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70.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脓肿、脂肪肝
周某某,男,63岁
2022-4-28 初诊
主诉:肝脓肿穿刺治疗后20天
主症:患诉20天前因右胁有胀痛不适感,在县人民医院检查后发现肝脓肿(具体报告未见,大小不明),并行穿刺治疗后缩小。4.28复查彩超:肝右叶脓肿21X19mm,肝左叶囊肿7X6mm,脂肪肝。医生建议其中医治疗,故来我处就诊。现仍有右胁胀痛不适感。舌偏胖大红暗苔黄厚腻,舌下静脉曲张,脉沉弦滑数。
既往史:高血压,冠心病
诊断:症瘕 肝郁痰热瘀结
处方:丹栀逍遥散合消瘰丸、金铃子散
用药: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5克,茯苓15克,夏枯草15克,甘草6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丹参20克,红花10克,枳壳10克,浙贝母15克,玄参15克,生牡蛎20克(先煎),玄胡10克,川楝子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天花粉20克,甜叶菊3克。14+15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另配合中成药鳖甲煎丸同服。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及腥膻发物。
2022-5-27
服药前期排出黑褐色大便,每天1-3次,已无胁痛。今复查彩超:肝右叶强光团8X3mm,考虑肝脓肿吸收后改变。继以上方去金铃子散加减巩固治疗,7+15(颗粒)+15剂。中成药同上。
2022-7-1
复查彩超:肝脓肿强光团已消失,仍有肝囊肿(脂肪肝已消)。舌偏胖大、红嫩,苔少、有多条裂纹(舌苔退后,显示出真实舌象),舌下静脉曲张减轻,脉沉细弦。守上方加减巩固调理,15剂。中成药同上。
按:本案肝脓肿患者,自诉症状不多,除右胁胀痛不适外,余无明显所苦,但经查舌诊脉后,即可辩为肝经湿热郁滞,痰瘀内结之证(舌偏胖大红暗、苔黄较厚腻,舌下静脉曲张,脉沉弦滑数)。遂选用丹栀逍遥散为主方,疏肝泄热、养血和营、凉血散瘀,合消瘰丸清热滋阴、化痰散结,合金铃子散疏肝泄热、行气止痛;加红花丹参三棱莪术,以加强凉血活血、行气散结;加夏枯草天花粉以加强软坚散结、化痰排脓;柴胡枳壳引入肝经胸胁。配合中成药鳖甲煎丸以助行气化瘀、软坚散结。诸药合用,共行疏肝泄热、凉血活血、化痰散结之功。服药2月余,患者肝脓肿、脂肪肝尽除,疗效显著。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医网情深2017”,一起交流学习~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 谢江强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脾胃虚弱的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生病为什么说孩子的身体问题大部分是由脾胃问题引起的呢?孩子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外感类疾病,另外还有一些发育迟缓、瘦弱等问题,这些无一不与脾胃虚弱有关。 -
经方实验录之矽肺 张宝华
君之诘甚是,然余之际用非啻清热,义取本经处方:茯苓20克、醋五味子15克、干姜15克、细辛10克、姜半夏20克、燀苦杏仁15克、姜厚朴15克、石膏30克(先煎)、炙甘草15克7帖,中药饮片,内服一天2次 -
体内有湿气 谢江强
体内有湿气的孩子,可以多吃点儿萝卜萝卜具有帮助身体通气行气、排湿的作用。还有些孩子体内湿气重,可能是吃了寒凉的药物导致的。c.给孩子外用藿香正气水祛水湿对于孩子体内有积食,脾胃虚弱,水湿重的情况,我还建议家长外用藿香正气水。 -
三伏贴 李华歆
知道了啥是“三伏天”后,我们就知道啥是“三伏贴”了,其实古人真的非常牛,他们很早就提出了“治未病”的先进观念,啥叫“治未病”? -
经方实验录之干燥综合症 张宝华
某女性60岁患者。旧有燥症,复不幸患癌,火热津亏而燥,痰湿瘀滞成癥,若囿于斯恐失道耳。所谓之燥症,如口干、眼干、口渴,乃木郁土虚,木郁则气滞,气不达,津何以至?复土虚津乏何以奉,况夫术后,津血伤而未复之体乎! -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 谢江强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儿童与成人不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补时必须掌握分寸,根据小儿的体质、病因和当时病情,酌情施治,犹如量体裁衣,尤其小儿雏芽嫰质,不堪药物误伤,只宜清膏,药量宜轻。而在当前儿科临床,更为多见的却是喂养过度,营养过剩导致多病。 -
中药泡脚好处多 谢江强
中药泡脚好处多中药泡脚是指在水中加入中草药煎剂后,利用水的温热刺激、机械刺激和药物协同作用,通过浸泡人体的双小腿和双足部,以达到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的一种疗法。 -
中医的魅力—2剂中药治愈“食物中毒”案 宗琪
患者:郭某某性别:男年龄:32岁初诊日期:2024年6月9日主诉:腹泻伴呕吐、发热1天。禁忌:水果,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鱼腥等6月11日反馈:服药一顿后即觉症状减轻,一剂后症状基本消失,2剂后病愈,嘱其注意饮食,不适随诊。 -
消渴病 谢江强
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本节之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 -
重症肌无力危象转危为安,愈后如常 韦秋凤
患者2023年上半年查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予新斯的明、激素治疗,2023年底进行手术,术程顺利,但术后恢复不佳,术后一个月因重症肌无力危象进入ICU,因呼吸衰竭再次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肺部感染持续,整体状态不佳。
最新文章
-
中医再起沉疴,治疗积聚(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康复医案记实 李绍武
发现乙肝小三阳30余年,肝硬化失代偿、门脉高压6年,出现过严重腹水。至此,韦总所患积聚的治疗已获得康复的效果,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目前仍在继续巩固疗效中。
-
厌食 谢江强
造成厌食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喂养不当以及儿童自身不良的饮食习惯。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病在脾胃。小儿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之无味,多食或强迫进食后出现脘腹饱胀感,胸脘部憋闷感,频频打嗝,形体偏瘦,面色欠佳,精神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尚有力。
-
中医十二大消炎药 潘洪波
中医认为,炎症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不足、邪气亢盛有关。因此,中医治疗炎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消炎的目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医里的12个消炎药。
-
帕金森 潘洪波
古今医家多认为帕金森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因此,肾阳亏虚,肾精失和,无以发挥生髓之功,骨髓、脑髓失养,进而出现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故肝血不足无力温养于筋,皆可使筋拘搐挛,从而出现帕金森病的相关症状。
-
头晕的医案整理1 谢江强
陈某,男,53岁。主诉:头晕间歇发作1年。医案109程某,女,31岁。现病史:3个月来头昏间歇发作,昏时恶心,月经先期,20余天1行,量多色红有血块,末次月经于10月17日来潮。
-
长期便秘案一 王建飞
2020年08月14日陈某,男,77岁,初诊。胃纳一般,口干,大便干结2天一次,有时需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小便黄,时有腰酸、梦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服药后面色黯黑减轻,大便情况改善。
-
心悸的医案整理1 谢江强
医案100韩某,女,75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以归脾汤补气养血,健脾养心。医案101朱某,女,62岁。数月后,又至省城某三甲医院复查,双侧颈动脉未见斑块。
-
中医面瘫证法方药 李新明
外感风邪,如遇风雨、阴寒、饥饿、疲劳等诱因,卫外功能减弱,邪气乘虚而入,痹阻脉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面部肌肉失去濡养,筋脉弛缓不收,进而引发面瘫。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咳、哮、喘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2医案7卞某,男,75岁。方中紫苏叶、干姜、柴胡、麻黄疏散风寒,杏仁、桔梗、甘草宣肺化痰止咳,陈皮、枳壳、半夏、白茯苓理气燥湿化痰,太子参扶助正气。医案9张某,女,57岁。咳为肺病症状,然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