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力下降医案整理

2024.03.09 414阅读 评论数 0 0
医案140 曾某,女,23岁。助产师,2018年9月17日初诊。主诉:季节转换时咽痛咳嗽7年。现病史:每于季节转换时则咽痛咳嗽。夏季手足心热且困倦,冬季畏寒怕冷。平素腰酸,经期腰酸明显,经前乳房略胀,舌质略紫,舌苔薄白,左脉弦,右脉细。中医诊断:虚劳(阴虚火旺,肝郁气少)。西医诊断:免疫功能紊乱。治法:滋阴降火,补气疏肝,活血祛湿。处方:知柏地黄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知母10g,炒黄柏10g,生地黄10g,熟地黄10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白茯苓10g,泽泻10g,山药10g,黄芪10g,党参10g,焦白术10g,升麻5g,柴胡10g,丹参10g,六一散10g(包煎)。配10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按语:此系肾亏肝郁。郁久生热,热久生火,火灼咽喉则咽痛;火熏肺金,肺失清肃,肺气上逆作咳嗽;季节交换之时,主气客气运行有隙,郁火乘间上炎,此时咽痛咳嗽易作;火旺则气衰故夏天手足心热而困倦,火旺则热,气衰则倦;气虚阳不足,温煦无力则冬季畏寒怕冷;肾虚腰府失养而腰酸;肝郁乳络气壅而乳胀;郁则气不行血,血瘀而舌现紫气;肝郁左脉弦,肾虚右脉细。治以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补中益气汤补气疏肝,丹参、六一散活血祛湿。火降湿祛则夏季手足心不热、不困倦。火降则气生,气生则阳气足,阳气温煦机体,则冬季无畏寒怕冷。医案141 朱某,女,80岁。退休,2019年1月8日初诊。主诉:乏力两个月。现病史:心脏冠脉置支架后,近来乏力,少寐,腰酸,纳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虚。中医诊断:虚劳(心虚肾亏)。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法:补气养心,壮腰健肾。处方:归脾汤加减。焦白术10g,黄芪20g,党参10g,当归10g,炙甘草10g,茯神10g,远志10g,酸枣仁10g,木香10g,龙眼肉10g,大枣30g,鲜生姜5g,续断10g,盐杜仲10g,桑寄生10g,丹参20g。配10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按语:心气虚,肾气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气虚推动无力则乏力,心神失养则少寐,肾亏腰府失养则腰酸。以归脾汤加丹参补气养心,加续断、盐杜仲、桑寄生壮腰健肾。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真武汤 李华歆

    今天利用午休时间,好好为大家掰一掰“真武汤”!此时仲景告诉你用“真武汤”来补救……所以温阳化饮制水的“真武汤”就形成了!

  • 神经性耳鸣 潘洪波

    神经性耳鸣的医案。我判断这是典型的“心肝火旺”引起的耳鸣。李女士连服三副药后,耳鸣症状明显减轻,大约十天后耳鸣基本消失。总之,现代人的神经性耳鸣,很多都是和压力过大,心里烦躁有关。大家如果遇到神经性耳鸣的情况,不妨试试。

  •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牙痛 夏耀飞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牙痛鲁某某,女,7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雷家寨村,2023年11月23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白虎加人参汤证”,宜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其方如下:石膏30知母10山药30生甘草6党参10忍冬藤30细辛3结果:2023年11月26日电话

  • 旋覆花汤 李华歆

    “旋覆花汤”是记载于《金匮要略》中一首经典方剂,其方药物组成仅仅三味,而其所蕴道理却非同一般,非常值得研究!旋覆花汤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 淤血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6.血瘀体质的朋友平时可去养生会馆或康复中心进行一些中医理疗,如拔罐、刮痧、按摩、艾灸等,这些中医操作借助一定的外力及中草药,帮助疏通人体经络,促进毒素排出,而使新血更顺畅地输送至人体,不失为一种舒适的选择。

  • 旋覆代赭汤1 李华歆

    ——萧楚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旋覆代赭汤!言归正传,让我们先看看“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切)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炙)三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小陷胸汤 李华歆

    ——佚名话说如果一个人得了“小结胸病”会怎么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 论升降散方解与体会 高立坚

    升降散乃清代杨栗山所创制,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功在升清降浊、表里双解、寒温并调。本证的表现虽然种种,但归根结底,是寒凉外遏,火热内郁,故用宣泄郁火的升降散治疗。

  • 人民日报:中药“毒”性不等于有毒 彭功伟

    近年来,中药有毒的说法一直在广为流传。在中医里,“毒”性指药物的偏性,根据药性的峻猛程度,有大毒、常毒、小毒、无毒之分。中药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中药有毒无毒,关键是能否对证治疗。

  •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 夏耀飞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杨某,男,3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8月25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小承气汤证”,宜小承气汤加减治疗,其方如下:厚朴10枳实10当归15菊花10生麦芽30莱菔子10玉片10大腹皮10结果:2023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