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受传治疗儿科疑难杂证验案三则

2021.06.18 526阅读 评论数 4 15
汪受传教授从事临床30余年,临床用药独特,治疗儿科疑难杂证屡屡获验,现举其治验三则,以飨读者。
案一:儿童癫痫
张×,男,12岁。1997年10月18日初诊。主诉:一年来有间歇性和发作性抽风、意识丧失。患儿一年前突然发生尖叫,意识丧失,跌倒在地,抽搐,喉间痰鸣,口角流涎。约5分钟后抽搐停止,继而昏睡,约1小时后神志清醒,对发病不能回忆。此后每半月或一月就有类似发作1次。并伴有短暂的意识障碍,持续约1~2分钟,每晚夜间突然肢体和口角抽动,不能自控。诊时,肢体和口角抽动,面色时红时白,多动,汗多,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脑电图检查:显示3次/秒棘慢综合波。诊断癫痫发作期。证属痰痫,治拟豁痰定痫。处方:石菖蒲10g,远志10g,陈皮6g,煅龙牡各30g,郁金10g,胆南星10g,僵蚕10g,法半夏6g,黄芩6g,钩藤12g,灵磁
石30g,天麻10g,龙胆草10g,茯苓10g。每日1剂。定痫散240g,琥珀粉60g,羚羊角20g,混匀,每日服3g。服药3月后,二诊时患儿近日癫痫未发作,夜间肢体和口角抽动停止,面色无华,时作头晕,神疲乏力,纳呆,便溏,痰多气逆,舌淡苔白,脉象无力。诊断癫痫休止期。证属脾虚痰盛,治拟化痰断痫。处方:石菖蒲10g,陈皮10g,法半夏10g,郁金10g,胆南星10g,钩藤12g,浙贝母10g,茯苓10g。每日1剂。服药3月后,查脑电图恢复正常。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
按:汪老认为痰是小儿癫痫发作最根本的因素。因此,发作期应豁痰定痫急救治标,同时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配以平肝熄风镇惊宁心之品,或配以泄热降火,通腑导滞之品。可使病情得到控制,休止期痰浊内伏,是本病反复发作的宿因,应化痰断痫,缓图治本,使新痰难生而宿痰得化,终致痫断不发。
案二:异位性皮炎
张×,男,7岁。1999年6月20日初诊。主诉:双下肢小腿内侧皮肤红疹及水疱1月余。外院诊断为湿疹,予皮炎平等多种西药治疗不验,转中医诊治。诊时见双下肢小腿内侧皮肤红疹湿烂流水,边缘结黄痂,皮肤瘙痒,有抓痕,大便干,小便色黄,口渴思饮,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数。诊断为异位性皮炎急性期。证属湿热浸淫,治拟清热利湿。处方:龙胆草10g,黄芩10g,黄柏10g,茵陈10g,泽泻10g,车前子10g(包煎),大青叶10g,银花10g,白藓皮15g,地肤子10g,六一散15g(包煎),7剂。二诊见皮肤湿烂流水处全部结痂,时有瘙痒,大便时干时稀,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黄不厚,脉数。诊断同前。证属脾虚湿困,治拟健脾利湿。药用:
生黄芪10g,苍术10g,茵陈10g,泽泻10g,车前子10g(包煎),大青叶10g,银花10g,白藓皮15g,生薏仁15g,地肤子15g,六一散15g(包煎),7剂。三诊见皮损处结痂全部脱落,皮肤留有色素沉着,不痒,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数。诊断为异位性皮炎恢复期。证属脾胃虚弱,治拟健脾益气。处方选用六君子汤加味调理,药用:苍术10g,党参10g,茯苓10g,陈皮10g,山药10g,甘草6g。7剂痊愈。愈后随访未复发。
按:汪老认为小儿异位性皮炎多呈家族性,有一定遗传因素。患儿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易于感染湿热之邪,导致湿热浸淫。急性期用大剂量清热泻火药疗效显著。方中龙胆草清肝泻火,黄芩清肺火,黄柏清下焦之火,栀子清三焦之火。茵陈、泽泻、车前子、六一散清热利水,使湿热从下而出;白藓皮、地肤子清热除湿止痒;大青叶、银花清热解毒预防继发性感染。诸药共用使三焦之火得泻,体内蕴湿得化,皮肤红疹、水疱自然消退。恢复期应健脾益气,增强体质,同时注意去除病因,避免接触过敏物质,保护皮肤不受刺激。
案三:遗尿症
刘×,男,9岁。1999年7月20日初诊。主诉:素有遗溺,尿床6年。外院予丙咪嗪等多种西药治疗不验,转中医诊治。诊时每晚必有尿床,甚则2~3次,小溲频数,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欠佳,大便或溏或实,舌质偏淡,苔薄腻,脉细濡。尿常规(-),X线摄片骶椎发育未见异常。证属脾肾气虚,膀胱失约。治拟健脾益肾,固脬止遗。处方:炙黄芪20g,淮山药15g,党参10g,煨益智仁10g,茯苓15g,白术10g,桔梗10g,煅龙牡各30g,桑螵蛸10g,覆盆子10g,五味子10g,炙甘草10g。7剂。二诊偶见遗尿,精神转佳,食欲增进。上方继服7剂,三诊未见遗尿,精神佳,食欲振。继以上方制成丸药坚持服用半年,以巩固疗效。
按:汪氏认为小儿遗尿多属脾肾气虚,属脾肾阳虚少见,这是因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且从临床表现来看,脾虚气弱多见,而腰酸肢冷,小便清长等阳虚症少见,且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因此,汪老指出本病治疗应宗“治病求本”和“治遗尿恒涩”之旨,一则健脾益肾以开源治其本,二则缩尿止遗以固脬治其标。此外,汪老认为本病治疗时加桔梗一味有宣提肺气之功,常获佳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怎么说? 谢江强

    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指老年期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的智能缺损,并且有脑组织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精神性疾病,也有开始于中年或老年前期者,称为早老性痴呆。“虚”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根本原因,该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肾精亏虚为本,痰瘀阻滞为标。

  • 厥阴病(2) 李华歆

    大家此时可能会问小编,说了半天如果说“厥阴”在人体模型是“血脉”,那么“厥阴病”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 案例整理 梁春耕

    病例4:女,60Y,“受凉后中上腹嘈杂感,肠鸣活跃,口臭便干,咽部异物感,多梦易醒,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舌红,苔中厚腻,脉弦”予健脾理气、清热化痰、镇静安神1周,上述症状减轻过半。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医案26孙某,女,37岁。医案27张某,女,68岁。主诉:夜寐出汗、口干1个月余。外院查血糖正常。故治疗仍守前法,滋阴降火生津,补气升清布津,加白芍生津养阴,葛根升清布津,增强治盗汗、口干之力,炙甘草调和药味。

  • 经方实验录之便秘不寐案 张宝华

    张某某,男,69岁。慢病多年,气血已虚,今大便干难解月余,腑气不通而腹胀不适,素有失眠,时下腑气不通,臣扰君主,神明难安也。服一次后大便未得泻,腑气运转,得屎气,即觉舒适,眠略佳。药后便通,诸症迎之而缓,且未见不适,药证魂体合一耳。

  • 心慌气短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0月17日顾某,男,93岁,初诊。主诉:心慌气短6年加重一个月。目前服用芪苈强心胶囊,参松养心胶囊,麝香保心丸,金水宝胶囊以及利尿药。今复诊告知情况无明显改善,仍容易气喘。现心慌稍减轻,小便量增加。后未前来复诊,仍服用芪苈强心胶囊,麝香保心丸等

  • 下肢水肿医案一例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浮肿多年加重30天现病史:胃纳可,夜寐一般,大便正常。双下肢浮肿,尿白蛋白阳性,小便隐血阳性。既往双下肢浮肿多年,乃肾阳不足,阳虚气化无权致水湿停聚,日久造成尿蛋白及尿隐血阳性。复查尿液分析:尿白蛋白+1,隐血+1.双下肢浮肿减轻。

  • 冯世伦:少吃也是愈病方 彭功伟

    5岁男孩长期反复发烧,经方辨证属实,故遵“实者损之”而使病愈。而增加营养是提高抗病能力的理念,是违反“实者损之”之理,故使病长期不愈。即是说,“损谷则愈”,体现了经方的辨证论治精神,经方治病是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不能不问虚实,盲目用补。

  • 脉法新悟(五) 陈玉佳

    我们可以决定治疗方案,但无法决定治疗结果。刻诊,大便1天4至5次,脐下腹痛即腹泻,大便带黏液,不成形,泻后腹痛止。近期医案来自《六指擒龙脉法》,经删减。

  • 反复口疮,泻心汤合升阳散火汤治愈 陈玉佳

    临床常会见到一些患者,反复口疮,伴有口气,反酸,打嗝。思考过后,认为是阳明湿热,葛根芩连汤应该可以应对。服药四剂后,反馈口疮已经下去,心中窃喜此病随手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