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层境界

2025.08.06 343阅读 评论数 2 5
中医的三层境界

……中医也是道,以病为师

文/陈鹏医生

A脱凡入圣

如内经所云,与天地一体,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刹那间灵魂出窍,魂游宇宙
平时间呆若木鸡,游戏红尘

B伪圣之境

以内视内观等法门入境
静心观察呼吸/意念
向圣人学习并看齐
故曰:呼吸过膝寿与天齐
……静下心,观察呼吸,幻想呼吸是带光的气体运动,并以此切入,内视五脏六腑


C凡人修道

简单来讲,天下病。心病占八分,打开格局。王阳明讲,我未看此花,此花与吾同归于寂。少欲,无求。配合中药,导引,针灸,砭石汗蒸,太极等手法养生。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陈鹏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八十三条(三) 张宝华

    但要是以嗓子疼为主的病证,发汗你可要上心。那么通过临证观察呢,以咽痛为主的这种病,基本上都不能发汗,因此我们要注意,先生把它搁到发汗禁忌的头一条,这是有深意的。以前的大夫像这样的时候就提出忠告了,不能发汗,发汗有危险,会“发汗封喉”的。

  • 湿温潮热与伏火发热的临床辨证要点以及区别 崔国宁

    湿邪遏阻阳气,热邪不能外透,蕴伏于内而发为潮热。伏火发热-临床辩证要点-发热特点: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这是因为伏火是火热之邪伏藏于体内,一旦发作,火势较猛。

  • 秋逝 陈鹏

    秋风已走文/陈医生那讨厌的秋风弄丢了她从春天写来的情书我的身体与虚空摩擦惊动十方神佛冬日的空气都是沉重的到处都是羊肉汤的味道那扇尘封已久的门已经打开时光还停留在2004三棵树还在人已非秋风已走所有人在默默忍耐这零度的寒你从天穹中走来道一声嗨不想分辨你是仙是

  • 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癃闭对应方剂 崔国宁

    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癃闭,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临床治疗癃闭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六经辨证,准确选方用药,以提高疗效。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五) 张宝华

    《金匮要略》上有猪苓散,由猪苓、茯苓、白术这三味药组成,方名叫猪苓散。这个倒也能解渴,但它不是五苓散。泽泻这味药利尿作用也挺强的,《本经》上说它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

  • 伤寒论第七十条(四) 张宝华

    调胃承气汤共计三味药:大黄、芒硝、甘草,它是泻下的方。调胃承气汤是调和胃气的,它泻下力量有两下子的,有力量。大黄苦寒泻下,它能增强肠道的蠕动,动力加强了,肠道蠕动的快,推动大便向下走。

  • 小青龙汤治疗反复咳嗽医案 张训景

    薛*,女,34岁,2023.09.21初诊主诉:反复发作咳嗽7年,再发半月。夜间平躺及晨起咳嗽明显。半月前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症状。2付咳嗽基本消失。2023.10.11复诊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

  • 咳嗽20多天,中医治疗有办法。 祝鹏军

    同时患者月经40多天未行。三剂,并告知患者3天后复诊。患者担心自己咳嗽加重,转变为肺炎。

  • 临床巧用附子避免中毒之探讨 崔国宁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准确辨证,合理选用附子。但在临床应用中,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避免中毒。

  • 经方之脾虚腹胀 郭文龙

    主诉:腹胀满不适6个月。治疗方药:厚姜半甘参汤具体方药如下:厚朴40清半夏20生姜40人参5炙甘草107剂颗粒剂每日2次辩证分析:老年患者体型偏胖,素体脾虚,痰湿体质。又因情绪波动“肝郁乘脾”导致脾气进一步虚衰,运化无力,痰湿内生,有形痰湿阻滞气机故见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