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病例分析

2022.06.02 62阅读 评论数 1 7
周某,女,43岁。
 初诊:
 腰膝酸软,眩晕耳鸣2年,伴乏力,口干目涩,眼睑或足跗浮肿,夜尿多,偶有泡沫尿,多食或食油腻后易便溏,记忆力减退,发易脱。脉细,苔薄,舌红,舌体胖,边有齿痕。既往慢性肾炎史,尿检蛋白(++)。证属脾肾亏虚,拟益气补肾、健脑之剂调治。
 熟地黄300g 山萸肉150g 怀山药200g 云茯苓150g
 丹皮100g 泽泻100g 杜仲150g 桑寄生150g
 潼蒺藜150g 金樱子300g 芡实300g 黄芪300g
 女贞子200g 炒白术150g 党参200g 制黄精150g红景天150g 炙远志100g 石菖蒲150g 川芎90g
 天麻150g 莲肉150g 百合150g 菟丝子150g
 刺五加150g 砂仁粉30g 太子参150g 连翘50g
 怀牛膝100g 清甘草50g
 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纳朝白参60g(另煎取汁),西洋参50g(另煎取汁),真阿胶100g(黄酒烊化),龟板胶150g(黄酒烊化),麦芽糖400g,溶化收膏,每晨起、卧前各1匙。
 按语:洪老认为,慢性肾脏病多脏腑虚损,"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因此在用膏方治疗肾病时首重补肾,强调以肾为本,维护肾气,培补先天肾阴肾阳。平补肾气者,常用黄芪、山药、川续断、桑寄生、杜仲、狗脊等。补肾之时注重阴阳并补,以冀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再依患者的阴阳偏性而有所侧重。滋肾阴者,喜用熟地黄、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黄精、石斛等。温肾阳者,常选菟丝子、淫羊藿、仙茅、肉苁蓉、巴戟天、鹿角片、紫河车等。强调燮理阴阳,调和血气,使阴阳气血恢复相对平衡,"以平为期"。
 本案患者证属脾肾两虚,以六味地黄丸出入为主,此为调体之法,六药相合,三补三泻,使此方有收有散,有补有泻,补而不滞,泻而不伤,可以大补元阴。另此患者脾虚气弱,运化无权,则神疲乏力,多食便溏;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筋骨失养,则腰酸乏力,记忆力下降,脉细。方中黄芪、太子参、党参、白术、女贞子、黄精、芡实、莲子等健脾益固摄,补而不温燥,养而不滋腻;同时,选用杜仲、牛膝、桑寄生、刺五加、潼蒺藜等,补肝肾,祛风湿,壮筋骨;辅助以远志、石菖蒲,通肾气上达于心,强神志、益智慧,交通心肾。药证相合,取效明显。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胃胀伴反酸1周余,经方加减5剂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性别:男年龄:53岁初诊日期:2023年10月21日主诉:胃胀伴反酸1周余。

  • 水边的枯叶 陈鹏

    水边的枯叶文/陈鹏医生南飞的雁群哀鸣阵阵我独自在寒夜中静坐凝望星空两岸的芦苇轻舞河里有一叶孤舟钓鱼的人伸了伸懒腰天上的残月如钩镜中人一夜间的白发如秋后的菊花开遍山坡如同我杂乱的心绪被风吹过的中年脚下又踏上寒霜那凋零的葡萄藤在空中沉默我不能回头身后的万家灯火

  • 麻黄附子甘草汤 李华歆

    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麻黄附子甘草汤”的组成!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一枚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 谢江强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表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世界上万物万事都由五行构成,正所谓木能生火,火能暖土,土的繁衍功能造就了金,金能生水,而水能植木,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顺序。具体的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的关系,我就简要地列在下面的表格之中,以便读者朋友们对照。

  • 你在吃饭的时候,饭也在吃你 陈鹏

  • 找准自己的调补方 谢江强

    因人而异,找准自己的调补方每个人的阴阳气血属性都不尽相同。然后辨别气血是否有余或不足,在适合自己的膏方中按加减用药原则做相应调整即可,这在书中每节内容中都有提及。女性在经期、孕期、哺乳期忌服用膏方,以免造成气血失调。

  • 谁说良药要苦口 谢江强

    汉方慢养新主张谁说良药要苦口为什么过去有钱人家生病了多煎制膏方,很少喝草药?因为草药味苦,难以下咽,而膏方味道甘美,形状晶莹剔透,药效还高。膏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内经》就对它有所记载。

  • 胃痞一案心得 刘娟

    枳术丸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主治因脾虚不运,气滞于中或气虚下陷,而表现为胃脘痞胀,神疲,纳少,便溏,面色无华,舌淡,脉细之症。该患者辨证属于脾气虚弱而致的腹痛、便秘等症,以枳术丸为主方。

  • 我心中的黄耆 张宝华

    黄耆,常用的中草药,再寻常不过了。别说医者,就是寻常百姓都晓得它的大名,明它的功用。黄耆,味甘,性微温。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病症。

  • 再论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 姚金虎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这确实很有道理啊。量不仅仅是剂量,也是配伍比例。量是证的体现,也是辨证论治的灵魂。另外有些独特的剂量,比如逍遥散中的薄荷,补中益气汤中的升麻,柴胡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中医思维的重要体现,绝不是什么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