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历史与作用

(1)针灸的历史:
灸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明代进入针灸学发展的昌盛时期。至清代末叶,清朝统治阶级拘于封建礼教,于1822年下令停止太医院使用针灸,废止针灸科。针灸开始走向衰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在各地设立教会医院和医学院校,排斥、攻击中医药学,使中医学事业更趋衰落,几至一蹶不振。然而由于针灸经济、方便、有效,深受劳动人民欢迎,尽管国民政府力图扼杀,但在民间,仍得到应用流传。同时各地有志之士,创办学社、学校,培养人才,为发扬针灸,做出了一定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党的中医政策的实施,中医药事业获得了新生,带来了针灸事业的复兴与繁荣。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中医学院、中医医院,设置了针灸专业和专科,并建立了专门研究机构,使针灸在教学、医疗、科研等方面都获得了巨大成就。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学者普遍重视对中国针灸治病原理的研究,通过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最后证明针灸对肌体各系统功能有调整作用,能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

几千年来,针灸不仅对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起重大作用,而且很早就流传到国外,对其他一些国家的医疗保健事业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约在公元6世纪,针灸医学传人朝鲜,并以《针灸甲乙经》等书为教材。公元562年,我国吴人知聪携带《明堂图》、《针灸甲乙经》到日本。公元701年,日本在医学教育中开始设置针灸科,深受日本人士的欢迎。公元17世纪末叶,针灸传到了欧洲。有些国家除设有针灸专科外,还成立了研究针灸医学的专门机构,并多次召开国际针灸会议。我国一些省设立了国际针灸培训基地,为世界各国培训了大批针灸医生。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正在使用和研究针灸。我国独特的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医学的一部分,并将产生积极的广泛的影响。
(2)针灸的适应症:
针灸是中医组成的部分,是在脏腑理论,和经络理论共同指导下衍生出来的治疗方式。针灸能够治疗的疾病非常多,世界卫生组织很久以前说过,43大类的疾病都可以用针灸去治疗。针灸能够治疗的疾病广泛,
具体如下:
一、可以治疗内、外、妇儿、五官、骨科的疾病,比如失眠、头疼,包括抑郁症也可以用针灸治疗。
二、神经系统的疾病,比如面瘫、中风、三叉神经痛些也可以治疗。
三、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

四、男科疾病,如遗精、阳痿、早泄也能治疗。
五、泌尿系统的尿频、尿急也能治疗。六、消化系统的疾病,如胃疼、腹胀都可以,另外针灸也可以用来治疗改善糖尿病。因此,可以深入到各个层面,治疗各个系统的疾病,都非常有疗效。
(3)哪些人不适应针灸:
针灸的治疗适合于男女老少各种情况、各种年龄段的人群。当然它有一定的禁忌症,这些禁忌症里面,我们要特别注意几点。
第一,针对于有精神系统疾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因为这种患者的有一定的烦躁、躁动不安,这时会影响到针刺。同时也可能因为这种躁动,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害。
第二,针对于各种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比如有可能有血液性疾病或者有严重的糖尿病,这些患者需要注意,在针刺的过程中,不要引起局部的瘀血,或者局部的皮下出现一些出血的症状。另外,针对特别严重的一些基础性疾病,比如已经出现了一些大脱血、脱水或者大出血的患者,对于这些患者要进行紧急的急救治疗,可以配合一定的针刺治疗手法,但是不能作为主要的针刺的针对人群。
(4)针灸引决于人体经络:
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性,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

到目前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针灸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针灸适应症】:
1、痛症:关节炎,风湿痛,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网球肘,肩颈痛,五十肩,腕痛,手足麻木,腰背痛,坐股神经痛,扭伤,退化性膝痛,神经肌肉痛,运动伤害等。
2、耳鼻喉疾患:耳鸣,过敏性鼻炎,神经性重听,梅尼耳氏征后群。
3、肠胃系统: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打嗝,消化性障碍
4、呼吸系统:气喘,咽喉炎,气管炎等
5、精神系统:失眠焦虑,精神官能症,神经衰弱,性机能障碍等。

6、神经系统:颜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肌肉萎缩,神经功能障碍等。针灸是可以调理身体的,在利用针灸来调理自己身体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扎针的部位,也不能乱调理,这样就会打乱自己的身体素质,让自己的身体患上更大的疾病,所以说针灸调理的时候也是需要选择到专业和正规的医院,针灸是可以调理身体的,不过大家一定要适当。
(5)调节阴阳平衡,补中益气,增强体质:1、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皿等使经络通物,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
4、祛痘根据每个人的长痘具体原因,比如肺火、胃火或者脾胃不调等,有针对性地制订针灸调理的方案,通过治疗病症,实现经络通畅,实现去痘美容的目的。

5、减肥
针灸减肥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调整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和交感一肾上腺髓质两大系统功能,加快基础代谢率,从而促进脂肪代谢,产热增加,使积存的脂肪消消耗;进而调整、完善、修复人体自身平衡。针灸减肥通过扶正祛邪,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加强脾肾功能,扶助正气,又通过经络的疏通作用祛除停滞于体内的邪气,不仅能取得整体减肥的效果,而且能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
治疗疾病
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
针灸治疗的优点:
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第四,医疗费用经济;
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如今,针灸的发展非常的迅速。艾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效果都不错,大家可以自行选择。虽然针灸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理疗方法,但针灸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如出血病患者、孕妇等都要酌情针灸。另外,针灸时还需特别注意针刺部位,以免误伤身体器官。 杨家强主任供稿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闲词其一 张宝华
危楼昨夜又西风,落叶知多少。春蝉丝网好过冬,人已四十上老下有小。浊酒清月相顾,悠悠秋千索支影。身客梦里谁为主?山水程程惟天地容平。甲辰年壬申月乙丑日张宝华于客居。 -
闲诗其一 张宝华
几许新愁断秋风,灞上将军尽寒蝉。若无子房张良计,汉家江山几百年?张宝华甲辰年壬申月庚申日辰时 -
想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抓住两个要点 谢江强
想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抓住两个要点《医学三字经》里有一章讲的是小儿疾病,原文如下:小儿病,多伤寒。《医学三字经》的作者陈修园认为,孩子在患外感的时候,只要抓住足太阳膀胱经的问题就可以了;对于小儿的内伤证,只要抓住足太阴脾经的问题就行。 -
家长如何帮孩子排除体内湿气、补脾胃 谢江强
还可以把藿香正气水兑到热水里,给孩子泡脚,也能让孩子有效地吸收药性,化掉体内的水湿。不过家长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是热性药物,有振奋脾胃的作用,当孩子体内的水湿化开之后,它的热就会显现出来。 -
2剂阳毒汤治愈“患者感冒后胸闷憋喘”案 宗琪
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
厥证 谢江强
厥证以突然昏倒,不省不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厥证患者,应采取综合应急措施,运用多途径、多渠道的救治手段,足浴对本证有辅助预防作用。 -
条文解释 李华歆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小编既往文章《经方解说之五苓散汤》! -
伤寒论 李华歆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1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2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目前公众号粉丝525人!)扫描二维码加入经方苑粉丝交流群专心专注专业 -
手指麻木半年余,中药治疗基本痊愈 宗琪
患者:刘某某性别:女年龄:56岁初诊日期:2024年3月23日主诉:右手拇食中三指麻木半年余。 -
针刺偏头痛选穴思路及体会 王健
仔细询问,患者因去年春节期间丈夫突然脑梗去世,后出现左侧头部疼痛,伴失眠。患者侧头痛,属少阳,因丈夫突发离世,悲伤,思虑,故使肝气郁结,头部经脉不通,不通则痛。疼痛局部、输穴用泻法,余用补发,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一次。
最新文章
-
肥胖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根据肥胖病因的不同,肥胖可以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医学上也可把它称为原发性肥胖,在所有的肥胖中,99%以上是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所导致的肥胖。继发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仅为1%。肥胖已经成为重要的世界性健康问题之一,必须引起注意。
-
咳嗽数年医案一 王建飞
2023年07月04日高某,女,56岁,初诊。主诉:咳嗽数年加重10天。血压不稳定3年,服用卡维他洛+氢氯噻嗪片半年、服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11个月。经常流鼻涕,鼻涕倒流进咽部引起咳嗽,受凉吹风后加重。服药后咳嗽已基本改善。唯仍流清涕引起呛咳。
-
真武汤 李华歆
今天利用午休时间,好好为大家掰一掰“真武汤”!此时仲景告诉你用“真武汤”来补救……所以温阳化饮制水的“真武汤”就形成了!
-
神经性耳鸣 潘洪波
神经性耳鸣的医案。我判断这是典型的“心肝火旺”引起的耳鸣。李女士连服三副药后,耳鸣症状明显减轻,大约十天后耳鸣基本消失。总之,现代人的神经性耳鸣,很多都是和压力过大,心里烦躁有关。大家如果遇到神经性耳鸣的情况,不妨试试。
-
咳、哮、喘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3医案10孙某,女,75岁。平素受凉、吃咸则发病,水饮蓄积于心下,上犯迫肺,肺气宣降失司而咳喘,故以小青龙汤以解表蠲饮,止咳平喘。医案11朱某,男,6岁。舌红属热,故以清热润肺,宣肺止咳为法,取桑杏汤加减。医案12何某,男,8岁。
-
旋覆花汤 李华歆
“旋覆花汤”是记载于《金匮要略》中一首经典方剂,其方药物组成仅仅三味,而其所蕴道理却非同一般,非常值得研究!旋覆花汤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
梦多十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0月09日束某,女,58岁,务农。主诉:梦多10年。胃纳一般,餐后易饱胀嗳气。心阳衰惫,心神不宁,则夜夜寐浅梦多,夜寐不佳。今复诊告知仍乏力双脚沉重,心脏听诊有杂音。服药后症状好转。2023年12月05日六诊。近几日睡眠一般。
-
便干四十余天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3日孙某,女,55岁,初诊。主诉:大便干结40余天现病史:胃纳尚可,眼睛干涩,有难以入睡及寐短,既往服用艾司唑仑。昨天行妇科检查后出现腹痛、尿频。大便已基本无碍,多吃蔬菜及粗粮后能维持每日有大便。现大便已好转,但有时候仍会偏干。睡眠仍需服
-
鼻塞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殷某,女,80岁,初诊。主诉:(右)鼻塞5年。处方:蜜麻黄6g桂枝15g苦杏仁15g炙甘草10g大枣10g制附子6g肉桂3g酒萸肉10g生山药10g辛夷6g羌活10g生姜3片5剂。今复诊告知仍鼻塞。服药后鼻塞略有感觉。鼻塞又觉改善,余
-
下肢水肿医案一例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浮肿多年加重30天现病史:胃纳可,夜寐一般,大便正常。双下肢浮肿,尿白蛋白阳性,小便隐血阳性。既往双下肢浮肿多年,乃肾阳不足,阳虚气化无权致水湿停聚,日久造成尿蛋白及尿隐血阳性。复查尿液分析:尿白蛋白+1,隐血+1.双下肢浮肿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