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䗪虫丸(组成)

2023.06.03 464阅读 评论数 0 0

大黄䗪虫丸的组成如下:

 大黄 (蒸) 十分 黄芩 二两 甘草 三两 桃仁 一升 杏仁 一升 芍药 四两 干地黄 十两 干漆 一两 虻虫 一升 水蛭 百枚 蛴螬 一升 䗪虫 半升 

五劳七伤,瘀血已久必化热,方中黄芩清血热;干漆、虻虫、水蛭、蛴螬、䗪虫,随便哪一味都是独当一面的破血逐瘀药,这些合在一起,可想而知其攻逐瘀血的效果是何等酣畅淋漓!加上桃仁熟大黄活血润肠通便,杏仁降肺气润肠促进通便,让攻下的瘀血得有出路;干地黄芍药凉血活血养血滋阴,使瘀血去后新血及时补充上,所以整个方子考虑的非常周到。

现在人,五劳七伤内有瘀血的情况或轻或重非常普遍,这个方子不失为保健良方,而且已经做成中成药,使用很方便。尤其那些爱美的女士,瘀血导致的皮肤不好,黑眼圈,这个药简直是救星!瘀血还会导致很多问题,在此就不展开了。

注意:请在医师辩证指导下使用!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吕华蕾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膏方的服用 谢江强

    6.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停止服用:服用膏方期间,患者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心慌、气短等状况,应该立即停止服用,并尽早向开具膏方的医生咨询。

  • 中药的配伍宜忌 谢江强

    中药的配伍宜忌中药的七种配伍关系历代医家将中药材的配伍关系概括为七种,称为“七情”。相须将药性功效相似的药物配伍,可增强疗效。中药用药之忌目前,中医学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为“十八反”和“十九畏”。

  • 神农本草经下的肾气丸 张宝华

    《神农本草经》曰:干地黄:味甘,寒。由此可见肾气丸用药从时间上最接近本草经主治,为寒湿血痹而造,在汉以前绝无温补肾阳之义。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 夏耀飞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杨某,男,3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8月25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小承气汤证”,宜小承气汤加减治疗,其方如下:厚朴10枳实10当归15菊花10生麦芽30莱菔子10玉片10大腹皮10结果:2023年8月28日,

  • 脉法新悟(一) 陈玉佳

    中医四诊,“望诊”最神,而“脉诊”最难,“问诊”最实用,“闻诊”作用最有限,我称之为“四最”。针灸、推拿、牵引均无效。前医开补中益气汤、生脉饮亦无效。“闻诊”之用,无异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又只见一斑。此病案,实在是展示脉象之理,望诸位自行体悟,以求长进。

  • 慢性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宝华

    中医认为慢性腹泻多与脾胃虚弱、湿邪困脾等因素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 从“小青龙汤”谈“哮喘”的中医治疗 张训景

    5付后反馈哮喘未再发作。《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将本病称为“上气”,“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 胸痹案例一则 罗沿印

    胸痹是指胸部闷闷作痛,严重时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病案举隅余某,男,47岁。

  • 乌梅丸 李华歆

    ——高尔基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乌梅丸!蛔厥者,乌梅丸主之。仲景告诉我们治疗“蛔厥”可以“乌梅丸”,当然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局限在治疗“蛔厥”,也可以治疗长期的腹泻!

  • 夜之殇 陈鹏

    夜之殇文/陈鹏医生夜幕的降临那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忧伤有一团光影在头顶盘旋然后飞快冲出我的窗是我走失的灵魂窗外有一只猫在凄厉的嚎叫楼上的妇人叫的更凄凉我很担心她的床有一个小孩头顶高粱杆飞快地穿越坟地前面的猫头鹰在怪笑后面还跟着一头饥饿的狼大雪已经淹没了膝盖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