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研究之 “厚朴七物汤”

2021.06.17 268阅读 评论数 8 23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厚朴七物汤
 厚朴 半斤 甘草 三两 大黄 三两 大枣 十枚 枳实 五枚 桂枝 二两 生姜 五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还是先让我们试着解释这个条文:站在我们面前的患者最近经常嚷着自己肚子胀(腹满),而且还身体发热(现在正处于疫情期间所以一定要拉他先大医院作核酸才行,疫情面前,人人有责!)虽说是有“腹满”但是患者饮食情况都还凑合,没什么明显大碍(这倒是很奇怪!),医生诊脉见“脉浮而数”!
  以上就是患者的基本情况,说实话单凭这寥寥数语我真的分析不出患者是什么情况,何况是疏方开药呢!(鄙人水平确实差得很啊)!所以我们只能先试着从方药上去分析,再结合患者症状,这样才是比较合理的!
  从“厚朴七物汤”的药物组成来看,很多人认为它就是“桂枝汤”去了芍药再合“小承气汤”而来,而且“桂枝汤”正好可以解表,针对“脉浮而数”(可参伤寒第51条、52条),而“小承气汤”正好可以治疗“腹满”呢,这么解释确实看上去很完美,说实话笔者也一度“沉迷”于这种解释了!



  但是我们说作任何学问总不能只能听得进去一种解释而不允许别人有不同声音,如果那样岂不是成了“学霸”(学术霸主,自己说的都是对的,别人说的都是不合理的,这样的人其实很多),所以我们就要学会“特步”——不走寻常路!
  首先我们得承认“厚朴、枳实、大黄”这个组合确实是“小承气汤”(其实更像“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而且相似度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九”,唯独差那个百分之一就是——药量,“小承气汤”中厚朴是二两,枳实是三枚,大黄是四两,而“厚朴七物汤”中则是厚朴半斤,枳实五枚,大黄 三两,可以说这个组合是“小承气汤”的“改进版本”,具体改进之处在于减少了具有“通便泻下”作用的“大黄”用量,而增加了具有“行气消胀除满”作用的“厚朴”、“枳实”用量,所以我们由此可以得出该患者此时的“腹满”可能的是以“气滞夹积”为主的“实”满。而我们不能就此这么早下结论,继续看下面的用药!
  剩下的“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这四味药乍眼看上去就是“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而已,而细细品味其实它根本不是这个方!具体说来这里“桂枝”比前它少了一两,说明此时减少了“桂枝”趋表、向上的力量,增加了“生姜”的用量,旨在增加“温里散寒”的力量(从方后“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可以推出此方“生姜”的大概目的),“甘草”的用法比前方多了一两,说明患者存在一定的“气少”(可参《伤寒论》第76条“栀子甘草豉汤”),因为患者已经有了“腹满”,所以适当减少了“大枣”(大枣可以增津液)的量,“桂枝、生姜、甘草、大枣”四者共用可以温里散寒的同时增加津液,所以由此可以推断出患者的“腹满”其实并不全都是上面说的“气滞加积”而是二者共同存在引发的!



  试想一下这个“不听话”的人平时不注意饮食习惯,吃了很多凉的东西,伤了“胃气”后拉了肚子(损伤津液),接着又暴饮暴食导致食物在体内不消化产生积滞,“虚寒”加并“积滞”日久化热,引发了上面的症状!那也许有人会问那“饮食如故”怎么回事呢?其实我个人觉得所谓的“饮食如故”其实只是说明患者此时的状态还没有出现诸如“吐”、“利”、“呕”等严重情况,还没有达到那个类似阳明病“胃家实”的程度而已!
  就脉而言,这个患者的“脉浮而数”其实并不代表的是表证,《金匮要略》里的这条给了我们提示: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浮”脉不仅仅是指表证,有时也是虚证的表现,因为津液不充导致的空乏无力,又合并“积滞化热”,二者共同作用下就产生了“浮数”脉,所以这时候不能去解表,而是去“补虚泻实”!
  研究仲景学问一定不能想当然,有想法是好的,但是一定要仔细琢磨细微差别,往往就是这个细微差别才是关键之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诊病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切不可以身试药!)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肖奎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5-19 05:42 评论数 0 0
  • 李龙腾 资质认证

    膜拜大佬

    2022-01-07 06:58 评论数 0 0
  •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当然可以有热象的,以后我发个案例到时候就知道啦😊

    2021-06-17 10:07 评论数 0 0
  • 唐国庆 资质认证

    桂加大黄汤有热象吗?我们的问题是,虚汗与热象可以并见么?

    2021-06-17 09:47 评论数 0 0
  • 唐国庆 资质认证

    看文章本身来讲感觉稍微有点前后矛盾啊,前边说加重生姜用量来散寒,后边讲“积滞化热”导致的数脉? 老师您感觉呢?

    2021-06-17 09:02 评论数 1 0
    1. 李华歆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唐国庆

      虚寒不影响积热,可以看一下桂枝大黄汤

      2021-06-17 09:31 评论数 1 0
    2. 唐国庆 资质认证 回复    李华歆

      桂枝加大黄汤是虚寒?

      2021-06-17 09:34 评论数 1 0
    3. 李华歆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唐国庆

      太阴虚寒夹积滞

      2021-06-17 09:45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谁说良药要苦口 谢江强

    汉方慢养新主张谁说良药要苦口为什么过去有钱人家生病了多煎制膏方,很少喝草药?因为草药味苦,难以下咽,而膏方味道甘美,形状晶莹剔透,药效还高。膏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内经》就对它有所记载。

  • 胃痞一案心得 刘娟

    枳术丸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主治因脾虚不运,气滞于中或气虚下陷,而表现为胃脘痞胀,神疲,纳少,便溏,面色无华,舌淡,脉细之症。该患者辨证属于脾气虚弱而致的腹痛、便秘等症,以枳术丸为主方。

  • 我心中的黄耆 张宝华

    黄耆,常用的中草药,再寻常不过了。别说医者,就是寻常百姓都晓得它的大名,明它的功用。黄耆,味甘,性微温。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病症。

  • 再论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 姚金虎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这确实很有道理啊。量不仅仅是剂量,也是配伍比例。量是证的体现,也是辨证论治的灵魂。另外有些独特的剂量,比如逍遥散中的薄荷,补中益气汤中的升麻,柴胡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中医思维的重要体现,绝不是什么糟粕。

  • 桂枝芍药知母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炮)二枚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 桂枝加葛根汤治身痛项强案 宗琪

    患者:刘某某性别:男年龄:53岁初诊日期:2023年6月12日主诉:身痛3天,牵连后背及小腿后侧拘紧不适。诊断:痹症处方:桂枝加葛根汤3剂方组:桂枝45g白芍45g炙甘草30g生姜45g(切)大枣12个(擘)葛根60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

  • 甘草汤 李华歆

    ——别林斯基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甘草汤。今天以“甘草汤”为例为大家作以说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 风湿性关节炎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谢江强

    风湿性关节炎的概念及临床表现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以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为主的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风湿性关节炎虽反复发作,但炎症消退后不会出现关节变形等后遗症。不典型的病人可仅出现关节疼痛而无其他明显炎症表现。

  • 藿香正气水 吕华蕾

    2藿香正气水治蚊虫叮咬若被蚊虫叮咬,可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半小时左右可减轻或消除瘙痒感。4藿香正气水治白癜风藿香正气水有芳香通窍,促使气行的作用。用法是用棉签蘸藿香正气水一日多次涂擦患部。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验 韦麟

    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证属肺肾气虚,外感风寒,方用止嗽散和陈夏六君子汤加减,处方:黄芪15g、党参15g、太子参12g、茯苓12g、炒白术12g、陈皮10g、制半夏10g、杏仁12g、砂仁6g、桔梗12g、黄芩12g、鱼腥草30g、浙贝母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