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十八篇心得体会

2025.03.19 582阅读 评论数 0 2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篇,本篇共有8条条文,方6首(薏苡附子败酱、大黄牡丹汤、王不留行散、排脓散、排脓汤、黄连粉)。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所有痛处,当发其痈。古语有云,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从此条看未必,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此处之恶寒,乃阳气为壅结之毒所搏,不能行于表也。治当火郁发之。用辛凉寒之品。

师曰:诸壅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此条乃辨脓肿之最简单有效方法。后世陈实功论之最详,曰:轻按热甚便痛者,有脓且浅且稠,重按微热方痛者,有脓且深且稀,按之陷而不起者,脓未成,按之软而复起者,脓已成,按之都硬不痛者无脓,非是脓,即瘀血也,按之都软不痛者有脓,非是脓,即湿水也。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疡,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此条文本治疗阑尾炎之的对方,如今却已不适用,于阑尾炎几无用武之地。但我们可用来治疗急慢肠系膜淋巴结炎,慢性肠炎、肠息肉等病,窃以为可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均可加入。其条文后服此方小便当下一句,不知何意。陆渊雷在条文又引《用方经验》:薏苡附子败酱散,旁治遍身疮疥如癞风,肌肤不仁,不知痛痒者,不知真否。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此条当与前条互看,脓未成者,当用薏苡附子败酱散,而脓已成者,当用大黄牡丹汤。陆渊雷曰:然于治肠,审是阳明实证后,颇有以小承气获愈者,未遇穿孔之弊。治肠痈,往年以大黄牡丹汤加败酱获愈者亦有三数人,预后皆佳,盖西医之法,乃理所当然,而事实亦有不尽然者,其后得马齿苋、红藤为肠痈特效药,即用二物加薏苡败酱等治之,不复用大黄牡丹汤,避蹈险也。今人治疗阑尾炎,胰腺炎,已不用薏苡附子败酱败酱散、大黄牡丹汤久矣。陆渊雷又引雉间焕语:此方不独治肠痈而已,专能治无名恶疮,痈疔肿块,瘰疬流注,杨梅便毒,及一切有脓者,及淋病带下,痔漏痢疾等,虽及数年者,皆有奇功。有引《古方便览》云:一女子十四岁,初左腿发肿毒,溃后余毒未消,脓汁淋沥不差,脚强直如棒,不能登厕,已及六年,诸医疗之不得求治于余,即作此方饮之,时时以虎黛丸攻之,两月余而痊愈。忽忆起余之前治一老妇足底溃疡大如馒头,以阳和汤为基础方加减出入治疗,虽有小效,但未愈,如若当时心中有此方,加入此方,疗效是都会更好一点?

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此条无半点心得体会,也看不懂此方之组成。

排脓散方,排脓汤方二条有方无证,二方皆有桔梗,陆渊雷曰:汤散俱名排脓,而俱用桔梗,知《日华子》言桔梗排脓,信而有征,惟古人所谓脓者,不必化脓菌所酿,白血球所腐,凡体内不应有之半流动质,皆谓之脓。更证实了云南省中医院叶勇教授所说桔梗有很好的排痰作用,对于痰粘稠难咯的可以用之,可以用到20—30克,余遵之,临床多用至20克,未见有致呕者。

浸淫疮,黄连粉主之。由此可见,黄连清热燥湿解毒之功甚确。云南省中医院有紫连膏一药,治疗湿疹,神效,莫不是仿此而制?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仲书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顽固性呕吐用药经验 崔国宁

    本文旨在总结中医治疗顽固性呕吐的用药经验,包括病因病机分析、辨证分型及用药特点、常用药物及方剂、典型医案分析等方面,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中医认为,顽固性呕吐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涉及多个脏腑和经络,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合理选用药物和方剂。

  • 101条 李华歆

    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1SPRING2024条文开头说的无论是遇到伤寒还是中风,如果能看到典型“柴胡证”的某个症状,哪怕是只有一个,也可以确认就是“柴胡证”,根本不需要样样具备!

  • 伤寒论第九十四条(二) 张宝华

    浮缓浮弱的脉还是在表,就是桂枝汤证。“先汗出而解”,这个阴阳未和,不是自愈的样子,大夫得想法子让他先出汗,脉证应桂枝汤,就用桂枝汤。这是不言而意了,用桂枝汤,我建议大家真正的静下心来,让我们的智慧觉醒起来,虔诚地与先生心心相映一下,自有所悟所得的。

  • 五脏皆令人咳-心 高燕宇

    五脏皆令人咳,对于咳嗽的治疗,也不能一股脑的止咳化痰药堆砌成方。书上亦无咳嗽的五脏辩证。“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痒属心,心属火,为热,酸甘化阴清热。

  • 伤寒论第五十九条(三) 张宝华

    那么前面这个“阴阳自和”说了,先生就不明言啦!

  • 又见重阳 陈鹏

    又见重阳文/陈鹏2024.10.11我的身体就像一个沙漏一切都忘记了唯独留下时间的流失寒蝉鸣泣声愈远夏天已经过去又见重阳那故乡留守的老人白发更加苍苍远方的打工的儿女呀在远方吃糠黄叶飘零是无言的叹息大雁无声在秋风中呜鸣这样的盛况啊菊花盛开的季节里宛如千多年前

  • 经方实验录之杂病诊治 张宝华

    某成年女性患者。既往有颈椎病,腰椎病,乳腺结节,肠息肉术后等病病史。至若面青暗欠泽,舌胖大,边齿痕,苔白厚,及喜热饮,眠差易醒,烦躁等等,已是气血不足,寒热虚实夹杂耳。

  • 不要小看孩子的上火、发炎 谢江强

    不要小看孩子的上火、发炎现在普遍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都是家里的宝贝,所以家长会特别在意。因此,我们要根据中医理论把疾病的背景讲清楚,这样大家对孩子的上火、炎症都有清醒的认识,就能更好地保护孩子。

  • 论阳痿与肝的关系 曹雪盼

    今日接诊阳痿症两人有相同点及异同点有些许感悟分享如下:患者一:30岁装修工人西医诊断精子畸形率高脉诊:左寸弱左关弦尺弦便紧右三脉均弦睡眠尚可情志不畅偶有口干口苦咽干有痰睡前咳嗽咽痒纳一般大便小便尚可后补充双侧腰部酸困劳累后加重辨证:肝郁气滞肾虚有寒治疗疏肝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二)糖尿病波动症 钱开达

    善持堂将这种症状定义为糖尿病波动症。善持堂认为某君无糖尿病家族史,有血糖波动史。眼下血糖升高多属血糖波动,应按血糖波动症来治疗,避免不必要的终身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