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秋天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厥阴病初谈 赵功明
此为厥阴病寒证的典型表现,病机关键在于“阳虚阴盛”。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九条(三) 张宝华
看起来是两个,其实含义是三个,“柴胡不中与之”,这一句话就包括了三个方剂的鉴别点。我们看看半夏泻心汤。一百四十八条说的“手足冷”,手足冷,胃不行津液,津液不达于四末就冷嘛。半夏泻心汤是临床常用的方剂。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八条(三) 张宝华
“引胃气上升”特指脾胃清阳之气的升提。张元素指出,脾主升清,若清阳下陷,会导致乏力、泄泻、内脏下垂等症。此时需用升提药物引胃中清阳之气上行,以充实四肢九窍。张元素用这一学说临证应用于升阳举陷与调理气机,用以治疗清阳下陷证:久泻、脱肛、乏力、头晕。 -
嗜睡症中医治疗案(痰湿困扰)(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无四肢麻木,食欲食量可,近2年体重未见下降。询问患者服药期间小便次数未见增加。白天嗜睡情况显著减轻,患者昨日开拖拉机奔跑70公里未见瞌睡发作。 -
不明发热验案 李华歆
住院期间EB病毒核酸阳性,炎症指标不高,风湿免疫、血液系统、肿瘤等暂无见明显异常,西医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治疗效差,家属要求中医中药治疗。效:2025年07月04日复诊,家属述其已无发热,少许疲劳,余无明显不适! -
晨起恶心2年余,补中益气汤加减一诊愈。 宗琪
诊断:恶心、乏力处方:补中益气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3剂方组:生黄芪30g炒白术10g陈皮10g升麻6g柴胡9g党参10g炙甘草6g当归6g川芎6g炒白芍12g泽泻10g茯苓10g黄芩10g大枣8个姜半夏12g生姜15g甜叶菊4g煎服方法:冷水1200毫升左右 -
伤寒论第一百三十四条(二) 张宝华
“阳气内陷,心下因硬”,结胸证仅是热并不结胸,同时由于阳气内陷则水与热结,这里的“阳气”可不是指阳热之气,就是指水分。刻下是既有邪热,又有水分的病理状态,所以“心下因硬”,是水与热结,而为结胸。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特异性皮炎”案 宗琪
现病史:患者述2022年11月开始出现面部痒疹,西医诊断为特异性皮炎,服用激素药时好时坏,曾就诊多处治疗好转。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八条(一) 张宝华
一百一十八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条是根据这个来的,这条就得跟第一百一十六条对照着看,这都是相关联的事,而不是说另外因火逆之症,下之又烧针,一错再错。 -
伤寒论第一百零四条(三) 张宝华
柴胡加芒硝汤是以小柴胡汤为基础,这就因为吃完泻药之后的关系。但柴胡加芒硝汤的分量与原方的分量不同了,先生是这么运用的,把小柴胡汤煎好,古人是一煎三剂,吃一煎,吃二煎,病人吃了两次,最后那一煎放上芒硝,就是这个剂量。小柴胡汤取三分之一加芒硝。
最新文章
-
经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医案 吴春水
生活压力、家庭关系、工作变动等都可能加重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本案中王女士的症状符合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此医案为经典方剂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的成功应用,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
伤寒论第五条 张宝华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它由表往里传,要么传阳明,要么传少阳,而“阳明、少阳证不见者”,那肯定“为不传也”。“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
小柴胡汤合泽泻汤治疗失眠头晕案 翟争
此案症状相对简单,口干口苦,心慌、心烦、胸闷,经前乳房胀,加之长时间入睡困难、眠浅,多梦,证属少阳,患者几乎按照条文生病,方证相应,遂用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
-
下乡病例:头晕,胰腺癌复诊 马亮
主要是早上的门诊和治疗。胰腺肿瘤病人一家人早上已来复诊。虽有腹泻,泻后无乏力等,此乃下法,除寒湿之邪。给予患者做了下葫芦灸,选腹部中脘、关元穴。
-
伤寒论经方治疗肺结节经验浅谈 高帆
伤寒论经方治疗肺结节经验浅谈《伤寒论》作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作,记载了众多行之有效的经方,对于现代临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肺结节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如何运用《伤寒论》中的经方进行有效治疗,成为许多中医师关注的重点。
-
伤寒论第六十六条(一) 张宝华
六十六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这个“发汗后,腹胀满者”,肯定是外感了,那么发汗也是合理的治疗,发汗后出现了腹胀满,这种情况可不是治疗有误,伤寒发汗解表对证治疗嘛!我们先看看这个方回来再说发汗后现腹胀满的缘故就一目了然了。
-
大夫,你说的真准,中药吃到第四天,症状加重了…… 于军
出现瞑眩反应是件好事,说明人体病态平衡被打乱,正在重新调整为健康平衡。大部分人服中药后三至七日发生瞑眩反应,一般持续二至五天。一般情况下,若瞑眩反应不重,可继续服用中药。
-
5剂药愈“咽喉异物感吭嗓咳嗽20天”案 宗琪
患者:李某某性别:女年龄:38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25日主诉:咽喉异物感、吭嗓咳嗽20余天。现病史:患者述20天前感冒后吭嗓不愈,伴咳嗽,咽喉异物感,伴咽干,咳白痰,怕热,易汗,舌质淡,舌尖红点,苔黄,脉沉弦有力。条文学习;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
-
《金匮要略》产后腹痛之大概 张宝华
揖首《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神通先师,希冀达本旨至观产妇后腹痛,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综上,概产后腹痛于《金匮要略》中,虚寒者,当归生姜羊肉汤;气滞血痹者,枳实芍药散;淤血者,下淤血汤;阳明里热,恶露内结者,大承气汤。
-
医案浅析 胡松岩
刘某,男,25岁,本地人,学生主诉:鼻塞1周,加重流黄绿涕4天。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9.2%,淋巴细胞比率19.0%;鼻窦CT片提示:左上颌窦见液平面。赵某,男,46岁,本地人,职工主诉:发热、咽痛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