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积的中医治疗及名家医案经验总结
小儿疳积是儿科常见慢性疾病,以面黄肌瘦、毛发稀疏、腹部膨隆、食欲不振、大便不调为特征,多因喂养不当、脾胃受损、积滞内停所致。中医认为“疳者甘也”“疳者干也”,既指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又指病久气血津液干涸、肌肤失养。历代医家对疳积论治积累丰富经验,以下结合经典理论与名家医案解析其治疗规律。
一、病因病机:脾胃为核心,积滞为关键
疳积病位在脾胃,涉及五脏。《小儿药证直诀》云:“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喂养过度、乳食不节致脾胃运化失常,乳食停滞成积,积久化热伤阴,或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不足,形成“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的病理链条。临床需辨“疳气”(初期)、“疳积”(中期)、“干疳”(重症),及是否兼夹虫积、湿热等。
二、分型论治与名家医案
(一)积滞伤脾型(疳积初期)
辨证要点:形体略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夜卧不宁,大便酸臭,舌苔厚腻。
治法:消积导滞,调和脾胃。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常用药:神曲、山楂、麦芽、莱菔子、陈皮、茯苓、连翘。
名家医案:儿科泰斗董廷瑶治一2岁患儿,因添加辅食不当致积滞,症见腹部胀满、拒按,大便3日未行,舌苔黄厚。辨证为乳食积滞,治以消积导滞。方用炒三仙各6g、枳实5g、制大黄3g(后下),配合捏脊疗法(从长强至大椎提捏3遍)。服药1剂后,患儿排出酸臭大便,腹胀减轻;继以异功散健脾和胃,调理1周后食欲恢复。
(二)脾虚夹积型(疳积中期)
辨证要点: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腹大青筋,食少便溏,夹不消化食物,舌淡苔白腻。
治法:健脾助运,消积化滞。
代表方:健脾丸加减,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山楂、神曲、木香。
名家医案:四川名医王静安治一3岁患儿,疳积半年,体重不增,腹大如鼓,大便稀溏夹奶瓣,舌淡苔白。辨证为脾虚夹积,治以消补兼施。方用太子参10g、炒白术8g、茯苓10g、炒谷芽15g、鸡内金6g、砂仁3g(后下),配合饮食调理(少量多餐,忌生冷油腻)。服药2周后,大便转稠,食欲渐增;续以参苓白术散加减调理2月,患儿体重增长,腹部膨隆消退。
(三)气血两虚型(干疳重症)
辨证要点:极度消瘦,皮肤干瘪,毛发干枯,精神萎靡,啼哭无力,舌淡少苔,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滋养脾胃。
代表方:八珍汤加减,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熟地、白芍、炙甘草。
名家医案:上海儿科名医徐小圃治一4岁患儿,疳积已久,形如“小老人”,囟门凹陷,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辨证为气血衰竭,治以大补气血。方用吉林参5g(另煎)、黄芪15g、当归10g、熟地12g、山药15g,配合羊肝粥食疗(每日1次)。服药1月后,患儿精神好转,能进少量饮食;继以资生健脾丸调理半年,体重、身高接近正常同龄儿。
三、名家特色疗法与经验
1. 钱乙:五脏辨证治疳
《小儿药证直诀》提出“疳证当辨五脏”:脾疳用益黄散,心疳用泻心汤,肝疳用地黄丸,肺疳用阿胶散,肾疳用地黄丸。如治肝疳患儿,以地黄丸(熟地、山萸肉等)滋肝阴,佐柴胡清肝火,体现“虚则补其母”思想。
2. 董廷瑶:捏脊疗法配合汤药
强调“捏脊治疳积,重在调脾胃”,操作时配合“提法”增强刺激,常用于疳气、疳积初期。临床常以保和丸消积,捏脊通经络,内外合治提高疗效。
3. 王静安:“治疳先治水”理论
认为疳积患儿多伴水液代谢失常,治以健脾利湿为主,常用茯苓、猪苓、泽泻等药,如治疳积兼腹泻患儿,以五苓散化裁,使湿去脾健,疳积自消。
4. 外治法创新
- 敷脐疗法:用吴茱萸粉醋调敷神阙穴,治疳积伴腹痛;
- 挑治疗法:取四缝穴挑出白色黏液,适用于虫积型疳积,《针灸大成》称“四缝主小儿疳积,刺出黄水效佳”。
四、调护要点与预防
1. 饮食调理:遵循“乳贵有时,食贵有节”,添加辅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疳积期宜食山药粥、茯苓饼等健脾之品,忌肥甘厚味。
2. 生活调护:保证充足睡眠,适当户外活动,避免过度保暖或受凉。
3. 早期干预:发现食欲减退、腹胀等积滞迹象,及时用山楂、炒麦芽煎水代茶饮,防止积滞成疳。
结语
小儿疳积治疗以“调理脾胃”为核心,初期重消积,中期消补兼施,重症重补益,同时注重外治疗法与饮食调护。名家经验彰显中医“治未病”与整体调理优势:董廷瑶的捏脊消积、王静安的健脾治水、徐小圃的气血双补,均体现辨证论治精髓。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调节胃肠动力、改善消化酶分泌、增强免疫力等途径起效,配合西医营养支持,可进一步提升疗效。临床需早期识别、精准辨证,结合患儿体质制定个体化方案,方能“疳去正安”。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咳嗽 罗志琴
患儿4岁于2024年8月就诊主诉:咳嗽1月余现病史:患儿偶咳,有痰,夜里咳嗽明显一些,大便偏干,余正常。半个月后随访患儿咳嗽已愈,其大便也恢复正常。小儿咳嗽期间尽量不喝牛奶、吃水果。 -
肩颈酸胀1周,舌头火辣疼痛10余天 罗志琴
患者女70岁左右于2024年6月就诊主诉:颈椎酸胀1周、舌头火辣痛10余天现病史:患者颈部酸胀明显,舌头如开水烫感的火辣疼痛,时有头晕,无双上肢麻木,无胸痛,时有牵扯感,余正常。2个月后随访患者舌头火辣感未复发,病愈。 -
伤寒论第五十一条 张宝华
五十一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这凭一个脉浮就说用麻黄汤?这绝不一定,这就是个简文,之前关于桂枝汤、麻黄汤反复地说很多了,前面都有。 -
伤寒论第四十五条(四) 张宝华
今编此书分上、中、下三册,90卷,包括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等部分。《医宗金鉴》被《四库全书》收入,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医宗金鉴》有很高的评价。这个书对于《伤寒论》的学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
伤寒论第四十条(六) 张宝华
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有一点要注意,必须是偏于寒,尤其咱们说的饮,是一种寒饮,最起码这个病人他不渴。说到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对于老慢支、真正的老年人痰喘这类的,用小青龙汤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
伤寒论第四十条(二) 张宝华
“或小便不利,少腹满”,这个心下停水由小便不利而来的。陈承在《本草别说》中指出,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超过半钱,否则可能会导致气闷塞不通,甚至死亡。 -
茵陈蒿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全身瘙痒黄疸医案续 张训景
中医诊断:瘙痒黄疸肝胆湿热西医诊断:梗阻性黄疸方剂:茵陈蒿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2025.02.22四诊症状明显好转。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手足口病 谢江强
大部分患手足口病的孩子都能自行恢复,但每年都有一部分重症病例住进ICU,甚者死亡。一旦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和普通感冒一样,只能对症治疗。得手足口病5天以内的年龄小于3岁的孩子要特别警惕,因为这是重症病例的高发人群。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验案 宗琪
诊断:感冒后遗症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5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生姜20g大枣6个党参20g桂枝20g赤芍20g制附片15g葛根60g仙鹤草60g煎服方法:冷水16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约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中午服后 -
对甘麦大枣汤的一点探讨 陈杏
甘麦大枣汤治脏燥悲伤欲哭,脏燥乃是胆非子脏。近人对胆作用有忽略和混淆。甘麦大枣汤三味药:甘草、大枣、小麦,非润子脏之药,润胆脏之药。小建中汤乃是治胆,非直接治脾胃之方,亦是明确无疑。
最新文章
-
阴毒汤治愈“肺结节”案 宗琪
患者:何某某性别:男年龄:70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14日主诉:咳嗽2月伴肺结节病史1年余。10月24日复查:肺结节消失,咳嗽痊愈。
-
大柴胡汤合厚朴半夏人参甘草汤治疗胁痛腹胀医案 张训景
大便日1次,不成形。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热结。本方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炙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组成。
-
下乡病例-脚外伤呕吐 马亮
外伤马副院长已给予给予清疮缝合了。出血量不是很大,50ml-100ml。病人的呕吐、冷汗是与低血糖相关的,通病仔细询问病史就可以知道,所以就口服葡萄糖就迅速改善症状了。
-
黄褐斑的一点认识 祝鹏军
黄褐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可见颜面出现淡褐色皮肤色素改变,多对称分布于眼周附近、颧部、颊部、额部等位置,抚之不碍手,压之不退色,表面光滑,无脱屑,无痛痒。这属于中医的整体观,为什么会出现黄褐斑呢。
-
孩子受惊吓,特别是受家庭暴力的惊吓,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 谢江强
孩子受惊吓,特别是受家庭暴力的惊吓,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我经常看到这样的病例,孩子的病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也治不好。通常,孩子受惊吓分为三种情况。一般前两种惊吓对孩子的影响是比较轻的,第三种给孩子带来的惊吓是非常严重的。
-
3剂中药治愈“食物过敏”案 宗琪
诊断:食物过敏处方: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1剂方组:桂枝12g赤芍12g生甘草10g生麻黄10g苦杏仁12g生石膏45g刺蒺藜10g荆芥10g防风10g当归10g牡丹皮10g生姜3片大枣3个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
-
经方实验录之口腔溃疡 张宝华
韩某某,男21岁。初诊:近来天气时冷时时热,上火后现下嘴唇内侧口腔溃疡长时间不消退,反复肿胀,淤血,吃过维生素B2并配用外敷西瓜霜也不好使。既往有口腔溃疡病史数年,否认过敏史。舌红苔白,舌边溃疡破溃。
-
条文 李华歆
1SPRING2024第77条中患者在经过“吐法”、“下法”后出现心烦、恶热并觉胸中郁闷不舒等不是,这可能是因为邪热乘虚而入,上焦有了郁热,治疗上要以“宣透”为法,仲景告诉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栀子豉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小编既往文章《经方解说之栀子豉汤汤
-
中医条文 李华歆
最近背到《伤寒论》中这条感悟颇深!(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
失眠 潘洪波
当然,可能也是因为酸枣仁在失眠这个问题上用的广、原材获取也不容易,近些年的价格一直是飞涨,很多患者用起来负担也是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