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之狐惑病

2025.08.30 8阅读 评论数 2 5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狐惑病的原文主要在《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中,具体内容为:“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另外,“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门者,烧雄黄熏之。”“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也对狐惑病的症状和治法进行了补充说明。
 
 
症状分析
 
- 全身症状:“状如伤寒”,说明狐惑病初起时,有类似伤寒的恶寒、发热等症状,这是因为外邪引动内伏湿热,导致营卫失和。“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体现了患者精神方面的异常,湿热内困,心神被扰,故而出现神志恍惚、烦躁不宁的表现。“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则是由于湿热毒邪影响脾胃功能,中焦枢机不利,导致患者食欲不振,厌恶食物的气味。“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是因为湿热毒邪郁蒸侵扰,外达血分,气血运行失常,从而使面部色泽呈现出异常的变化。
- 局部症状:“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明确指出了狐惑病的特征性病变部位,即口腔咽喉部和会阴部。蚀于上部咽喉,则会出现咽喉和口腔溃疡,伴有声音嘶哑;蚀于下部前阴或后阴,则会出现相应部位的溃疡,同时可能伴有咽干的感觉。
 
病机分析
 
狐惑病的病机主要为感染虫毒,湿热不化。外感湿热毒气,或体内本有湿热,复感外邪,导致湿热毒邪蕴结于体内。湿热之邪循经上犯咽喉、下注阴器,从而出现局部的蚀烂溃疡;中焦脾胃受湿热毒邪困扰,运化失常,故出现不欲饮食、恶闻食臭等症状;湿热毒邪内扰心神,则见神志不安等表现;外达血分,则致面色异常。
 
治法与方药分析
 
- 治法:针对狐惑病的病机,治法为清热燥湿,和中解毒。
- 方药:甘草泻心汤为主方,方中甘草解毒清热;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干姜、半夏辛燥化湿,降逆和胃;人参、大枣和胃扶正。诸药合用,共奏杀虫、解毒、化湿之效。对于蚀于下部者,用苦参汤外洗,以清热燥湿止痒;蚀于肛门者,用烧雄黄熏之,以解毒杀虫。若病者脉数,目赤如鸠眼,目四眦黑,能食,说明脓已成,则用赤小豆当归散,以清热利湿,活血排脓。
 
临床意义
 
狐惑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综合征,以口腔、眼、生殖器黏膜损害为主症。《伤寒论》对狐惑病的论述,为后世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其辨证论治的思路和用药经验,对于治疗其他黏膜疾病,如口腔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赵功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八十九条(三) 张宝华

    处江湖之远则亵玩焉,居庙堂之上则曲窥乎,科学的夏虫你何以语冰,三季人的世界维度莫过如此。所以这篇是学习《伤寒论》的重中之重,要是太阳篇学不透,别的的就难理解了,难搞的很。《伤寒论》的要点,太阳篇都写了。

  • 伤寒论第七十二条 张宝华

    七十二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那么这个凡是小便不利,里有停水,有表证,发汗表没法不解,得用五苓散。刚才咱们说了,这条是个重申,但他绝对不是废话,要是没有上面这一段,单凭“脉浮数烦渴者”这个脉证,你就给五苓散,那你岂不孟浪了,对吧!

  • 下乡病例:颈椎病,眩晕 马亮

    2024年10月24日,患者梁XX,女,55岁。说的是颈椎病,好多年了,发作的时候头晕,恶心,呕吐,经过检查是颈椎病,每次输一些甘露醇就可以好转。中医诊断眩晕,痰浊阻滞证。患者症状明显,给予耳穴治疗:内耳穴,三焦,颞,颈椎,枕,顶,胃三角,神门,耳尖。

  • 伤寒论第六十六条(一) 张宝华

    六十六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这个“发汗后,腹胀满者”,肯定是外感了,那么发汗也是合理的治疗,发汗后出现了腹胀满,这种情况可不是治疗有误,伤寒发汗解表对证治疗嘛!我们先看看这个方回来再说发汗后现腹胀满的缘故就一目了然了。

  • 伤寒论桂枝汤加味 张宝华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无汗,一个是有汗,也就是说麻黄汤治疗无汗的太阳病,桂枝汤治疗有汗的太阳病。

  • 气血两虚所致眩晕治验案 吴春水

    李某,女,42岁。患者连续服用10剂后,头晕明显减轻,精神好转,睡眠改善。病因多为久病不愈,气血耗伤,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平肝定眩、养心安神之功,有效改善患者气血两虚之证,缓解眩晕等症状。

  • 月经不来2个月,7剂中药显奇效 宗琪

    患者:孙某某性别:女年龄:33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7日主诉:月经2个月没来。9月21日回访:服药7剂后月经来临,胃胀也明显好转。

  • 神疗法(陈医生) 陈鹏

    半斤大米七片姜,放在锅里慢炒黄。再加三碗自来水,熬成一碗只喝汤。

  • 西学中伪命题 陈鹏

    西医学中医,不是不好。而是因为他那个半瓶子西医水不倒出来的话,根本都不想给中1+1等于3的中医高维度思维。如果你是在二维世界的一个细菌。所以每个人都是认知这个问题无解中医站在宇宙的视角来看看地球上的人其实西医站在人体内的细胞内来研究人这就是两个方向

  • 荷兰小公主的癫痫 谢江强

    荷兰小公主的癫痫今天,老师网站中提到的“荷兰小公主”小妹妹寄来了照片,老师和之前接触过这位小妹妹的同学都相当惊喜。老师在治症之外顺便替她下了美容针,加上了中药的帮助,大家一看她果然神清气爽、面色红润,仿佛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