实践和理论上的结合,本人认为:白术润肠汤可以作为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专病专方。

  • 3剂阴毒汤治愈“阳后乏力头晕牙痛”案 宗琪

    患者:成某某性别:女年龄:23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13日主诉:新冠后乏力,头晕,智齿发炎,伴流清涕6天。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 九味羌活汤治疗小儿感冒一则 黄阁

    外感风寒湿内有郁热用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最大特色就是提出了分经论治,并且在原文中便有体现。在用药剂量上,九味羌活汤未标注,但应该与大羌活汤相似,一钱应约为现在的3g。大青龙汤较之九味羌活汤宣肺止咳之力更强。

  • 临床医案小结之二 胡松岩

    吴某某,女,51岁。既往糖尿病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病史。患者刘某,男,25岁。主因右髋部疼痛8个月就诊。

  • 门诊临证医案 胡松岩

    患者朱某,女,40岁主诉:腹泻腹痛1天。17陈某,女,33岁主诉:腹泻2天。腹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 痛泻要方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伴腹泄医案 张训景

    现为求进一步诊治,经门诊收入院。给与“半夏泻心汤”寒热平调。该方现代常用于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小儿泄泻、慢性泄泻、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肝旺脾虚者。

  • 也曾悟我 张宝华

    华驹嬉我,不惑四十,潘鬓希希,升东山之赤子,行将天命之躯,秋水殷殷兮,孟春冰融。圣梦无凤兮,慨时命难违,糅淬水火兮,不怨天,不由人。圣贤寂寞,饮者留名,春花畔,秋月旁,歌舞楼榭,燕雁飞去复还,今夜酒醒何处,五蕴和合非我。

  • 见证中医的魅力—5剂中药治验案 宗琪

    妇人怀娠,腹中休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 积食的孩子体内往往有湿气 谢江强

    湿气重的孩子,舌苔遍布舌体,很厚,舌头上遍布小红点这个孩子的舌象有两个特点:第一,舌苔遍布舌体,而且很厚,说明孩子体内有湿气。但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舌头上面有很多明显的小红点,就说明孩子体内有热,因为积食导致积滞化热。

  • 经方之猪苓汤 郭文龙

    李某,男,73岁。遂用猪苓汤以滋阴清热,止涩痛以治其标;用金匮肾气丸补肾助阳,化生肾气使肾气固尿,膀胱气化功能恢复,有力推动小便排出通畅以治其本。《伤寒论》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