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三十一条(二)
他说“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柔痉的痉字,仲景先生的书都是用“疒”字旁,里搁个“至”字,而《玉函经》都是痉挛的痉,《难经》也是痉挛的痉,赵开美本,用的“疒”字旁里搁个“至”字。这个“痓”,
咱们中医指筋脉痉挛、抽风、惊厥、强直等病症。如《素问·气厥论》有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这个“痓”在《山海经》里指山名,“”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痓”病名,同痉,如《圣济总录》卷二十八:“痓又谓之痉者,盖痉痓一类,古人特以强直名之。”又为证名。痓与痉为二证。《杂病源流犀烛·破伤风源流》:“痉者,筋劲强直而不柔和;痓者,口噤而角弓反张。二者虽各有症状,其源则由血气内虚,痰涎壅盛。”《素问·厥论》有“发喉痹,嗌肿,痓,治主病者。”这里指痉挛。可见古人用字大概如此。那么咱们先生用的是痓,柔痓。柔痓、刚痓,这是《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那一篇里的。痓,就是肌肉不和而发痉挛,甚至于背弓反张,就是咱们平常见到的抽。这个痓在表证有刚痉,有柔痉这么两种,以伤寒没有汗这种证型出现的叫作刚痉,就是用葛根汤治。葛根汤,就是项背强几几的样子,如果项背强达到高度一定程度,就要抽,就要背弓反张了,就叫作痓。没有汗的那种痓,那就是葛根汤证。要是自汗出的这种痓,叫作柔痓,就是形如桂枝汤证了,形如桂枝汤证用桂枝汤加瓜蒌根。因为桂枝汤本身不能治痉,桂枝汤证的痉,就是组织枯燥,津液丧失多,组织枯燥则肌肉失和,就发痉挛,桂枝汤加瓜蒌根痉挛很轻,所以身几几然而已,觉得全身发紧,不像刚痉。
那么现在都不用这个痓了,而是痉,这个痉,《说文》讲“痉,彊急也”,就是痉挛的意思,是肌肉紧张而不由自主地突然收缩,多因中枢神经系统受刺激而引起。老百姓就说是“抽筋”。这么分析后来看呢,显然用痉更合理,但是痓也有这个意思,这个文字的使用上,古人有古人的用意,他含义广泛,而不像如今的白话文一样的直白,古人那时还有通假字一类的,所以古人的文章今人不好读,难以理解,古今的意思也不一样,因此再看到痓和痉的条文时,咱们理解就行了。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过敏性紫癜 谢江强
患儿去年患过敏性紫癜,经中药治疗病情趋稳,但下肢时有针尖状出血点出现,疲劳或感冒以后更易发作,纳谷一般,舌红苔薄黄,二便尚调,此阴血不和,湿邪未尽,调当益气滋肾,清疏化湿。 -
真武汤和四逆散治疗脾肾阳虚阳痿应用体会 何明
2022年10月12日上午,李某,男,28岁,身高179厘米,体重87公斤,未婚,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拟方同二诊,服用10付,复诊检查性激素,前列腺液。 -
从"肝主疏泄"谈情志病的调治要诀 刘颖
此症非器质病变,实乃肝气郁结、疏泄失职之候。细察其头皮油腻,发根细软,从"肝郁生风"论治,取逍遥散加侧柏叶15克、羌活6克,配合寅时梳头百下。"情志之疾,多起于肝失疏泄。 -
伤寒论第三十九条(二) 张宝华
那么这条依据他这个书来看,它也不是伤寒,肯定不是真正的伤寒,它是水气病,仲景先生底清楚地说了“身不疼”嘛,若本条为真正伤寒,真正的伤寒,脉内充血是相当的厉害,肌表也高度充斥大量的体液,压迫在人身上是一定会疼的,脉也会浮紧的。 -
经方实验录之脑出血后遗半身麻木 张宝华
一58岁成年徐姓患者主诉脑出血后遗半身麻木一年余。既往有高血压、脑出血后一年余、胆囊切除术后、乙肝等病病史。初步判断为脑出血后遗症。 -
轮状病毒和腹泻 谢江强
据估计,在2008年,全球有约453000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轮状病毒感染,占因腹泻而死亡孩子的37%,占5岁以下死亡孩子的5%。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用来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和感冒一样,无论家长急或不急,都没有多少办法去缩短病程。 -
伤寒论第三十五条(三) 张宝华
关于麻黄汤,咱们这个院校的大学生,五年本科的也好;研究生也好;甚至是临床几年的大夫,也不敢用这个方药,实在令人费解。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了,有多少同道中人能驾驭好这个方药,还真不好说了,中医的现状从麻黄汤能否应用于临床,真正的用上,解决实际问题,就可见一斑了。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十六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篇,本篇共有条文17条,方6首。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此条余临床中无所心得体会,故不论!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伤寒论》中有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
颈椎病最有效的方法 陈鹏
♟如她一样,平躺地板,颈部枕啤酒瓶,一日一次,十分钟。♟事后贴一张膏药,代温灸膏,每天二小时 -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十) 张宝华
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唯有附子干姜配伍起来,温中回阳的作用才能极尽其能,因此治疗心衰这类的危急重症,我们就依仗四逆汤。
最新文章
-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会导致孩子肝气不舒 谢江强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会导致孩子肝气不舒除了前面提到的引起孩子肝气不舒的原因,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期盼也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负担。这样下来,孩子的压力得不到任何疏解。这种压力会导致孩子肝气不舒。孩子服用五服药后,打嗝的问题就解决了。
-
经方实验录张宝华治抑郁症之生逢盛世衣食足,心意弗逆郁郁生。 张宝华
一张姓某,年三十,浑身不适两年余。既往抑郁两年,尿路感染一年余,否认过敏史。时代更迭,环境变换,人之体适境应运而变,抑郁一症与日俱增,常理中事。故而虽显效于一时,若不能心体和合,灵肉抱一,念念动乎意识,既扁鹊仓公之属,亦无计也。
-
医案一则! 李华歆
感谢李医生每次的尽心帮助,也希望你能一直坚持自己的道路。果断又联系了李医生,填了问卷。很快李医生给调了一副药,八点药房开门就抓了药。听了李医生的建议去医院检查了一下。李医生早起仔细询问了症状,低热有汗,肚子疼未排便后。
-
御医 李华歆
所以还是少说话为妙,古代御医遇到有诊疗需要的“皇亲国戚”时也是非常头疼,有的人干脆会直接花钱贿赂患者身边的丫鬟太监啥的,毕竟他们天天接触患者,对他们的症状是非常了解,所以只能花钱消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经方实验录之泻泄 张宝华
今逢仲夏,湿热蕴蒸,旧疾作强,复有蚊咬伤。观其面、舌、脉、证,乃寒热错杂之厥阴病,不可随众与抗生素、止泻剂,宜半夏泻心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面舌此乃拨乱反正之际,正渐强,邪欲退却,志不可移也,首诊方去厚朴与之。
-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 谢江强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儿童与成人不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补时必须掌握分寸,根据小儿的体质、病因和当时病情,酌情施治,犹如量体裁衣,尤其小儿雏芽嫰质,不堪药物误伤,只宜清膏,药量宜轻。而在当前儿科临床,更为多见的却是喂养过度,营养过剩导致多病。
-
端午安康话消渴 张宝华
今日佳节端午,粽子配白糖或者蜂蜜是其绝也。传统中医学称本病为“消渴症”。
-
经方实验录之杂病诊治 张宝华
曾多次诊治未得显效。
-
妇人癥积(卵巢透明细胞癌术后) 谢江强
妇人癥积案谢江强中医执业医师温州市瑞安人民医院中医儿科妇人癥积案孙某,女,45岁。本案患者经行左侧卵巢透明细胞癌、子宫肌腺瘤手术后,一直体力疲惫,时有头晕乏力,腰酸腿软,夜尿增多,少寐多梦,血压偏低,空腹血糖偏高。
-
中医“通因通用”之大柴胡汤 郭文龙
杨某,女,45岁。“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体现了中医“通因通用”治法的妙用。遂用大柴胡汤以通里泻实,平胃散以化痰消痞。《伤寒论》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