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病例分析

2022.06.02 62阅读 评论数 1 7
周某,女,43岁。
 初诊:
 腰膝酸软,眩晕耳鸣2年,伴乏力,口干目涩,眼睑或足跗浮肿,夜尿多,偶有泡沫尿,多食或食油腻后易便溏,记忆力减退,发易脱。脉细,苔薄,舌红,舌体胖,边有齿痕。既往慢性肾炎史,尿检蛋白(++)。证属脾肾亏虚,拟益气补肾、健脑之剂调治。
 熟地黄300g 山萸肉150g 怀山药200g 云茯苓150g
 丹皮100g 泽泻100g 杜仲150g 桑寄生150g
 潼蒺藜150g 金樱子300g 芡实300g 黄芪300g
 女贞子200g 炒白术150g 党参200g 制黄精150g红景天150g 炙远志100g 石菖蒲150g 川芎90g
 天麻150g 莲肉150g 百合150g 菟丝子150g
 刺五加150g 砂仁粉30g 太子参150g 连翘50g
 怀牛膝100g 清甘草50g
 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纳朝白参60g(另煎取汁),西洋参50g(另煎取汁),真阿胶100g(黄酒烊化),龟板胶150g(黄酒烊化),麦芽糖400g,溶化收膏,每晨起、卧前各1匙。
 按语:洪老认为,慢性肾脏病多脏腑虚损,"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因此在用膏方治疗肾病时首重补肾,强调以肾为本,维护肾气,培补先天肾阴肾阳。平补肾气者,常用黄芪、山药、川续断、桑寄生、杜仲、狗脊等。补肾之时注重阴阳并补,以冀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再依患者的阴阳偏性而有所侧重。滋肾阴者,喜用熟地黄、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黄精、石斛等。温肾阳者,常选菟丝子、淫羊藿、仙茅、肉苁蓉、巴戟天、鹿角片、紫河车等。强调燮理阴阳,调和血气,使阴阳气血恢复相对平衡,"以平为期"。
 本案患者证属脾肾两虚,以六味地黄丸出入为主,此为调体之法,六药相合,三补三泻,使此方有收有散,有补有泻,补而不滞,泻而不伤,可以大补元阴。另此患者脾虚气弱,运化无权,则神疲乏力,多食便溏;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筋骨失养,则腰酸乏力,记忆力下降,脉细。方中黄芪、太子参、党参、白术、女贞子、黄精、芡实、莲子等健脾益固摄,补而不温燥,养而不滋腻;同时,选用杜仲、牛膝、桑寄生、刺五加、潼蒺藜等,补肝肾,祛风湿,壮筋骨;辅助以远志、石菖蒲,通肾气上达于心,强神志、益智慧,交通心肾。药证相合,取效明显。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中药一剂见效案 宗琪

    患者:司某某性别:男年龄:82岁初诊日期:2024年2月18日主诉:持续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最高血压不详,长期口服药物,控制尚可,"心功能不全”,本次脑梗后确认“心房颤动”,结肠癌病史7年余。

  • 帕金森 潘洪波

    古今医家多认为帕金森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因此,肾阳亏虚,肾精失和,无以发挥生髓之功,骨髓、脑髓失养,进而出现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故肝血不足无力温养于筋,皆可使筋拘搐挛,从而出现帕金森病的相关症状。

  • 头晕的医案整理1 谢江强

    陈某,男,53岁。主诉:头晕间歇发作1年。医案109程某,女,31岁。现病史:3个月来头昏间歇发作,昏时恶心,月经先期,20余天1行,量多色红有血块,末次月经于10月17日来潮。

  • 中医面瘫证法方药 李新明

    外感风邪,如遇风雨、阴寒、饥饿、疲劳等诱因,卫外功能减弱,邪气乘虚而入,痹阻脉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面部肌肉失去濡养,筋脉弛缓不收,进而引发面瘫。

  • 经方治疗感冒后全身不自主痉挛一例。 袁振兴

    李某某,女82岁。一周前感冒,后出现乏力,纳差,眠差,近两天出现不自主全身痉挛,阵发性。病人不愿麻烦子女,拒绝住院治疗,考虑到这种外感后出现的西医也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就门诊用中药治疗了。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8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8医案55陈某,男,28岁。此案嘈杂,肝胃郁热使然。方中薄荷疏散风热,疏肝解郁,助柴胡散肝郁解郁热;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瓦楞子对于肝胃不和,胃痛吐酸者有制酸止痛作用。医案56吴某,女,36岁。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医案48王某,女,63岁。主诉:胃痛吐酸3个月。医案49冯某,女,28岁。现病史:患者7年来胃脘胀痛间歇发作,得食可减,嗳气不泛酸,大便调,多梦。方中木香、陈皮、檀香理气疏肝解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理气健胃。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咳、哮、喘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2医案7卞某,男,75岁。方中紫苏叶、干姜、柴胡、麻黄疏散风寒,杏仁、桔梗、甘草宣肺化痰止咳,陈皮、枳壳、半夏、白茯苓理气燥湿化痰,太子参扶助正气。医案9张某,女,57岁。咳为肺病症状,然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邓某某,男71岁。患者既往有股骨头坏死,颈椎病,骨质增生,慢性胃炎等病病史多年,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所,经服多种中西药物未得显效而就诊于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