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高龄升结肠癌伴肝多发转移治疗案1

2024.04.02 649阅读 评论数 1 3

刘*男 年龄: 94岁 初诊:2019.08.15  

主 诉:升结肠癌伴肝多发转移4月余,口服呋奎替尼1周期第21天, 乏力5级,腹胀2级加重5级1月,脾气多味臭,头晕2级同前。

现病史: 2018.出现乏力消瘦
2019. 3体检发现肿标增高,具体不详,腹部CT回结肠肠壁增厚考虑肠肿          瘤,肝脏多发低密度影最大3.8cm,转移可能
2019. 4 301医院复查CEA 99.93, PSA6.88,CA12538.2, CA199200.3,CYF2114. 73肝功R-GGT221
2019. 4.12盆腔CT发现结肠肿块,考虑结肠癌病局部淋巴结转移,左侧胸腔积液,右肺多发结节
2019.5. 4开始口服中药
2019.5. 9  pet-ct肝实质内多发低密度灶SUV20.1,升结肠肠壁SUV 13.9,内侧软组织SUV5.6vs11,考虑结肠癌伴肝内及淋巴结转移 

CEA     PSA     CA125    PSA游离  CA199  CYF211  r-ggt

9.93     6.88     38                 200. 3    4.73

2019.6.17   277.1    8. 71     31       1.05       633.3    7.46    236

2019.7.18   509.5    8.46     21      0.954      1069     9.36    279
2019.7 28开始口服呋喹替尼1mgx4天+2mgx4天+3mg13天,偶有1次血压升高150/65mmHg,手里有络活喜基本不服,偶有后背一点皮疹,腹泻日10次,乏力5级同前,体重1月下降1kg, 腹胀2级加重5级1月, 频率增加,脾气多味臭,头晕2级同前,腹泻最多日10次, 不成形,纳可,眼可,夜尿2次

四 诊:望:舌淡少津少苔中裂苔薄

切:脉弦大数,右寸口弱
:中医诊断: 1内科癌病(肺肾两虚证  痰瘀互结)

西医诊断:1结肠恶性肿痛

2.肝继发恶性肿瘤

治疗原

处方1.生黄芪 30g   党参 10g   茯苓 10g    麸炒苍术 10g

          麸炒白术10g 制远志 6g  红景天 30g   酒黄精 30g

          酒女贞子 10g 墨旱莲 10g 石菖蒲 10g   鬼箭羽 10g

          石见穿 15g   天麻 10g   钩藤10g后下  蜜桑白皮10g

          地骨皮 10g   郁金 10g   麸炒枳壳 10g   丹参 15g

          醋鸡内金10g  盐补骨脂10g 生菟丝子10g  浙贝母 10g

          醋莪术 10g

                                     水煎服200ml 日一剂 分2次温服

近期目标:缓解症状,如腹胀、腹泻、头晕、后背皮疹等。

远期目标:提高综合抗病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带瘤生存,延长生命。

治疗原则:益气扶正为主,佐以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患者为升结肠癌伴肝多发转移4月余,左侧胸腔积液,右肺多发结节,后背皮疹,脉弦大数,右寸口弱;“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合皮毛”,四诊合参,辨证为“肺肾两虚、痰瘀互结”。给予地骨皮、蜜桑白皮(泻白散)清泄肺热、止咳平喘;桑白皮甘寒性降,专入肺经,清泻肺热,止咳平喘;地骨皮甘寒,清阴分热,清降肺中伏火;生黄芪以扶肺气,清中有润,泻中有补,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肿瘤其基本病机是“局部为实、整体为虚,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所以予“健脾益气、补肾固精”为根本大法。“脾胃为后天之本”,患者腹胀、腹泻为脾虚,给予党参、茯苓、炒白术以健脾止泻;醋鸡内金健胃消食,临床研究表明,鸡内金有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胃酸的消化能力,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炒苍术健脾燥湿。天麻、钩藤以平肝潜阳,郁金疏肝以缓解头晕不适。患者年老体虚,加之久病及肾,予女贞子、墨旱莲(二至丸)以补益肝肾、滋阴止血。黄精、菟丝子、补骨脂以补肾。丹参、莪术以活血化瘀;鬼箭羽、石见穿、红景天以软坚散结抗肿瘤。从而达到减症抗肿瘤转移复发的功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训景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浅谈补血调经方之四物汤 王飞

    四物汤实际是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胶艾汤变化而来的。就是说,当归如春季之生发,川芎如夏季之长养,白芍如秋季之收敛,熟地如冬季之固藏,四味药恰好对应一年四季,化生万物,故名为"四物汤"。

  • 皆言是火,余独为虚劳湿郁 张宝华

    刘某某,男,61岁。五剂,日一剂,水煎服。药后未来面诊,反馈曰,诸症几无,唯性功能仍低下如旧,因生计奔波,无暇复诊,嘱清淡营养饮食,调畅情志,适寒温,避免劳累,将息调养善后,病情变化随诊。无从得知,本就虚劳之体,就患之症焉有实火之征欤?

  • 我心中的独活寄生汤 张宝华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独活(三两)桑寄生(二两)杜仲(二两)牛膝(二两)人参(二两)茯苓(二两)甘草(二两)干地黄(二两)当归(二两)芍药(二两)川芎(二两)防风(二两)细辛(二两)秦艽(二两)桂心(二两)上十五味,㕮咀,以水一斗,...

  • 经方医案 李华歆

    效:服两剂后咳嗽明显减少,唯有口干症状明显,考虑其体内湿重,不可图速效,后拟以养生方治之!

  • 浅谈一例夏季胸闷案与《金匮》胸痹 代民涛

    由其引起的主要症状是胸闷,尤其提到是左胸,并伴随有隐隐作痛,我想到了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记载的一个病:胸痹。等开学了,这个学生就要开始学习《金匮要略》了。

  • 经方辩证施治水肿一例 尹传礼

    陈某,女,22岁。平素月经推迟,每次行经伴脘腹胀痛,经来即止,经色暗,有血块。患者腹胀便秘,大便4-5未行,口苦、烦躁,当为少阳阳明经滞不行,又患者平素月经推迟,每次行经伴脘腹胀痛,经来即止,经色暗,有血块。余思前药屡用攻下,虽经药便通满除,终是治标,不及

  • 杂病诊治(二十四) 张宝华

    王某某,女,55岁。慢性胃炎,甲状腺术后,慢性咽炎,神经性头疼,中耳炎,鼻炎等疾病。

  • 茯苓杏仁甘草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从使用的“茯苓杏仁甘草汤”来看,此处造成“胸痹”的物质更像是“湿”!

  • 慢性胃炎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谢江强

    慢性胃炎为一种病理状态,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损伤的炎症反应过程,通常包括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三个过程。慢性胃炎病因、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不一,分类较多。慢性胃炎的病因复杂,其病位在胃脘,胸膈以下,与脾胃直接相关,并与肝、肾关系密切。

  • 从“大黄牡丹皮汤”谈“阑尾炎”中医治疗 张训景

    现病史: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伴发热,在当地医院给予输液治疗,恶心、呕吐发热症状好转。查体发现右下腹压痛考虑阑尾炎。肠痈,外科病名。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