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症中医治疗案(痰湿困扰)(杨文豪原创医案)
首诊:2025年6月2日 嗜睡症
近5年来白天嗜睡明显(劳作时常需旁人叫醒、进食夹菜时可突然睡着、甚至骑行三轮车因嗜睡而钻进路边沟壑)。患者双下肢浮肿2年,2025年春天起下肢浮肿加重(重度凹陷性浮肿),夜间平卧休息后浮肿可消失,白天活动劳作后复现,阴囊潮湿明显。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期间曾于当地医院检查肝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心脏及肝胆脾胰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无四肢麻木,食欲食量可,近2年体重未见下降。舌苔厚白腻,舌质红,脉不详。患者诉2年口味偏重,喜进食韭菜。
从患者舌苔来分析,患者湿热体质无疑,处方以清利湿热、消积导滞为主:
苍术20g 厚朴15g 清半夏10g 天竺黄30g
紫苏子40g 泽泻20g 黄芩10g 牡丹皮15g
生姜3片 大枣3枚 10剂 自煎 每日一剂。
图片
二诊:2025年6月16日
服药上方7剂后下肢浮肿消失,白天劳作后下肢浮肿未再发作,白天嗜睡发作次数显著减少,精神转佳,阴囊潮湿消失,服药期间未见腹泻等不适。询问患者服药期间小便次数未见增加。
处方:消积导滞、清利湿热:
苍术20g 厚朴15g 清半夏10g 天竺黄30g
紫苏子40g 泽泻15g 牛蒡子15g 黄柏10g
生姜3片 大枣3枚 10剂 自煎 每日一剂。
三诊2025-07-12
患者下肢浮肿基本消退,遗留足踝部些许浮肿。白天嗜睡情况显著减轻,患者昨日开拖拉机奔跑70公里未见瞌睡发作。患者感谢之情溢于言表,对药效赞许有加。
重楼10g 紫苏子40g 牛蒡子15g 清半夏10g
天竺黄30g 僵蚕10g 黄芩10g 芦根20g
生姜3片 大枣3枚 10剂 自煎 每日一剂。
杨文豪按语:
1.重新整理这个医案,是因为三诊的时候,患者再次对笔者表示感谢,诉说近年来白天嗜睡对日常劳作生活影响极大,患者多方诊治无效。该患者应该是一例重度疲劳综合症的患者,夜间睡眠质量极差,故而白天嗜睡。
2.该患者系我父亲工作工友,他由于家庭负担较重,身体状况即便如此,每天也坚持出工。故而我每次微信直接发与他处方后,患者携处方在当地中药房抓药,每剂中药10元左右。
3.从我既往跟师学习经验,以及自己的临床经验,如此严重的嗜睡症,确实不多见,故而重新整理,并更换文章标题,供同道参考。
4.患者舌苔厚白腻,舌质红,痰湿化热体质无疑,同时患者阴囊潮湿,白天嗜睡,亦是湿困表现(湿浊蒙蔽心包则嗜睡,湿热下注则阴囊潮湿)。
5.即便是个案,该病例也有极大的临床启示作用:
(1)对于湿浊弥漫三焦所导致的各种奇怪病症,尤其是对于中医湿浊这一非常重要的病理概念加深理解,促进中医临床应用;
(2)患者平素无心肺等基础疾病,突发下肢浮肿,结合西医检查已基本排除心源性、肾源性、肺源性等引起下肢浮肿的可能。患者服用中药7剂后下肢浮肿迅速改善,伴随症状减轻,提示中药汤剂对下肢浮肿这一器质性改变也能取到良好效果。
(3)《伤寒杂病论》采用“津血同调”治疗肢体浮肿,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都是代表方剂。具体来说,就是要解决“津停”与“血瘀”两大主要矛盾。“消积导滞、生津润燥”是常用的治疗“津停”的手段;“益气活血、清热活血”是常用的治疗“血瘀”的手段。同时,“生津”可以“活血”,《金匮要略》温经汤中麦冬、当归、川芎、芍药、牡丹皮、半夏同用,是“生津”、“润燥”、“活血”、“燥湿”四法同用,也是调和津血的代表方剂。
6.所谓的组方,就是糅合多首方剂、多种治法、巧妙搭配后组合而成的一首针对当下患者特殊病态体质的方剂。它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根据患者多变的症状,医者自身的用药习惯,自由组合,灵活应对,富有很大的个人特色。临床多次应用验证之后,这些组方亦可成为经典方剂。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失眠半月,2剂见效! 宗琪
患者:李某某性别:女年龄:51岁初诊:2025年6月1日主诉:失眠半月。诊断:失眠处方:小柴胡汤加减7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30g党参20g炙甘草20g生黄芩20g大枣6个生姜20g夏枯草30g生薏仁60g当归15g煎服方法:冷水1400毫升左右泡透,水 -
甘麦大枣汤 李华歆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甘麦大枣汤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那么解决她们这些问题的方子为什么是如此简单的“甘麦大枣汤”? -
诊余杂谈:网诊--发烧热退后咽痛咽痒、咳嗽案 马钟涛
反馈:服药一周后已无咽痒咳嗽、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全身乏力、咽喉和胸骨痛 -
食入即吐伴小便疼热1周余,经方一剂愈 宗琪
患者:车某某性别:男年龄:74岁初诊日期:2025年5月30日主诉:食入即吐伴小便疼热1周余。 -
诊余杂谈:流感或者新冠后,经常觉得累、乏力、头晕,是真虚吗? 马钟涛
得了流感或者新冠后,有一部分人会经常觉得一整天都累、没什么力气、头晕、没精神,不管睡多久都不能缓解,很多人以为是病后身体虚了,真是如此吗?案例1XXX,男,13岁一诊:2023.5.112023年4月底流感高热,使用西药退热药和服用奥司他韦后热退,但总觉乏 -
柴归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膝关节肿痛案 宗琪
患者:王某某性别:男年龄:15岁初诊:2025年4月22日主诉:右膝关节肿痛1月余。膝关节腔内及滑膜囊内可见少量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内见大片状FS-T2WI高信号影,肌间隙内见大量液体信号影。 -
耳鸣脑鸣2天(特发性耳聋) 罗志琴
主诉:耳鸣脑鸣2天。患者经治疗20天左右耳鸣脑鸣开始改善,治疗1个半月左右患者已无耳鸣脑鸣。 -
伤寒论第四十条(七) 张宝华
林亿他们也是所见略同吧,你看他们也是注“恐非仲景意”。行不通嘛;“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小青龙汤就是个解表的方剂,伤寒表不解,去了麻黄怎么解表呢?临床真正现这个小青龙汤的方证,这些个“或”就不用管它,就用小青龙汤就行。 -
伤寒论第四十条(六) 张宝华
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有一点要注意,必须是偏于寒,尤其咱们说的饮,是一种寒饮,最起码这个病人他不渴。说到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对于老慢支、真正的老年人痰喘这类的,用小青龙汤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
伤寒论第三十五条(二) 张宝华
麻黄汤发汗的力量是相当强的,不像桂枝汤那样温和了,我们使用它时一定要观其脉证,知犯太阳伤寒而现麻黄汤证,方可不误。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八十九条(四) 张宝华
用之不当危害也是祸不旋踵,那是相当地严重。正所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医者须怀仁心、有仁术方可。先圣后真皆有此义,著书立说,传于后世即在于此。
-
伤寒论第八十六条 张宝华
八十六条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水构成人体并维护人体的生理,是生命体必不可少的物质。“脉急紧”,津血虚亏则脉失柔韧,事实上不仅脉急紧,肌肉组织也得不到营养,失养也会拘急。
-
前列腺增生,补肾用药有讲究 孙成力
在外院就诊一月余,医生诊断为肾虚,并开具右归胶囊服用,未见起效。中医男科治疗前列腺增生,以用温补肾阳的中药为主,但是要注意补肾用药的精准性;而针灸则特别注重专穴专用。
-
伤寒论第六十二条 张宝华
《伤寒论》第六十二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伤寒论》第五十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
晕厥病例抢救的前前后后 马亮
没想到在第2天就遇到了晕厥的病例。病重抢救的就更少了。马驰医生给做血糖测试的时候,我就说,你这是选一个手指头刺血检测,如果是5个手指头尖都扎了,多挤几滴血出来,这个就是中医急救了,十宣放血。
-
中药治疗小儿咳嗽一例 高燕宇
患儿女,3岁,咳嗽1月余。1月余前患儿外出回家后出现咳嗽症状,遂到当地人民医院就诊。连续治疗3周,效不佳。受冷后症状加重。治疗:落脏肺金,给予处方“苏叶3川芎5桔梗5”,1剂明显改善,3剂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
秋天的味道 陈鹏
秋天的味道文/陈鹏医生2024.9.25夏日的蝉还没有叫几声秋风已经悄悄逼近等待因为等待才显得漫长思念的人还没来得及没看清已经转身蝴蝶轻轻振动翅膀我心里面早已波涛汹涌时间是一辆飞驰而过的列车我们还在原地筑巢天使也有眼泪恶魔也有翅膀无数个黑夜里我也曾痴痴盼着
-
桂枝汤治疗怕风、怕冷、汗出医案 张训景
徐某某,男,32岁,2023.06.16初诊主诉:怕风、怕冷、汗出3年余。2023.07.07三诊怕风、怕冷、乏力好转,汗出改善不明显,眠差。汗出,怕风,怕冷,紧张均消失。
-
梦游东海 陈鹏
梦游东海文/陈鹏每天早上离开地铁的出口匆匆奔向工位这条传输线装满了牛马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夜半读书的少年啊未敢睡几度流浪终于获工薪身心疲惫不可受岁岁年年无解脱浪迹风尘客船渡陌路人我多想洗去身上的灰尘来到海边听听海浪的声音捡一捡贝壳重拾一下心情看那云往北去船往
-
温故而知新——温经汤再笔 张宝华
遂曰“当以温经汤主之。”历千年,温经汤一直为临床调理月经有效之方剂,实广大妇女之福祉耳。日汉方者,若大塚敬节、史数道明者,曾以温经汤疗女性手掌皲裂甚效,故而美其名“美手汤”。其认为温经汤能调经,可美容,为中药之“雌激素”。
感谢分享
学习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