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虚腹满梅核作喘

2025.09.06 4阅读 评论数 2 5
医案

邻人杨本檀之岳母,贫不能自存,衣食悉仰给其婿,而杨亦失业家居,日用颇窘,面目相觑,日抱忧郁,以爱女故,遂增咳喘,肚腹胀满,饮食不思,杨不忍坐视,邀余治之。至则面目黄瘦,气息仅属。告余曰,不食数日,喉中如有物塞者,咽之不下,唾之不出,他人以为时气,请一决之。诊之则六脉沉弱,两尺如丝。告曰,此大虚证也,须大剂峻补之方可,且药必得数十付,再能节思忍气,可保万全。若喉中之物,即所谓梅核气,并非时气,药不三服可去之。杨曰,但使喉中通利,饮食能进,其余缓缓保养。至精神大虚,用药调补,弟近况实艰,药资无从出也。余曰:亦是,乃开四七汤加桔皮,香附以疏之,药入口至夜觉喉中之物如坠于腹者,呼吸通利,药两进则思食,而精神作矣。杨疾告余曰:家岳病似全愈。余曰:不然,四七汤只能疏通道路,与其本病毫无干涉。盖病日久,故觉爽快,若再迟数日,恐饮食仍不进也。且脉象甚不佳,不如听之,徒费银钱无益也。杨然之。


医案分析与心得体会
 
读完这则医案,我对中医辨证论治与医患沟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案表面上是"喉中梅核、咳喘、腹胀、不食"的病症,实则是长期贫困、忧思郁结导致的"大虚证"。
 
医案核心分析
 
患者情况:
 
- 老年女性,家境贫困,依赖失业女婿生活
- 长期忧思焦虑,情志郁结
- 症状:咳喘、腹胀、纳呆、喉中异物感
 
辨证要点:
 
- 六脉沉弱,两尺如丝——提示久病及肾,元气亏虚
- 喉中"梅核气"——痰气交阻于咽喉
- 整体病机:情志内伤导致气机郁滞,久则耗伤正气
 
治法与方药分析
 
初诊处理:
 
- 先用四七汤加橘皮、香附疏通气机
- 四七汤:半夏、茯苓、紫苏叶、厚朴,专治痰气交阻之梅核气
- 加橘皮、香附增强理气解郁之力
 
疗效反应:
 
- 服药后"喉中之物如坠于腹",呼吸通畅
- 两剂后能进食,精神好转
- 这是"道路疏通"的暂时效果,并非根本痊愈
 
医者警示:
 
- 脉象仍不佳,病根未除
- 需长期调补方可根治
- 考虑患者经济困难,未强行用药
 
心得体会
 
1. 辨证要分清主次虚实
 
此案中,梅核气是表象,大虚才是根本。若只见局部症状而忽视整体状况,容易犯"头痛医头"的错误。中医强调"治病必求于本",这需要全面望闻问切,不能被一时症状迷惑。
 
2. 情志因素在疾病中的重要性
 
患者的贫困、家庭压力、精神忧郁是疾病的重要诱因。现代医学也证实,长期精神压力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中医的"七情内伤"理论在此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 用药要权衡轻重缓急
 
医者先用四七汤疏通气机,解决最紧急的进食困难问题,是"急则治标"的思路。但同时清楚认识到这只是权宜之计,若要根治,必须"缓则治本",用大剂峻补之药长期调理。
 
4. 医患沟通的艺术
 
医者不仅诊断病情,还充分考虑患者家庭经济状况,与患者坦诚沟通,让患者了解病情轻重和治疗难度。这种务实的态度值得学习,避免了过度医疗,也维护了医患关系。
 
5. 对现代临床的启示
 
- 治疗功能性疾病时,要重视心理因素
- 慢性病治疗需制定阶段性目标
- 尊重患者的经济和生活条件
- 注重医患共同决策
 
此案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髓,也展示了医者仁心与务实的态度。在现代医疗环境中,这些理念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赵功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十六条(三) 张宝华

    咱们讲桂枝汤,这也好几条了,先生干嘛呢?这也是围绕着桂枝汤来论说的。说的是桂枝汤的临证应用,你看先生这细不细,这细致入微呀!“桂枝本为解肌”,桂枝汤原本是为了解肌而设的。咱们说桂枝汤时就说过了,它是以健胃安中养液,增强精气的办法来实现的。

  • 中医促进儿童生长需要注意以下诸多事项 崔国宁

    三、外治法方面1.小儿推拿操作规范小儿推拿是常用的促进儿童生长的外治法,但手法操作有严格要求。

  • 胆囊手术术后体质感受 李华歆

    从上周在医院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后现在已经差不多十天,以小编自身感受来说总体上身体肯定是越来越好,从刚做完手术的只敢慢慢挪步走路到现在的基本上可以正常步速走路,身体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七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篇,共十五条条文,方十首,附方六首,肺痿,肺痈,上气,本篇所论,皆呼吸系统疾病也。我们学金匮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指导临床,而不是过多地去玩文字游戏。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 失眠多汗案。 李高勤

    李某,男,20岁。2024-10-31就诊主诉:失眠多汗1周。口干口臭,饮水较多,无怕冷怕风,大便一天一次,小便晨起色黄。忌口辛辣、油腻、烟酒。

  • 下乡网诊:小儿咳嗽,成人多梦脱发 马亮

    患者:段某某,女,5岁诊断时间:2024-11-0516:53病情主诉:孩子5岁11个月了,支气管支原体肺炎,阿奇耐药性现在吃的西环,易坦静吃了两瓶了,现在孩子还是咳嗽有痰,有时候能把痰吐出来是白色的。服用上方后,患儿症状已消失,调理身体状况。中药颗粒7分

  • 顽固皮肤病1年余,7剂柴龙显奇效! 宗琪

    诊断:三焦瘀滞,湿毒为患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7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党参20g茯苓2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肉桂20g磁石20g生黄芩20g生大黄15g生姜20g(切)大枣6个(擘)土茯苓20g仙鹤草60g制附片15g煎服方法:冷水180

  • 当归饮子治疗荨麻疹治验案 吴春水

    采用当归饮子进行加减治疗。患者服用五剂后,荨麻疹发作次数减少,瘙痒减轻。当归饮子中,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养血活血;防风、荆芥、白蒺藜祛风止痒;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黄芪益气固表;甘草调和诸药。

  • 通耳方(自拟方)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 陈锦辉

    通耳方(自拟方)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处方:柴胡12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黄芩8克,太子参3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石菖蒲6克,葛根30克。因此使用葛根的升阳作用来治疗耳鸣耳聋。

  • 《黄帝内经》十三方11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第一方 张训景

    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半夏、秫米,所以有如此疗效,主要是调和阴阳的作用。半夏秫米汤治胃肠痰浊所致之失眠,至今为临床医家所用。临床疗效证明,半夏秫米汤在“失眠界”虽不至于“一方平天下”,但其治疗范围不限于“痰湿内阻,胃气不和之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