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药方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案

2025.09.22 573阅读 评论数 3 10

 
患者王某,男,40岁,因“间断性腹泻五年,腹胀加重”
 
患者诉五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呈间断性发作,未予系统治疗。近段时间以来,腹泻症状反复,且伴有明显腹胀,自觉腹部胀满不适,影响日常生活。观其舌象,舌胖大,边缘有齿痕,舌苔白腻;切脉,脉象濡缓。
 
综合患者症状、舌脉,辨证为脾虚湿盛,肝脾不和。治以补脾柔肝,祛湿消胀,方用痛泻药方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
 
痛泻药方出自《丹溪心法》,原文为“白术三两,白芍药二两,陈皮一两半,防风一两”,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症见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其功效为补脾柔肝,祛湿止泻。方中炒白术健脾燥湿以止泻,为君药;炒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为臣药;陈皮理气燥湿,醒脾和胃,为佐药;防风散肝舒脾,为佐使药。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出自《伤寒论》,原文为“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炙),人参一两”,主治发汗后,腹胀满者。功效为宽中消满,健脾和胃。方中厚朴苦温,行气消胀;生姜辛温,宣散水气,和胃降逆;半夏降逆和胃;甘草、人参健脾益气。
 
此次加味处方为:
炒白术20g、炒白芍15g、陈皮10g、防风8g、
厚朴15g、生姜12g、半夏12g、甘草6g、
党参9g、茯苓15g、炒薏仁20g、桂枝8g、
肉豆蔻8g、炒山药15g,
共5剂,水煎服。方中炒白术、党参、茯苓、炒山药健脾益气;炒白芍养血柔肝;陈皮、厚朴理气消胀;生姜、半夏和胃降逆;防风散肝舒脾;炒薏仁、肉豆蔻祛湿止泻;桂枝温阳化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脾柔肝、祛湿消胀之功。
 
患者服用5剂后,腹胀明显减轻,腹泻次数减少,舌胖大及齿痕有所改善,舌苔白腻渐退。后续拟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方药,以巩固疗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高颖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 崔国宁

    二、中医对前列腺增生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认为前列腺增生的发生与年老体衰、肾气亏虚密切相关。

  • 伤寒论第八十一条 张宝华

    八十一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病人旧微溏”,他有老毛病,平常就大便溏泄,且是经常性的,“旧”嘛,不是新得的,这样的都是久寒啦!久寒,栀子万万用不得。这一条简单,简单之中有深意,大家可以揣摩揣摩先生的心意。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湿疹治验案 吴春水

    采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进行加减治疗。患者服用四剂后,湿疹渗出减少,瘙痒减轻。又因有表邪未解,故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中麻黄、杏仁、生姜宣肺解连翘使在表之邪从外而解;连翘、赤小豆、桑白皮清热利湿;生甘草调苦参药;大枣顾护胃气。

  • 经方实验录之杂症 张宝华

    某成年女性患者。刻下偶尔口渴,口苦,口干;视物模糊;心烦;睡觉打呼噜;精神疲倦;面部晦暗,黄褐斑,黑眼圈;烦躁;月经周期正常;周期4-5天;经色暗,有血块,量少;芒果过敏,既往有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过敏性鼻炎等病病史。

  • 一杯清茗过中秋 陈鹏

    一杯清茗过中秋文/陈鹏医生20240915轻轻啜饮一盏清茗茶香四溢喉间说不出的快乐口腔内细菌的家园被破坏了一小半秒针无聊的摆动岁月长河里地球到底你要飘向哪里可以神游太虚也可天天蜗居认真按照大人物的设计做牛做马过一生又是一年中秋孤月不知游子意唯有举杯买醉乡愁

  • "火郁发之"浅谈 陈虹

    火郁发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发,是因势利导、发泄之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

  • 先给孩子化痰 谢江强

    先给孩子化痰老祖宗所留下的许多化痰方子中,最基本的方子就是二陈汤。萝卜有助消化、开胃健脾、顺气的作用,经常给孩子食用萝卜,能够帮助他消化中焦的积食,疏理脾胃之气。莱菔子有化痰行气的作用。

  • 产后睡眠质量差 谢江强

    产后睡眠质量差及负面情绪产后妇女由于疼痛、哺乳乳房胀痛等生理原因,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导致心神不宁,夜眠质量差等表现。产后起居合理,入睡时间规律。

  • 余眼中之竹茹 张宝华

    《金匮要略》中称竹皮;《本草经集注》则谓青竹茹;《别录》曰淡竹皮茹;《食疗本草》言淡竹茹;《草木便方》称为麻巴;《上海常用中草药》则名竹二青。如《别录》曰竹茹“主呕啘,温气寒热”,其以明确提出竹茹以止胃气上逆而治呕;后之《药性论》指出竹茹养生可清肺热。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反酸烧心医案 张训景

    现病史:1月前食用不消化食物后出现反酸、烧心。本患者“反酸、烧心1月余”。给与丹栀逍遥散加减。有研究采用丹栀逍遥丸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在临床的治疗中,不用铝碳酸镁片,用丹栀逍遥散配合抑酸中药海螵蛸、煅瓦楞等效果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