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医案:持续发热盗汗经方辨治

2024.02.07 937阅读 评论数 3 6
我遇见一个病人,也就是这个病人,在我三次例行查房时,嘱付要中医配合治疗。但家属及患者本人对中医药的认知存有偏见,未被采纳同意。
患者吴某某,男,85岁,家住鄱阳镇北关程家山,于2024年1月30日入院。住院号24010776,因高龄伴多种疾病卧床不起,骶尾部压疮Ⅱ级半年,创面溃疡感染反复不愈,近期2月余反复低热,时而高烧,近日压疮创面反复加重,伴发热5天不退入院。患者既往患有帕金森病,高血压Ⅲ级,低蛋白血症,胸腔积液等病。

患者入院专科情况:骶尾部见一大小约10×8cm创面,创面污染严重,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消毒清创后可见皮肤窥破处鲜红。辅助检查:白细胞数目 3.40x109/L ↓, 红细胞数目 3.01x1012/L ↓,血红蛋白浓度 95g/L ↓,红细胞压积 28.3% ↓,平均红细胞体积 94.1fL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31.4pg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34g/L,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14.6%,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58.3fL ↑,血小板数目 183x109/L ,平均血小板体积 8.3fL ,血小板分布宽度 16.0 ,血小板压积 0.152% ,超敏CRP >3.0mg/L *,C反应蛋白 5.726mg/L * 。降钙素原0.016ng/ml,细菌培养3天,无致病菌生长。入院后行多项检查,抗感染,输白蛋白等支持疗法,但体温38.6度左右不退,




2月1日,患者连续发热38点4度左右不退,并伴全身出大汗不止,浸湿内衣多日,血压高等,出现危象,急请全院内科会诊。西医内科会诊后,对持续性发热和持续性全身出汗无良好措施,只提出调换高档抗生素,加强抗感染治疗。因入院后使用抗生素期间,体温从末降低,反而升高,并出现全身大量出汗并发症,又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故被否定,西医会诊处理存有异议,考虑治疗安全,故通知家属转上级医院治疗。家属商量后,因近农历年春节,坚持留院观察,后果自负。随后找熟人,听其建议,同意请中医专家会诊治疗。

2024年2月2日,刻诊:患者卧床,营养不良,体型瘦弱,强迫体位,神志清楚,语无伦次,面颊赤突,身热多汗,心胸烦热,四肢活动受限,肢体远端震颤,体温超38度不退,全身出汗,触摸内衣湿透,口干,尿少,大便近4天末解,烦燥,纳差,虚烦不寐,舌嫩红赤,无苔开裂,少津,脉浮虚大。

患者此证为余热未清,虚劳骨蒸,阴虚发热,阴不敛阳,治以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药用:淡竹叶6g、生石膏50g、太子参6g、麦冬20g、甘草片6g、山药15g、当归6g、生地黄6g、熟地黄6g、浮小麦30g、山萸肉20g、白芍12g、龟板12g、知母6g、黄芪12g、银柴胡6g、青蒿6g、胡黄连6g。中药萃取机萃取200毫升,一日三次。

患者中午服后两次,当日体温则稳定在37.6度左右,全身大汗减退。
次日上午查房,患者神清,说话清楚,诉全身出汗大减,尚有小汗,体温37.3度,继续服前药,观察。
2月5日,体温正常,仍有少量出汗,本方重用黄芪,再加牡蛎30克。
往后的体温在病历上显示:2月3日体温37.4;2月4日体温37.2;2月5日体温37.0;2月6日体温36.3。无再出现盗汗,食欲一般,大便已通畅,骶尾部创面近愈合,患者家属要求带中药出院过春节。


该患者高龄,常期卧床,近期发热不退,出现大汗,口干,脉浮虚大,以及大便秘结症状,病属阳明病证,但又见舌红赤、无苔、舌裂纹,是血虚阴虚之候。故需要以清热养阴,止汗固本救急。拟选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为清热剂,具有清气分热,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之功效。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热,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气短神疲,或虚烦不寐,舌红少苔,脉虚数。本方由白虎汤化裁而来。白虎汤证为热盛而正不虚,本证为热势已衰,余热未尽而气津两伤。热既衰则加用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竹叶除烦。其中半夏为温性,且胃和又无苔,恐其温燥之性而减。故选本方宜用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患者疮疡久病,低热不退,全身盗汗涌出,固汗清热是标,乃急则治之。然患者年事已高,卧床不起,舌干,舌质红赤,舌裂无苔,证属阴虚发热是本,本虚标急,故合当归六黄汤,清虚热、滋阴泻火,且有固表止汗之功效。
本证多由阴虚火旺所致,治疗以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为主。肾阴亏虚不能于心火,虚火伏于阴分,助长阴分伏火,迫使阴液失守而盗汗;虚火上炎,阴不敛阳,故见面赤心烦;火耗阴津,乃见口干唇燥;舌红无苔,舌干裂纹,脉浮数皆有内热之象。方中当归养血增液,血充则心火可制;生地、熟地入肝肾而滋肾阴。三药合用,使阴血充则水能制火,共为君药。患者因阴虚而实火较轻,则去黄连、黄芩,加知母,以泻火而不伤阴;汗出甚,故加浮小麦、山萸肉增强止汗作用;又存阴虚阳亢,潮热颊赤突,故加白芍、龟板滋阴潜阳。为加强清虚热,退骨蒸之效,则加入银柴胡、胡黄连、青蒿等药。
该患者服中药即效,又未加西药等抗生素,而平定发热、盗汗症状,可谓经方对证之功。
但愿人世疾病少,中医有方保健康!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于云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产后身痛 谢江强

    产后身痛吴门医派王某,女,28岁。案2产后身痛吴门医派聂某,女,32岁,生育史1-0-2-1。产后畏寒恶风、关节疼痛3年。

  • 德道经—老子 张宝华

    夫唯不争,故无尤。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 论治高龄患者身烫心热案 宗琪

    患者:宋某某性别:女年龄:84岁初诊日期:2023年6月25日主诉及现病史:患者自觉心口热,身烫,夜间热的明显,夜间心口难受,纳眠可,小便可,伴汗出,口渴,大便不畅略费劲,舌质略暗,苔腻(染苔),左脉:浮滑有力,右脉:沉滑有力。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临床应用 陈升王

    太阳病,误用下法治疗,使表邪乘虚内陷,出现轻微的喘证,是表邪未解引起,治当解表兼以治喘,解表用桂枝汤,喘加厚朴、杏仁。互参条文: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钟医生谈颈性眩晕 ——寰枢椎齿前间隙和寰枢椎棘突V型改变 钟金桥

    在本篇中,讲解一下比较常见却容易忽略的颈性眩晕,寰枢齿前间隙增宽伴寰枢椎棘突V型改变的一种眩晕类型。案例——病史:22岁年轻男性,工作中突发眩晕,不能站立,颈痛不适,急诊拍片,可见寰枢椎齿前间隙稍增宽,寰枢椎棘突后张角明显。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胃痞乏力2月案 宗琪

    诊断:胃痞病处方:半夏泻心汤加减5剂方组:姜半夏60g生黄芩45g黄连15g干姜45g党参45g炙甘草45g大枣12个(擘)仙鹤草60g煎服方法:冷水2400毫升左右泡透(开盖煎),水开煮到1200毫升,去掉药渣,单煮1200药水至600ml,分三次饭后热

  • “木郁达之”疗47年消化不良 刘杰

    2023年2月底,男,65岁。大便不成形47年。工作繁忙,睡眠晚,吸烟,但不喝酒。这两年睡眠不好,断续服了2年安定。2022年行“胆结石切除术”,5月体检“肺结节”。效不更方,继服6剂巩固。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膝关节扭伤案 宗琪

    按语:患者口苦,小便不利,膝关节肿痛,考虑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之意,正如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失眠腰痛案 宗琪

    按语:患者腰痛伴右下肢疼痛,考虑是“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的典型表现,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 补肾温阳利水法治疗尿潴留的体会 蓝雪松

    西医诊断:1.尿潴留2.子宫术后。制定的治疗方案如下:1.针刺以补肾温阳利水,选穴关元、气海、中极(双),膀胱俞,腰阳关,肾俞,三阴交,阴陵泉。其中关元进行热敏灸治疗四十分钟。大补肾阳,益气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