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病案看神圣复气汤

2025.09.16 2阅读 评论数 0 3

2月的时候,接诊一个病人,这个病人是过来看痘痘的。

望诊:脸部发红,痘痘色黯红,舌尖部发红小红点,舌质偏淡苔白腻。

问诊:痘痘脸红春天加重,至夏减轻,冬天手脚腕踝关节以下冰凉,畏寒,无身上痛,晨起口苦,口干无,背上无痘痘,容易疲倦,入睡可。平素饮食偏辛辣,饮牛奶拉肚子。月经:月经不准稍推后,1月月经未至,末次2月2号-8号,经行腹胀痛,服用止痛药,无血块,颜色鲜红乌红,量可,月经期腹泻。

切诊:脉浮滑稍大弦。

当摸到脉的时候,是一个阳脉,热多寒少,但当我看到舌象的时候,我犹豫了,这是一个虚寒的舌象,虚寒为主,兼有郁热的情况,寒多热少,脉象舌象相反,想起李士懋老师舍症从脉,从脉象,又恐伤其脾胃,开出处方:

炒白术 15,藿香 15,砂仁 8,茯苓 15,葛根 15,南沙参 10,枇杷叶 10,桑白皮 10,鸡血藤 10,白芍 10,酒黄连 3,甜叶菊 1。6 付,一日一付。

服药后脸红,手脚凉,口苦均有好转,后面便以此进行加减,直到三月来月经后来复诊,给我说月经期腹痛明显,呕吐腹痛腹泻,呕吐 3 次,腹泻 2 次,意识到这个药偏凉了,是寒伤脾胃了,引起了痛经的加重。这个病人是中下焦虚寒,上焦心肺有热,舌象体现的是中下焦虚寒,脉象体现的时候心肺之热,比较接近的证型是上热下寒证,以潜阳封髓丹为代表的一类处方,但上热下寒证仍不能完全揭示其机理。理解了神圣复气汤就能更好理解这个病人的情况。

神圣复气汤出自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其所述症状繁多,组方结构复杂,先来看一下原文

神圣复气汤

治复气乘冬,足太阳寒水、足少阴肾水之旺。子能令母实,手太阴肺实,反来侮土,火木受邪。腰背胸膈闭塞,疼痛,善嚏,口中涎,目中泣,鼻流浊涕不止,或息肉不闻香臭,咳嗽痰沫,上热如火,下寒如冰。头作阵痛,目中流火,视物䀮䀮,耳鸣耳聋,头并口鼻或恶风寒,喜日阳,夜卧不安,常觉痰塞,膈咽不通,口失味,两胁缩急而痛,牙齿动摇,不能嚼物,阴汗出,前阴冷。行步欹侧,起居艰难,掌中热,风痹麻木,小便数而昼多夜频,而欠,气短喘喝,少气不足以息,卒遗失无度。妇人白带,阴户中大痛,牵心而痛,面如赭色。食少,大便不调,心烦霍乱,逆气里急而腹痛,皮色白,后出余气,复不能努,或肠鸣,膝下筋急,肩胛大痛。此寒水来复火土之仇也。

干姜炮为末,一钱三分 柴胡锉如豆大 羌活锉,已上各一钱 甘草锉 藁本已上各八分 升麻锉 半夏汤洗,已上各七分 当归身酒浸,锉,六分 防风锉如豆大 郁李仁汤浸去皮,研如泥,入药同煎 人参已上各五分 附子炮,去皮脐,二分 白葵花五朵,去心,细剪入


上件药都作一服,水五盏,煎至二盏,入草豆蔻仁面裹烧,面熟去皮干 黄芪已上各一钱 橘皮五分在内,再煎至一盏,再入下项药:


枳壳五分 黄柏酒浸 黄连酒洗,已上各三分 生地黄汤洗,二分

已上四味,预一日另用新水浸,又以


川芎细末 蔓荆子已上各三分 华细辛二分

预一日,用新水半大盏,分作二处浸此三味,并黄柏等煎正药,作一大盏,不去柤,入此浸者药,再上火煎至一大盏,去柤,稍热服,空心。

又能治啮颊、啮唇、啮舌,舌根强硬等证,如神。宜食羊肉及厚滋味。大抵肾并膀胱经中有寒,元气不足者,皆宜服之,神验。于月生月满时,隔三五日一服,如病急,不拘时分服。

首先来看一下这个人平素是什么状态,脾气虚兼有肾中阳气不足,内有气阳不足,则春夏生长之气不足,行秋冬收藏之令,入多而出少,表气常虚,同时体表开则耗散气液,所以表部结构常闭,内外相应体内什么状态决定了体表什么状态,内有气阳不足,表气虚兼闭。

到了冬天,这个人感冒了,出现了疼痛,善嚏,口中涎,目中泣,鼻流浊涕不止,或息肉不闻香臭,咳嗽痰沫,上热如火,下寒如冰。这时候出现了表闭的症状加重了,心肺之热兼有痰饮。为何会出现心肺之热,人体维持功能活动需要五脏协同,当肾阳不足,脾气虚惫,而又需要维持功能状态,这时候只有其他脏腑多出力,同时心主血、肺主气,气血向内复阴阳,外则化营卫,肾中阳气不足 ,气血以复之,会使得平时心肺有偏旺的趋势(虚性的亢奋),这时候到了冬天,感受寒邪,外化营卫以抗邪于表,内欲复其阳,内忧外患,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两者相辅相连,心肺只有被迫加强其功能活动,心肺之热由此而生。此时的状态,肾阳不足脾气虚+表寒闭阻+心肺郁热(郁热在表+心肺有热)+痰饮。那治法就是温补脾肾+辛温开表散寒解郁+辛凉解郁热+苦寒甘寒清心肺之热+化痰饮,温补脾肾即可助表气之开,搭配辛温药开最表一层,辛凉配辛温则解散郁热,心肺之热会随着脾肾阳气恢复,表闭渐开而减弱,只需要少佐苦寒甘寒之品便可解决。至此再来看这个病案就会大致明晰为何会出现舌脉相反,如果你摸脉觉得是阳脉,误用苦寒,便是犯虚虚实实之戒。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陈林杉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洗泡技术分类 谢江强

    2.按照操作方法进行分类,洗泡技术可分为沐浴法、浸泡法、熏洗法、坐浴法、冲(淋)洗法和擦洗法。

  • 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失眠医案 高颖

    用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加减:焦栀子9克、淡豆豉12克、炒酸枣仁15克(打碎)、生川芎9克、盐知母9克、茯苓20克、炙甘草6克、茯神20克、制远志10克、首乌藤30克、柏子仁20克、炒麦芽15克。酸枣仁补养肝血,使血液能濡养头目,减轻眩晕症状。

  • 伤寒论第十六条(一) 张宝华

    十六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这个第十六条,你读读,是不是觉着这个读着不那么那么顺溜呢?太阳病已三天了,经过发汗,太阳病当发汗,这是对证治疗了,没有错。那么这一段也是关联到桂枝汤了,与这个第十五条有关系。

  • 温经汤治“经前头痛伴恶心烦躁8年余”案 宗琪

    患者:杨某某性别:女年龄:39岁初诊日期:2024年11月21日主诉:经前头痛伴恶心8年余。当以温经汤主之。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九) 张宝华

    这些方后的加减不像是先生的话,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感悟,从这个行文来看它就不合乎先生的笔调,也许是后世添加的,先生的书你读久了应该有同感,没那个味道,因此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了,就不再赘言啦。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一) 张宝华

    九十六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 伤寒论第八十九条(二) 张宝华

    这几条情况各有不同的,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概而言之呢,就是津虚、血虚、里热,这类的都不可发汗。

  • 伤寒论之第五十九条(一)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五十九条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巴豆这类的下剂那可是相当的猛,再牛的好汉,再厉害的英雄,三泼稀屎他也得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啦!可不能再用麻黄汤啦。那么言外之意呢,也就是说这个复发汗用的应该是麻黄汤。

  • 顿咳专方(自拟方) 治百日咳 陈锦辉

    顿咳专方(自拟方)治百日咳适应证:适应于百日咳痉咳期。而痉咳期以清肺热,解痉宣肺,降逆止咳为重点。方中以百部,芦根,清热润肺止咳。

  • 通耳方临证实录 陈锦辉

    通耳方临证实录由通气散合小柴胡汤加减组成的“通耳方(自拟方)”治突发性耳鸣耳聋效果好,下面是我用该方治疗该病的第一个验案。病情进一步改善,拟9月5日处方继续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