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半月,2剂见效!

2025.06.11 1阅读 评论数 0 2
患者:李某某 性别:女 年龄:51岁 初诊:2025年6月1日

主诉:失眠半月。

现病史:患者自述近半月来睡眠欠佳,以入睡困难为主,梦不多,伴口苦、口干(晨起明显),嗜卧,眼干,伴乏力、头晕眼花,纳可,每年春夏交接之际(端午前后)即感身体不适,左脉:沉弦力稍弱,右脉:沉略弦力稍弱,舌质偏暗,苔厚腻,舌下瘀络明显。

诊断:失眠

处方:小柴胡汤加减7剂

方组: 柴胡60g 清半夏30g 党参20g 炙甘草20g

    生黄芩20g 大枣6个 生姜20g 夏枯草30g

    生薏仁60g 当归15g  

煎服方法:冷水14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约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药渣泡脚。

6月4日回访:述睡眠明显改善,入睡快了,未觉身体其他不适。

按语:患者口苦口干,头晕眼花,眼干,脉弦,此谓典型的少阳病,且患者每年春夏交接时犯病,符合“往来寒热”之意,遂意小柴胡汤治疗,其中夏枯草与半夏同用(名为“双夏汤”),以沟通阴阳而安神,薏苡仁以健脾祛湿安神,当归以活血安神(仿血府逐瘀汤治失眠之意),方证对应,故患者效果显著。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宗琪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七十七条(二) 张宝华

    咱们接着说,有是证用是方,有是症处其药,那么有这个栀子豉汤的脉证,你用就合理,准行。别看这个书是伤寒论,就止在这,外感伤寒你会,内伤杂病就懵圈,得知道变易这个事。

  • 伤寒论第六十二条 张宝华

    《伤寒论》第六十二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伤寒论》第五十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 感冒后诸症不适,随证治之三诊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58岁初诊日期:2024年10月3日主诉:咽痛,流清涕,伴咳嗽,流泪4天。现病史:患者述感冒4天来,咽痛,流清涕,咳嗽,流泪,纳差,无汗,舌质淡,苔厚腻略黄,舌尖边红,左脉:浮有力,右脉:寸浮有力,关弦浮有力。

  • 气血两虚所致眩晕治验案 吴春水

    李某,女,42岁。患者连续服用10剂后,头晕明显减轻,精神好转,睡眠改善。病因多为久病不愈,气血耗伤,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平肝定眩、养心安神之功,有效改善患者气血两虚之证,缓解眩晕等症状。

  • 孙老师讲儿科呼吸道疾病验方 高立坚

    孙老师讲伤风散我们通过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创立一个药简效的方剂,根据临床具体辨证,灵活加减,无论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均有良好的效果,已用数千例患儿,效果喜人。若风热感冒,伤风散去防风加桑叶,菊花,以奏疏散风热辛凉解表。

  • 经方加减治“胃痞眠差火气大”案 宗琪

    患者:车某某性别:女年龄:46岁初诊日期:2024年7月16日主诉:肠胃不好、睡眠差,火气大。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五十九)白涩症 钱开达

    白涩症症状表现为眼睛干涩,外观正常,如中医眼科学中所说“眼部赤肿不显,只觉眼内干涩不舒”。某君男六十五岁患眼睛干涩一年多,视力没受影响,眼科检查正常。善持堂认为,百病皆因于堵。药服7剂,某君苔白腻大减,白涩症基本痊愈,之前说话时常出现的耳呜现象也没有了。

  • 四逆散重用芍药,治疗情志不畅 陈玉佳

    情志不畅,日常多见,女性尤其多。索性药物方面,对于情志疾患,也可以起到不俗的作用。西医的抗焦虑,助眠药物,往往治标不治本。中医善于调理,对此疗效显著。用金钱来治疗贪婪,用休息来治疗懒惰,无异于饮鸩止渴。

  • 家长如何帮脾阳虚的孩子调理 谢江强

    家长如何帮脾阳虚的孩子调理a.日常生活中不能让孩子受寒不要让孩子吃寒凉的食物,以免伤到他体内的阳气。想要给脾阳虚、肾气不足的孩子调理身体,家长还是应该先给他补脾,脾气足了,肾气就能得到补充了。

  • 衡门 陈鹏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