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五十四条(四)

2025.09.08 331阅读 评论数 0 2
大黄、芒硝这样的药,你配伍什么,它就起什么作用。大黄咱们说过了,你看芒硝,现在说它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能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别录》说它"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看出来了吧,他俩都能泻下,泻下通便。其实它俩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推陈致新。大黄推陈致新,先生于“瘀热在里”的黄疸,可祛瘀生新, 促进代谢,方药如茵陈蒿汤;而芒硝推陈致新,能通经脉、利二便及月水,破五淋(尤擅石淋、膏淋)。大黄芒硝配伍极其经典,荡涤肠胃,推陈致新,泻下攻积,拨乱反正之药,应用得当确能克危急重症。咱们先生有三承气汤及其他方药,对于大黄、芒硝的理解和作用特别圆满。 像大陷胸汤:大黄配合甘遂等下水的药,它就下水;配合苦寒的药(黄连、黄芩等),它就下火,如本条的大黄黄连泻心汤;要是配合消食的药,它就消食,如大黄橘皮汤。橘皮大家都说它是行气的药,其实它也是个消食的药,要配上大黄对食积引起的消化不良就很有效。对于食积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陈皮配厚朴、枳实,它就能消食,消胀满。关于这方面的配伍应用还有很多,大家在以后的研学中留意并总结总结,这对我们提高临床施治是很有好处的。可见大黄、芒硝这样的药,它们是祛毒的药。随着配伍什么,它就能祛什么毒。但使用时也要注意,这都是峻猛的药,要掌握好度,过度应用是有损人体正气的。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失眠治疗案例 王井清

    患者自诉2年前起出现失眠,于院外治疗未见改善。辨证调整1.太阳表虚:头颈部汗出减少,营卫失调状况改善,但仍未完全恢复。用药调整:桂枝减为12g,因表虚症状减轻,减少解肌之力。苦杏仁6g,降气润肠维持。另加党参15g,增强补脾益气之力,促进脾阳恢复。

  • 伤寒论第十二条(二) 张宝华

    “阳浮而阴弱”,这个脉有浮于外而弱于内的形状,就是浮弱的脉象。仲景先生论脉之阴阳,时指上下尺寸,上为阳,下为阴;时指浮沉,外为阳,内为阴,指脉的外内。这条就是桂枝汤证。这个桂枝汤很重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详细的说一说。

  • 常用中药介绍 谢江强

    常用中药介绍中医外治法离不开药物,在本节中,将介绍中药的基本知识以及在外治法中所使用的常用药物。

  • 精伤五行:水涸土燥 赵立生

    此二病均因肾虚,水液不能上承,而使脾失濡养;或因土燥而致土不能制水,则肾之水无所依附而去。水枯土燥即肾之两病,肾阴不足,不能制火,而致心火亢盛。肾之精与心之神均属阴,故肾阴不足则心火亢盛;心之神与肾之精均属阳,故心火亢盛。

  • 伤寒论第一条(四) 张宝华

    那么根据上面的解说,我们再细化一些太阳病的问题。

  • 从验案探讨初次服用中药为何产生惊人效果 翟争

    此次腰酸最为困扰,所以温补脾肾是此次治疗重点,方仍延用理中汤,加桂附地黄丸,脾肾同补。10月24日患者反馈:服用一顿后,相关症状改善,要求药停后服用膏方继续调补。从未服用过中药的患者,初次服用中药时,辨证无偏差的情况下,效果一般都比较好,甚至于超过医患预期

  • 伤寒论第八十九条(二) 张宝华

    这几条情况各有不同的,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概而言之呢,就是津虚、血虚、里热,这类的都不可发汗。

  • 伤寒论第八十条(一) 张宝华

    八十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伤寒就不能下,这个大夫就离谱了,竟然“大下”,古人大下大概都是巴豆剂,这个巴豆剂古人常用的,究其实为好药。

  • 下乡病例:头晕,胰腺癌复诊 马亮

    主要是早上的门诊和治疗。胰腺肿瘤病人一家人早上已来复诊。虽有腹泻,泻后无乏力等,此乃下法,除寒湿之邪。给予患者做了下葫芦灸,选腹部中脘、关元穴。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一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学习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心得体会临床8年后重新学习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跟之前相比,收获很多,就像王老师教导我们一样,经典要经常读,常读常新。第一篇亦把八纲辨证融入于其中。张师兄提出来的实则泻其子,一般好像不用在肝肾上,因为传统中医看来,肾就无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