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出汗一年案一

2024.02.01 66阅读 评论数 0 2
2023年11月16日  虞某,女,73岁,初诊。
主诉:容易出汗1年。 
现病史:胃纳可,有时有口干口苦,头晕。夜寐一般,梦多。夜尿三次,尿短。后背酸重。心脏瓣膜术后5年。
舌脉:舌稍胖舌质淡暗,苔黄稍厚少津。脉细稍涩。
辅助检查:体温36.1℃,呼吸13次/分,血压103/64mmhg,体重65.3kg。
辩证分析:脉症合参,此为阴虚内热之兆。内热迫津外泄则容易出汗,津液不循常道则口干口苦。肝阴不足,阴不制阳则肝阳上亢而头晕。心阴不足,心神浮越则夜寐一般、梦多。
诊断: 自汗—心肝阴虚,阴虚阳亢证。
治则: 滋阴降火,潜阳安神。方用柴胡类方加减。
处方:  北柴胡12g  黄芩6g  法半夏10g  天花粉10g  桂枝10g  炙甘草12g  生白芍10g  细辛3g  制附子6g  肉桂3g  麦冬10g  炒火麻仁10g  大枣10g  粉葛根10g  生白术10g    自加生姜3片                   7剂。
医嘱:宜多休息,防寒保暖。忌辛辣刺激生冷寒凉食物,忌油腻、高糖饮食,忌烟酒,忌鱼虾、海鲜、螃蟹、贝类、牛羊肉等。

2023年11月24日  二诊。
今复诊告知梦多略减,起夜略减,其余症状均无变化。考虑原先辩证有误,调整用药。
处方: 桂枝15g  炙甘草15g  生白芍10g  细辛3g  制附子6g  麦冬10g  炒火麻仁10g  大枣10g  生晒参10g  蜜瓜蒌皮15g  薤白10g  丹參10g  醋五味子10g  生姜3片                          7剂。
医嘱:同前。

2023年12月01日  三诊。
诉服药数剂后心里难受的感觉稍微好转,但仍口干口苦。
处方: 桂枝15g  炙甘草15g  生白芍10g  细辛3g  制附子10g  麦冬10g  炒火麻仁10g大枣10g  生晒参10g  蜜瓜蒌皮15g  薤白10g  丹參10g  醋五味子3g  酒萸肉10g  生山药10g   生姜3片                         7剂。

2023年12月08日  四诊。
仍容易出汗,后背有发凉感觉。
处方:桂枝15g  炙甘草15g  生白芍10g  细辛3g  制附子15g  麦冬10g  炒火麻仁10g大枣15g  生晒参10g  蜜瓜蒌皮10g  薤白10g  丹參10g  酒萸肉10g  生山药10g   生姜3片                            7剂。

并于针灸科就诊:腰部冷痛伴下肢酸麻两周,痛连臀根。腰椎间盘突出病史,腰部受寒史,天气变化或阴雨天加重。予针灸等物理治疗10次。

2023年12月21日  五诊。
服药后感觉变化不明显。
处方:桂枝10g  炙甘草15g  生白芍10g  细辛6g  制附子15g  麦冬10g  炒火麻仁10g  大枣15g  生晒参10g  蜜瓜蒌皮10g  丹參10g  酒萸肉10g  生山药10g  生黄芪15g  浮小麦30g                      7剂。

后因疗效不佳未曾前来复诊。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王建飞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4 谢江强

    医案30高某,女,46岁。医案31曹某,女,70岁。归脾丸,1次服8粒,1天服3次,连续服15天。医案32施某,女,60岁。以二仙汤平衡阴阳,甘麦大枣汤润燥敛汗,当归六黄汤补气清热。方中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可用于肾阴不足之骨蒸劳热、潮热盗汗。

  • 胃脘胀闷打嗝,2剂大效5剂愈。 李高勤

    [主诉]:胃脘胀闷不适伴打嗝1年。口服硬的、甜的、冷的、辣的后胃脘不适和打嗝加重。前额头疼,针刺样疼痛。小便黄也是热,阳明热。黄连6姜半夏15瓜蒌15柴胡24黄芩9炮姜5桂枝12天花粉12厚朴18茯苓15酒大黄5当归12苍术12紫苏子125剂,饭后服用。

  • 旋覆花汤 李华歆

    “旋覆花汤”是记载于《金匮要略》中一首经典方剂,其方药物组成仅仅三味,而其所蕴道理却非同一般,非常值得研究!旋覆花汤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 淤血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6.血瘀体质的朋友平时可去养生会馆或康复中心进行一些中医理疗,如拔罐、刮痧、按摩、艾灸等,这些中医操作借助一定的外力及中草药,帮助疏通人体经络,促进毒素排出,而使新血更顺畅地输送至人体,不失为一种舒适的选择。

  • 小陷胸汤 李华歆

    ——佚名话说如果一个人得了“小结胸病”会怎么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 梦多十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0月09日束某,女,58岁,务农。主诉:梦多10年。胃纳一般,餐后易饱胀嗳气。心阳衰惫,心神不宁,则夜夜寐浅梦多,夜寐不佳。今复诊告知仍乏力双脚沉重,心脏听诊有杂音。服药后症状好转。2023年12月05日六诊。近几日睡眠一般。

  • 鼻塞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殷某,女,80岁,初诊。主诉:(右)鼻塞5年。处方:蜜麻黄6g桂枝15g苦杏仁15g炙甘草10g大枣10g制附子6g肉桂3g酒萸肉10g生山药10g辛夷6g羌活10g生姜3片5剂。今复诊告知仍鼻塞。服药后鼻塞略有感觉。鼻塞又觉改善,余

  • 脉法新悟(三) 陈玉佳

    案9:退休职员女,胆管癌术后1月,时有腹胀,食后加剧,服黄连温胆汤调养一月,效可。突发高热10天,服药汗出热退,旋即复热,考虑“肿瘤发热”予“新癀片”,仍不缓解。脉诊之学习,以求寸功,不奢望速成。

  • 慢性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宝华

    中医认为慢性腹泻多与脾胃虚弱、湿邪困脾等因素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 从“小青龙汤”谈“哮喘”的中医治疗 张训景

    5付后反馈哮喘未再发作。《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将本病称为“上气”,“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