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原理
你可以不喜欢小编,但是一定要关注“经方苑”,因为“经方苑”能让你了解最有趣的中医知识!
在本期文章开始之前,小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小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因为平时有很多患者会问我:医生,中医减肥用针灸可以不?埋线行不?吃中药得吃多久才能有效果?小编遇到类似的问题总会一言以蔽之!那就是——
因人而异!
说白了就是有的人有效果,有的人没有效果,事实上也确实这样!
大家可能会觉得小编这个回答有点没意思,跟没回答差不多!哈哈!

那么中医减肥到底靠不靠谱呢?
其实我们问关于中医减肥的问题时先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中医对于“肥胖”的认识是怎么样的?只有知道了“肥胖”的原理,才能对症下药!

中医上有句名言——肥人多痰湿!也就是说很多“小胖子”胖都原因提示是“痰湿”过多的原因,而“痰湿”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痰湿”的生成跟“饮食”关系最大!
先来看看《黄帝内经》上对于“饮食”的描述:
上面的古文有点晦涩难懂,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就是参与“饮”过程的脏腑有“胃”、“脾”、“肺”、“水道”、“膀胱”等!参与“食”的过程有“胃”、“肝”、“心”、“肺”等!
一个“小胖子”的诞生无外乎“饮食”过盛,其中“饮”就是“水湿”过多,而“食”就是“宿食”过多,而几乎全身脏腑都参与人体“饮食”这一过程!比如“胃”的受纳“脾”的燥湿,“肝”的疏泄,“肺”的通调等!
小编平时接触最多的“小胖子”几乎不怎么运动的,而且还吃的不怎么“健康”,往往喜欢吃一些热量糖分比较好的“肥甘厚味”,这样“痰湿”怎么可能不重呢?久而久之也就锻炼成“小胖子”了!
从经方角度思考,小编发现其实很多“小胖子”属于“太阴”、“阳明”合病,“太阴”虚寒,易生痰湿,“阳明”燥热,易生食积,二者并存,遂成肥胖!小编观察很多“小胖子”的舌象都是表面厚腻发黄,但是舌质很暗,问诊都会说平时自己大便不规律,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而且有周期性发作的规律,有的人大便前干后稀,口干舌燥,总是想喝水,但是喝完水了就又很想小编,脉象上偏沉,这都属于“太阴”和“阳明”的问题!也有些人“肥胖”久了会出现“瘀血”的表现,为什么呢?水不利则为血,有些患者水湿久瘀,就会导致血瘀,这样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诸如痤疮或者失眠的血分问题!

还有一种是情绪不好引发的肥胖?大家可能会惊讶,什么?心情不好还会肥胖吗?从中医角度来说就是“肝”的疏泄功能不好,导致“脾”除“湿”的能力不行,这样好像不难理解,而从西医角度来说其实有很多人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出现想要吃东西的表现,因为进食美食可以诱导大脑分泌能让自己缓解焦虑抑郁的递质,临床上这样的患者也很常见!
前面我们花了很大篇幅来说“肥胖”的中医原理,那么治疗也就简单了,其实就是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是减少“痰湿”的入量,“迈开腿”是增加“痰湿”的出量!那么这个过程中医能做什么呢?答案可以概括为三个字!“补”、“泄”、“通”!
“补”就是补脏腑之虚,增加它们祛湿消食的能力!
“泄”就是泄脏腑有余,消除食积宿食积热痰湿等!
“通”就是要畅通“水道”“谷道”的通路,中医上讲人体上有“三焦–腠理–膀胱”的“水饮轴”,我们要畅通这个水道,就可以把“水湿”从这一通道排除,也可以通过排便或者吐法消除食积!
而中医减肥就是利用辨证论治后因人而异的采用对症的方法来帮助人体祛湿除积,继而达到减肥的目的!而更重要的还是要患者配合改变习惯才行!

最后小编告诉大家,减肥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也没有什么捷径,要慢慢来才行!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一滴水 陈鹏
一滴水文/陈鹏医生一滴水正沿着输液管缓缓而下那里面蕴含着灵魂的力量医院的午夜也特别寂静门口的铜像有人在跪拜如同教堂此刻地球的另一端灰鸟与蜥蜴深情注视生死较量药棉是另一种莲花一滴血中冒出了佛偈不仅止血亦可开悟玻璃窗外,月光正在融化化作无数个晶莹的信使穿梭在病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一条(五) 张宝华
寒实古人都用巴豆,不用大黄。白散方后说“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从这也可以看出巴豆这个药的功效,它是又涌吐,又催下的去实的药。巴豆见寒凉其性能则减。《证类本草》里就有“”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巴豆,使。 -
病毒性心肌炎 谢江强
足13岁小囡,病毒性心肌炎以后早搏频发已有两年,形神不振,纳谷不香,咽红时炎,舌红苔薄腻,二便尚调,此心阴不足,余火湿食未尽,当先消化,然后清补。 -
感染了新冠、流感等强力病原体,是一个让身体更好或者更坏的转折 马钟涛
随着接诊的新冠、流感的患者数量的增多,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感染了这些强力病原体,也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它是一个机会,是让自己身体更好或者更坏的转折点。 -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罗志琴
诊断:肱骨外上髁炎,肌筋膜炎治疗:针灸配合艾灸治疗两次,小针刀治疗一次,一周治疗一次,后背疼痛及双侧肘关节疼痛已愈。 -
国医节|关于血府逐瘀汤的应用 张彩燕
自此,对血府逐瘀汤有了新的认识,但是,这其实才是开始。血府逐瘀汤在临床中的应用还远不止心脏方面。除此之外,还经常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多囊,月经延迟,效果都不错。 -
中医治疗心脏支架术后不适医案 赵阳
一位63岁男性患者前来就诊,他于去年分两次接受了四次心脏支架手术。在临床实践中,小剂量破格救心汤常用于治疗普通心脏病,如心慌心悸、胸部疼痛等,疗效显著。心脏支架手术后,血管局部可能因支架导致血流不畅,进而产生瘀血。 -
从顽固性荨麻疹谈"风毒蕴络"的立体化辨治 刘颖
今日与诸位探讨一例病程十年的慢性荨麻疹案例。西医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抗组胺药初服有效,近两年产生耐药。细察病机,患者长期熬夜处理客诉,肝血暗耗,伏热化毒,外风引动内毒,终致"风毒蕴络"之顽症。此案治疗两月,发作频率从每周五次降至月余偶发。 -
育儿强迫症之穿衣强迫症 谢江强
但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穿衣似乎有普遍的强迫症,总觉得孩子会冻着,认为衣服穿的越多越好。对新生儿和婴儿来说,穿得太多,最严重的就是捂热综合征。 -
乏力便溏案一 王建飞
因"乏力便溏6年,梦多早醒3年"前来求治,伴随多种不适症状,病情迁延已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回顾病史,患者近6年来一直被乏力便溏所困扰,日常以肢乏力表现突出,甚至影响到正常行走与活动,每至傍晚,下肢沉重之感愈发明显。
最新文章
-
陈鹏医生书法练习 陈鹏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四) 张宝华
《神农本草经》中载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这柴胡陪我度过了少年时期,如今看来,老相识了却不知其庐山真面目二十年,也是笑谈了。
-
伤寒论第九十二条(四) 张宝华
根据三百零一条,依法要解表,同时要用细辛祛其寒饮。若这九十二条仅仅据字而讲,只能算浅尝辄止,作行迹功夫啦!须结合少阴篇之三百零一条方可通透。再回过头说一点,这段应该为“宜四逆汤”,应该有一个“宜”字。在成无己本上是“宜四逆汤”。
-
伤寒论第九十条(二) 张宝华
我想呢,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学术上,思想上,给我们留下了智慧结晶,这种自由思想、学术上的发展和碰撞,促进了经典的诞生,谁又敢说《伤寒论》本来就那么回事呢?
-
中医治疗湿毒疮临床用药经验 崔国宁
湿毒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以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瘙痒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继续治疗2周,患者皮肤红斑基本消退,瘙痒消失。
-
伤寒论之第五十九条(一)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五十九条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巴豆这类的下剂那可是相当的猛,再牛的好汉,再厉害的英雄,三泼稀屎他也得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啦!可不能再用麻黄汤啦。那么言外之意呢,也就是说这个复发汗用的应该是麻黄汤。
-
升血丸 潘洪波
生血丸《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组成与制法:鹿茸、黄柏、山药、白术(炒)、桑枝、白扁豆(炒)、稻芽、紫河车。每100g粉末用炼蜜50~70g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即得。口服,一次5g,一日3次,小儿酌减。用于失血血亏,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及再
-
皆是缘 张宝华
有心佛不渡,病治有缘人。技福皆因缘,起于性空中。卧龙子渊于盛京
-
脂肪瘤 潘洪波
结果用药半个月后不适症状减轻,一个半月后脂肪瘤比之前软了一些,也小了一点。方中浙贝母、白僵蚕这二药都有化痰散结的效果,主要来扩散脂肪瘤。
-
反复出汗案一则 吴舟峰
王某,男,23岁。药后患者汗出未作,后随症加减治之,诸症均安。桂枝汤被誉为“群方之首”,果然名不虚传,是治疗汗证的良方。
多多支持
挺好的
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