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觉
子觉指晚11点至凌晨1点睡觉,午觉指中午11点~13点睡觉。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午时(11点~13点)则要小寐,休息30分钟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
每天的子时和午时是人体最容易犯困、最容易入睡,而且睡眠质量最好的时候,在这两个时间段中保证良好的睡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可见,睡眠为第一大补。俗话说“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因此,睡觉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关系。
老子讲“一阴一阳谓之道”。通俗来讲,睡觉是人修养生息、养精蓄锐的过程,是收藏、吸收能量的过程;白天工作、学习则是释放能量的过程。阴阳各半,缺一不可。
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白天午时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称为“合阳”,而此时正是阴气初生,所以要小寐或入静,30分钟即可,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提神醒脑、补充精力。
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此时阴气最重,而阳气初生,此时经脉运行到肝胆,子时养肝效果最好,事半功倍,所以应该熟睡,否则,可表现为皮肤粗糙、黑斑、面色发黄等;中医认为人一定不能长期熬夜,在晚上10点做睡前准备,11点就要进入熟睡。
道医理论还认为:“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胆又为少阳,“少阳不升,天下不明”。如果晚上不能及时睡觉,或睡觉质量不好,第二天少阳之气没有升起,人就易困乏,没有精神。
子时不睡,除造成胆汁新陈代谢不利外,还可造成贫血、供血不足。胆虚上不明目,血虚下不养筋,形成目倦神疲、腰膝酸软之症。肝胆在五形中为青色,子时不睡面色易返青、丑时未睡面色则易铁青。肺在五形中为白色,寅时末睡面色就易青灰。
应注意:(一)睡眠宜早,勿过十时,老年人以八点为正,勿过九点。凡交十一时,为阳生时,属肾,此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千万勿以安眠药片助睡。
(二)枕上切忌思索计算未来事,睡时宜一切不思,鼻息调匀,自己静听其气,由粗而细,由细而微细而息。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入于水,化为乌有,自然睡着。
(三)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可坐起一时再睡。
(四)如在午时,即上午十一点至一点,为阴生之时,属心,此时如不能睡,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凡有心脏病者切宜注意,每日于此二时注意,则元气日强,无心跳腹泄或小便频速之病。
(五)夏日起宜早,冬日起宜迟。居北方宜防寒气,如在粤桂等省,早起防山岚瘴气中病。食后勿仰天睡,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关于午睡:
首先,午睡前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要吃得太油腻,尤其是不要刚吃完午饭就午睡。
其次,午睡的时间不要太长,如果午睡时间过长,醒来后会不舒服。
一般来说,建议午睡采用平卧或侧卧,头高脚低、向右侧卧为最佳。
最后需要强调一下,午睡时不要受凉。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体质虚弱易外感,感邪旧疾复参难 张宝华
处方:生党参5克、茯苓5克、山药5克、陈皮3克、甜叶菊1克30帖,粉剂,内服每天1次,每次5g此患素来体质虚弱,生活压力又大,肝郁脾虚为其常态。如是状态触外邪即内外相召而作祟。后以健脾祛湿茶包常服巩固之,此乃善其后,王道方可久安。 -
伤寒论第四十九条(一) 张宝华
四十九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这个样子就不能吃发汗药了,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要津液逐渐恢复,复归常态后,自然就出汗,这个病就可以好的。 -
伤寒论第120条 李华歆
——高尔基1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此时你仔细想想,发现《伤寒论》第116条有这样的记载:微数之脉,慎不可灸! -
伤寒论第四十六条(一) 张宝华
四十六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在这一条后面就是“麻黄汤主之”,麻黄汤就在这个时候吃。病比较重,时间久,或者是经过误治人身体虚。有时吃药“中”病,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瞑眩状态。 -
伤寒论第四十条(七) 张宝华
林亿他们也是所见略同吧,你看他们也是注“恐非仲景意”。行不通嘛;“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小青龙汤就是个解表的方剂,伤寒表不解,去了麻黄怎么解表呢?临床真正现这个小青龙汤的方证,这些个“或”就不用管它,就用小青龙汤就行。 -
检查,做还是不做 谢江强
有的时候,在这个医院做了检查,到另一家医院就诊时,却被要求重新做一遍。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医生的工作越来越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检查,但医生的判断也并不是完全依赖检查的结果。而且,有的时候,检查结果的“假象”还会对医生的决策产生干扰,甚至误导。 -
止嗽散治疗咽痒咳嗽验案 高颖
选用止嗽散加减。止嗽散治诸般咳嗽。 -
猪膏发煎小论 陈杏
猪膏发煎,谷实阴吹,胃肠燥热,蒸迫子宫膀胱水汽也;燥热去,水汽不蒸,阴吹自愈。猪膏发煎,真乃脏燥之方也,补阴液;甘麦大枣汤,补气津也,脏燥二方得也。大半夏汤,人参,白蜜,肠虽燥,肺金津液不降也,与猪膏发煎不同在肺湿也。 -
从反复低热案谈"营卫不和"的辨证 刘颖
今日分享一例困扰患者两年的反复低热案例。一乳腺癌术后患者,切口愈合后持续低热三月,从"金刃伤络,营卫失调"论治,用桂枝汤加茜草、三七,七日热退。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九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共九条条文,方十首。阳微阴弦既是胸痹心痛的脉象,又是其病机。为医者当须紧紧抓住此治疗胸痹心痛病。
最新文章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四)儿童腸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 钱开达
儿童腹痛患者,B超检查常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善持堂近日接诊的腹痛患儿男7岁即属此例。西医一般配服抗生素治疗肠系膜淋巴肿大。善持堂认为该病本虚标实,其治本当健脾补肾,其治标当化痰散结。淋巴结肿大为痰凝。半月后复诊,腹痛大为减轻;续服半月,腹痛基本不再。
-
想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抓住两个要点 谢江强
想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抓住两个要点《医学三字经》里有一章讲的是小儿疾病,原文如下:小儿病,多伤寒。《医学三字经》的作者陈修园认为,孩子在患外感的时候,只要抓住足太阳膀胱经的问题就可以了;对于小儿的内伤证,只要抓住足太阴脾经的问题就行。
-
医案 刘颖
肠痹,慢性结肠炎邓某某,女,52岁。中医诊断、治法:肠痹。肝脾失调,肺失治节,大肠传道失司。本病病位虽在脾胃,但与肝木密切相关。盖因本案中,脾虚湿盛为甚,故在大瘕泄汤的基础上加党参益气健脾,泽泻利水祛湿。
-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 谢江强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按摩足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饭前半小时及饭后1小时内不宜做足部按摩。在了解心脏是否正常的情况后,再决定按摩力度及施术方案,以免发生意外。以上人群并不是绝对禁用足部按摩,在某些阶段,有些疾病患者仍可运用正确的方法治疗。
-
梅雨 陈鹏
梅雨文/陈鹏2024.6.19那随风飘扬的细雨绵柔且长像极了遥不可及的爱情雨落在肩上如蝴蝶停留在花瓣将爱轻轻传递垂柳锁在江南的烟雾中蛙也不住鸣那是一场自编自演的梦或雨或泪那桥上落魄的身影早已没了魂河里的鱼儿会不会被雨滴打疼那是一条河流的眼泪岸边的山色青朦朦
-
经方治疗咳嗽医案一则 张新东
患者、女,30岁咳嗽半月,夜间重,躺下加重,咽痒则咳,咳严重胸痛,咳严重咽痛,平素手脚冷,太阳穴部位疼痛,晨起鼻塞,大便正常,小便正常。桔梗甘草就是又治嗓子又治咳嗽,很好,有热,用小陷胸汤去瓜蒌就行。
-
一例IV期直肠癌患者的中西医结治疗之路 张训景
本患者为IV直肠腺癌患者,自2016.1.18-至本次就诊一直在杨老师处就诊。做为IV期直肠癌患者,不可能完全治愈,其近期治疗目标是:减轻当前症状;远期治疗目标是:通过化疗及射频消融等治疗配合中医治疗缩小肿块、控制转移扩散、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延长生存期,
-
伤寒论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第27条:《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
妇人妊娠病脉证病治 陈玉佳
)3.妇人妊娠腹痛。妊娠之妇,多水寒血负,寒湿下阻腹部,血行不畅,故腹痛。)4.妇人妊娠,少腹胀痛,腹部恶寒怕风。妊娠之妇,经血下停,上膈湿阻,脾阳困顿。妊娠之时,血虚而湿盛。但妊娠不耐攻下,勉强以葵子茯苓丸主之。
-
猪苓汤 李华歆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猪苓汤猪苓(去皮)一两茯苓一两泽泻一两阿胶一两滑石(碎)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