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椎管狭窄症

2021.07.22 236阅读 评论数 0 7
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是指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等原因引起的椎管管腔、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从而刺激、压迫脊髓、神经根、动脉管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但不包括椎间盘突出、感染或新生物所致的椎管内占位病变所引起的狭窄。椎间盘突出,如果与其他类型的狭窄同时存在,则也被视为病变的组成部分,多见于中老年人,约80%发生于40-50岁男性患者较少,女性患者多见,体力劳动者多见。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1)症状:
1、间接性跛行:为诊断腰椎椎管狭窄症的重要依据。病人直立或行走时,下肢发生逐渐加重的疼痛、麻木、沉重感、乏力等不同的感觉,以至于不得不改变姿势或停止行走、蹲下或休息片刻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继续站立或行走,症状再次出现而被迫再次休息,因反复行走与休息,其行走的距离则逐渐缩短,在爬山、骑自行车时可不现间歇性跛行。
2、腰腿疼:多见于站立或走路过久时,若患者平卧或坐、蹲片刻,其疼痛自行缓解或消失,骑车数公里乃至10KM以上也无腰腿痛,若坐骨神经痛型腰椎管狭窄者,其腰痛可持续或持续痛的基础上急性发作,多有腰、臀部及下肢后侧痛麻无力,亦可有双下肢或单侧坐骨神经痛,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特点是主诉多、体征少,但腰腿痛是必有的。

3、神经根压迫症状与体征:神经根管狭窄引起相应的神经根受压迫或受刺激症状及体征,有些病人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另一些表现为持续性、放射性神经根症状多为酸痛、麻痛、胀痛、窜痛、疼痛的程度不同,神经根症状的部位与受压迫或受压神经根有关,表现为相应的神经根性分布区针刺觉减弱,肌肉力量减弱及腱反射异常。
4、马尾神经压迫症:腰椎管狭窄可导致马尾神经受压迫,出现鞍区的症状与体征,以及括约肌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及生活障碍症状。
(2)体征:腰过伸试验阳性:是诊断腰椎管狭窄症的重要体征,因为腰椎过伸时,其椎管管腔前后径变窄,导致神经受压、疼痛加重。Laseque征:阳性率不高,低于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约64.9%。KCMP:患者伸膝直立,检查者纵向后患侧侧弯,当出现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此征阳性率达82%。直腿抬高及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通常为阴性,下肢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正常。
(3)辅助检查要点:X线检查脊髓造影检查CT扫描MRI检查肌电图检查

二【诊断要点】临床表现: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有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步行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出现间歇性跛行,向脊柱畸形和阳性体征较少或较轻。辅助检查支持诊断神经根阻滞试验:有时临床上不能定位,而影像学显示多节段狭窄,对确定受压迫部位可进行神经根阻滞。
三【中医治疗】A、<中药内治>1、急性期(1)风寒湿盛型:患有慢性腰腿痛,间歇跛行,症状突然加重腰部冷痛,阴雨天加重,得温则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法:祛风散寒除湿方药:活络通痹汤组方:独活15克、续断15克、熟地20克、桑寄生30克、丹参30克、黄芪30克、细辛3克、牛膝15克、乌药10克、地龙15克、灸甘草6克、土鳖虫10克
(2)气滞血瘀型:慢性腰腿疼,间歇性跛行,突然腰痛剧烈拒按,活动受限,舌紫暗,脉弦。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组方:秦艽15克、川穹6克、红花12克、当归15克、桃仁10克、香附10克、桑寄生30克、甘草6克、五灵脂10克、羌活10克、没药10克、川牛膝15克、地龙10克
(3)风邪入络型:慢性腰腿疼、间歇性跛行、下肢感觉麻木,有时感觉有蚁行走感,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治法:祛风胜湿止痛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味(《内外伤辨惑论》)组方:羌活、独活各6克、藁木、防风、甘草、川穹各3克、蔓荆子3克、续断6克、杜仲10克、桑寄生15克,若湿邪偏重者可加薏苡仁30克、萆薢10克。
2、缓解期:(1)肝肾亏虚型腰腿酸痛,喜按摩,疲倦乏力,缠绵难愈,舌淡苔薄,脉沉细治法:培补肝肾、通络止痛方药:壮腰补筋汤(《实用颈肩腰背痛治疗学》经验方)组方:钩藤12克、杜仲12克、牛膝30克、威灵仙12克、女贞子20克、续断12克、当归10克、枸杞20克、桑寄生12克、黑旱莲20克
(2)任督失调型腰腿疼痛,尿频尿急,大便困难,阳痿、鞍区麻木,舌淡少苔,脉沉细无力。治疗:温补肾阳、调理二便方药:八味肾气丸加减(《金匮备略》)组方:肉桂3克、山药20克、牡丹皮10克、龟板10克、白芥子10克、附子10克、山茱萸10克、茯苓10克、肉苁蓉10克、牛膝20克、熟地20克、鹿角胶10克(烊化)、杜仲20克、益智仁10克、狗脊10克

B、<中药外治>
(1)冬病夏治:冬病夏治,以三伏天补阳祛寒化湿外敷中药为主,具有温筋透入、化湿祛寒、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消炎、止疼镇痛为主,每天一次每次120分钟,敷完后温水洗净即可,10天为一个疗程,尤其针对腰椎管狭窄症、老寒腿、坐骨神经痛、急慢性腰腿痛临床疗效显著,外敷以人体脊柱、关节、经络为中心,再针穴位的刺激与反射作用,起到了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缓解椎管狭窄对周围神经血管的刺激性水肿和压迫性水肿,经外敷治疗急性期两个疗程基本痊愈,慢性期2-4个疗程即可痊愈。
(2)穴贴膏药:近四十多年选用特色膏药穴贴,尤其是近10年来运用江苏七0七绿色天然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山牌《镇江系列膏药》 《杨氏系列疗法》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透入骨髓、芳香开窍、融合狭窄、消除水肿、活血散瘀、止疼镇痛、减缓压迫之功效。

四典型病例:
(1)刘××,男,57岁,江苏苏州人,初诊于2016年4月8日,因腰椎不适多年(曾患腰突症六年之久),经多处治疗未愈,以导致双肢N麻痹,行走跛行,经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MRI检查:L4/5 L5/S1椎间狭窄症,当地医院建议其手术治疗,后经人介绍来宁诊治,患者自诉腰椎及双下肢无力,气候变化疼痛加剧,腰腿部怕冷,舌淡苔薄白,脉象沉细,内以《活血通痹汤》服用30剂,每天一剂(分早晚饭后)各煎服一次,在腰L4/5之间及双侧环跳、委中、承山、足三里处穴贴大号镇江膏药2片,小号膏药8片,腰椎膏药每张加入杨氏1号药粉各6克,腿部8片小号膏药各加入杨氏4号药粉各3克,每组为(大、小10片)穴贴2天后取下,让皮肤休息一天,连贴30天为一个疗程。2016年5月12日复诊自诉:双下肢麻痹、怕冷症状明显缓解,但弯腰还有一定难度,再继续一疗程并要求患者回去卧床休息,积极配合治疗,。2016年6月20日第三次门诊已告基本症状消失,为巩固疗效采取冬病夏治和内服壮腰补筋汤30剂进一步治疗,2016年7月30日来电反馈:腰痛及双下肢N麻痹、怕冷症状已全部消除,MRI检查结果:腰椎无异常改变,随访至今五年仍见良好。
(2)秦××,男,67岁,江苏宿迁人,初诊于2017年7月19日,患外伤腰痛五年之久,经多院治疗未愈,每次劳累过度腰痛加剧,从17年2月起右臀部及小腿处麻木、间歇性跛行,有蚂蚁行走之感,经MRI检查:L4/5 L5/S1椎间盘突出症,L4/5椎管狭窄症,经内服身痛逐瘀汤40剂,每天一剂(分早晚各煎服一次)外敷中药(冬病夏治)40天(四个疗程);患者又于9月10日第二次门诊,已告下肢麻木酸痛症状消失,腰椎活动自如,已立秋之时故又采用穴贴大、小号《镇江膏药》 《杨氏疗法》巩固两个疗程,内服《壮腰补筋丸》3个月计量,为每日三顿,每次4克(约40粒)饭后30分钟温水送服,从培补肝肾、益精养髓、固元壮骨、以求治本。

五【体会】: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相比,有其鲜明的特性,祖国医学在临床上,对人体坚持“整体观”,治疗从五脏入手,病症是标,病因为本,辨证施治,内调脏腑,阴阳平衡,气血流畅,风寒消除,增强免疫,强筋壮骨,从内治外,再配合《冬病夏治》温筋驱寒、透入骨髓、活血化瘀、消炎消肿、止疼镇痛,穴贴《镇江膏药》 《杨氏疗法》也是辨病辨证施治,其药性透过人体的皮肤、关节、脊柱、穴位深入腠理,贯通经络,逐渐驱除瘀血和疼痛,改善和修复骨细胞的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也完全达到“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理论指导。                 
                  杨家强主任撰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家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 张宝华

    一老年男性住院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真菌感染。住院医师考虑其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呼吸衰竭,高年体弱,预后不良,舌光镜,舌中隐黑,中医看来亦是认为正虚邪实,病情在进展中,预后堪忧。

  • 类风湿关节炎的膏方治疗心得 谢江强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特点为滑膜炎,以及由此造成的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多数为缓慢隐匿起病,少数急性起病,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类风湿关节炎受累关节的症状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和疼痛,常伴有晨僵。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主诉:手脚冰凉10年,加重3个月。手脚冰凉十余年,近三个月来加重。肝肾精血不足,不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致真阳无力生发生长并抵御外(寒)邪,真阳不足,阴寒内生,则手脚冰凉持续十余年之久。今复诊告知手脚冰凉好转。

  • 养阴清肺汤与玄麦甘桔汤合方加减治疗咳嗽咽痛 夏耀飞

    养阴清肺汤与玄麦甘桔汤合方加减治疗咳嗽咽痛聂某某,女,71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2年8月16日初诊。正如方名所示,养阴清肺汤即可清肺之热,又可养肺之阴。

  • 腰疼腿疼方药也行 王晨阳

    上周治疗一个双腿疼的女性患者,73岁,发病有半个月了。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中主怒气伤肝,胸腹中积聚,腰脐间瘀血。治腰膝酸痛,麻木),牛膝活血通络,引药下行。可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瘰疬,跌打损伤。后嘱壮腰健肾丸善后。

  •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 夏耀飞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全某某,女,63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郝寨村,2023年8月28日初诊。

  • 通脉四逆汤方类 李华歆

    ——威廉·李卜克内西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通脉四逆汤方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汤干姜,强人可四两。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水肿小记 张宝华

    脾虚水肿多由饮食不节,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引起。水肿日久不退,必损及于阳,可形成脾肾阳虚;若日久阴损及阳而成阴阳两虚。水肿日久不退,水邪久羁与血相搏,瘀阻脉络而成瘀血症。

  • 酒。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