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七条(一)

2025.07.24 613阅读 评论数 0 2
一百四十七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瓜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这个方子我经常用的,尤其现在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下,人类亚健康比比皆是,慢性疾病的,如糖尿病、消化道疾病、内分泌失调以及精神心理疾病等等,我常用这个方或加减,或合方而取效。咱们先来看先生怎么说的。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伤寒五六日的时候,治疗上是已发汗而复下之,这治疗是有问题的,太阳伤寒是没有汗的病证,发汗是正法,发汗后当是没好,紧接着给吃下药,就是已经发过汗,而又用过泻药,这就是套法治病的范例,要是大夫所为,定是不知辩证论治的机器医生,他只是停留在书本的表面上,而循约定俗成的陋习诊治病人。伤寒五六天的时候,正是病邪传半表半里的当口,正是由表传少阳病的时候。这个大夫在治疗的时候,就是没详察证候,或者病人所遇到的大夫观其脉证根本就不会,从这个治后的症状就说明搞错了嘛。“发汗”,倘若表不解而没有少阳病的证侯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发汗不解之后,作为大夫就得上心了,必须详细观其脉证了。如果表不解可以用桂枝汤,而不能给吃泻药。古人那时就有这么个陋习:遇到病先发汗,发过汗病没好就吃泻下药,所谓先汗后泻嘛,这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错误套路治法,这个错的。你得辨证啊!咱们中医治病根本上就是得辩证才能论治嘛!先生说的好啊!“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嘛!机器的,糊里糊涂的,表没解,而又泻下,总要使邪热内陷的,这是大夫胡作为的结果。
“胸胁满微结”,“胸胁满”就是胸胁苦满的互词,就是一个意思,胸胁苦满是柴胡证、少阳病。这个“微结”是什么意思呢?所谓微结者,就是里也微有所结,结得不厉害,但是有所结,不像阳明病或者像结胸证结得那么凶,相对于这两种病证的结来说它就是微。我在临床上用柴胡桂姜汤发现它利于大便干。这个方里有干姜,又有桂枝,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个偏温的方药,大便干不适合用这个方,实则不然,这个也不是我在这儿纸上说,是源于大量应用的临床观察后的结果,大家也可以去临证观察嘛!自然就有结论了。那么这个“微结”,是里头微有所结,它是微,结得的度很轻了,和阳明病或者像结胸证的那个结差得多。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桂枝汤加味 张宝华

    《伤寒论》第十八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第四十三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知犯是在旧喘的基础上新感了太阳病,那么得用桂枝汤来解肌发表,同时得兼顾他的旧喘这个病,加厚朴,杏子就是针对于此的。

  • 黄褐斑的一点认识 祝鹏军

    黄褐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可见颜面出现淡褐色皮肤色素改变,多对称分布于眼周附近、颧部、颊部、额部等位置,抚之不碍手,压之不退色,表面光滑,无脱屑,无痛痒。这属于中医的整体观,为什么会出现黄褐斑呢。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三则 钱开达

    善持堂据此辨病为飞蚊症。其中痰结气结和血结,之前医案摘录已有简述。去年3月善持堂接诊一位癌症患者男73岁。患者拒绝转而求治善持堂中医,一年后再检,右侧髂窝结节较前大大缩小。今年春节后,应家属之请,善持堂上门看诊。中医治疗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症原则是活血化瘀。

  • 临证医案记录 胡松岩

    患者李某,男,56岁。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各一次,温服。避风寒,畅情志,不适随诊。

  • 伤寒论 李华歆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 关于矢气的浅论 曹雪盼

    近来诊治了些患者都有些有趣的现象故稍微总结一下几个患者证型不同症状不同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都出现了矢气重的现象故分析讨论如下:第一个患者女性怕冷畏寒四肢小腹最重小便频数纳差不能食冷便秘辨证为脾肾阳虚给予大量温阳药附子补骨脂巴戟天等服药后有肠鸣矢气重后第二诊三诊

  • 浅析《复方鲜竹沥液》 胡松岩

    言归正传,今天聊聊一个比较经典的中成药——《复方鲜竹沥液》。我考证了一下,复方鲜竹沥的处方组成没有找到古代名家医案,所以它大概率是近代的医药工作者的创新。

  • 《伤寒论》中附子用法 高群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附子泻心汤,在由于内实热导致的心下痞的情况下,同时存在表虚,仍然用附子。总的来说,从《伤寒论》中应用来看,附子的取类比象类似于一团热空气,可走“皮内”,热性可以影响到肌肉骨节,也可以向内部分影响脏腑。

  • 肥胖 潘洪波

    中医认为,造成肥胖的最大问题是“肝郁”和“脾虚”。肝郁造成胆汁分泌不足,脾虚则导致胰腺功能减弱,而胆汁与胰腺正是消解人体多余脂肪的两位干将,只有将这两位干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肥胖的问题。

  • 医案 李华歆

    医案面诊患者女年五十余,现居广东深圳2024年4月29日初诊以“腹胀多年”为主诉求诊!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