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减治疗腹泻

2023.06.30 948阅读 评论数 23 68

五苓散加减治疗腹泻

张某某,男,73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半个城村,2023年3月17日初诊。

主诉:大便急迫失禁7天。

现症见:大便急迫失禁,一日二三行,便溏,苔白略厚,纳可,口不渴,右脉明显弱于左脉。

方证辨证:此为五苓散证,宜五苓散加减治疗,其方如下:

茯苓10桂枝6泽泻15炒白术10

苍术10猪苓10炮姜6生甘草12

仙鹤草30诃子肉10 大枣4枚

结果:2023年3月20日电话随访,服用上方3付后,诸症已!

按语:本案患者等到笔者接诊时,已经腹泻7天了,之前曾服过某老中医之药三付,未见明显改变,使笔者有点惊讶,莫非此病另有隐情,若真如此,恐怕治疗上一定不能用常法治疗,当另寻他法。有了这种思想准备后,再查舌切脉问诊后,得到现症的一系列症状,经过分析后,发现患者的腹泻呈现“五苓散证”。“苔白略厚”者,此为邪盛,何邪所盛?再结合腹泻便溏,可知此邪为寒饮之邪,水饮在下,当利其小便,古人有“利小便以实大便”之说,于是以五苓散主之,本案用的是原方比例,古人苍白术不分,笔者两者并用,不管是炒白术,还是苍术,皆可治疗腹泻,所以两者并用并无不妥。患者有大便频数急迫,且其证偏寒,此为“甘草干姜汤证”,宜甘草干姜汤合之,甘草缓急迫,炮姜温其寒,甘草的剂量取自甘草泻心汤,因为《伤寒论》第158条明言“其人下利,日数十行”,本案虽然没有条文中描述的猛烈,但是急迫之情形相差无几,故合用之。加仙鹤草和诃子肉,乃取其收敛固涩之性,以加强止泻的力量。仙鹤草是广谱的收敛剂,既可止泻,又可止血,还能止咳和止汗,与大枣合用,笔者称之为鹤枣汤,常用于脱力和虚脱,本案即有虚脱之嫌疑;诃子肉仲景称之为诃梨勒散,主要治疗气利,本案虽无气,亦可用之。诸药合用,效如浮鼓!


大约不到三个月后,即2023年6月13日,患者又来就诊,自诉因为食用“凉鱼”后,腹泻复发,现症见:大便急迫失禁,一日2次,口不渴,小便不利,尿少,便溏如水,右脉微弱不起。基本与之前症状相同,笔者欲以前方与之,转眼一想,何不独取脉象,以脉定方,根据张锡纯的脉法,此为典型的气虚下陷之证,于是用补中益气汤合用五苓散主之,其方如下:

黄芪10炒白术10党参10甘草12

升麻3柴胡3 炮姜6茯苓10

桂枝6泽泻15 苍术10猪苓10

仙鹤草30 大枣4枚

2023年6月16日电话随访,服用上方3付后,诸症已!虽然前后二方略有不同,但是大体思路是一致的,即益气固涩兼散寒利水,只是后方多了升阳一法,但是结果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法,使笔者想到了宋朝的一个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话说有一次欧阳修拉肚子,久久不愈,诸医束手,无奈之下服用一个走方郎中的药物,疾病霍然而愈,后来才知道那味神药便是区区一味车前子,炒后研末米汤冲服。看一看,是不是与五苓散殊途同归,真是一味车前子可代五苓散也!但是五苓散也不是随便用的,其实本案之所以用五苓散,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患者虽然腹泻,但是口不渴,这点是非常要紧的。若患者出现口渴,提示津液丧失的很厉害,如此情形还能用“利小便”之法吗?若利之,岂不是津液丧失的更厉害吗?《伤寒论》中有很多亡失津液的情形,导致的结果便是变证、坏证四起,用张仲景的话说就是“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此不可不知也!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夏耀飞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遗尿症的中药调理 谢江强

    遗尿又称“尿床”“夜尿症”“遗溺”,是指3岁以上小儿在睡眠中自遗小便,醒后才知晓,或在白天不能自行控制排尿的一种疾病。遗尿通常发生在小儿熟睡过程中,时常在梦中排尿。该疾病的病因主要是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

  • 抵抗力下降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40曾某,女,23岁。火降则气生,气生则阳气足,阳气温煦机体,则冬季无畏寒怕冷。医案141朱某,女,80岁。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 美白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美白肤色白皙成为东方女性美丽的崇尚标准。而中药美白因其不使用激素、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越来越受爱美女士的青睐。

  • 辩证论治慢性尿路感染 张宝华

    中医认为,慢性尿路感染多与湿热、肾虚、气滞等因素有关,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辩证论治的方法,从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等方面入手,以提高治疗效果。

  • “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中药一剂见效案 宗琪

    患者:司某某性别:男年龄:82岁初诊日期:2024年2月18日主诉:持续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最高血压不详,长期口服药物,控制尚可,"心功能不全”,本次脑梗后确认“心房颤动”,结肠癌病史7年余。

  • 少阳阳明合病伤阴证病例诊疗分享 郭文龙

    现病史: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胁肋部胀满不适,逐渐加重。少阳阳明合病火热伤阴,津液亏虚出现自觉发热,两颧潮红,小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是阳明证的象,脉细数是阴虚证的象。此病例分享与同僚们共同学习讨论,并批评指正,感谢

  • 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余,中药4剂病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网诊)性别:女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20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余,伴咽部有痰,痰或白或黑,不易咳,怕冷,汗不多,纳差,咽痒,脚冷,鼻涕黄稠,舌质淡,苔白厚腻。

  • 长期便秘案一 王建飞

    2020年08月14日陈某,男,77岁,初诊。胃纳一般,口干,大便干结2天一次,有时需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小便黄,时有腰酸、梦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服药后面色黯黑减轻,大便情况改善。

  • 心悸的医案整理1 谢江强

    医案100韩某,女,75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以归脾汤补气养血,健脾养心。医案101朱某,女,62岁。数月后,又至省城某三甲医院复查,双侧颈动脉未见斑块。

  • 经方实验录之疑难杂症 张宝华

    某老年男性患者。此乃卫气郁而化热之征,且殃及水津之代谢,卫气根于肾,生于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宣于肺,是故郁而而化热,有鼻塞,口干等症,且归宅路艰而现不寐之病,经曰阳不入阴则不寐,故而先宣卫之郁,去其热。久郁伤及津血,营卫不调,故而缠绵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