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三十九条(二)

2025.04.03 641阅读 评论数 11 37
水气病在《金匮要略》里,《金匮》上有专篇说这个病,咱们这里仲景先生在讲《伤寒》,《伤寒》和《金匮》本来是一本书,林亿他们后来给分开了,仲景先生这个书是一整个的,所以他讲的东西都在这里面,他呢,前面说了,后面就不细说,后面重点要讲的,在前面就略提一下,这是他的风格,但对于学者来说,有时就很迷惑,我就有这个感觉,不解其意,像这条的“伤寒脉浮缓”,这话很容易让人生歧义的,之前说好好的,到这就变了,这还是一个人写的书吗?其实这个他是有所指的,都是有深意,有内涵的,我们习惯就好了,那就得反复的研学,方可拨开云雾见青天。

那么这条依据他这个书来看,它也不是伤寒,肯定不是真正的伤寒,它是水气病,仲景先生底清楚地说了“身不疼”嘛,若本条为真正伤寒,真正的伤寒,脉内充血是相当的厉害,肌表也高度充斥大量的体液,压迫在人身上是一定会疼的,脉也会浮紧的。但本条身上不疼,但重,就是沉,这是有水气,脉也不浮紧。

“乍有轻时”,水气泛滥,其度有轻重,一是邪气的程度,一是良能的强弱,未达到整个浮肿的状态,说明病情尚未重,水汽流动,就呈现这个“乍有轻时”的形式,若是重的,整个浮肿就光沉、肿,就不会有乍轻时了。“水气还流走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沉,它在流动着,此起彼伏如波澜不定,这个地方不沉重了,那个地方就沉重起来,所以乍有轻时。

“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这个“无少阴证者”关联到水气篇,在《金匮》里,这句话是有所指的,《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里有这一段,他说“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这段他说“水之为病,脉沉小者,属少阴”。“脉沉小”,所谓的“小”就是细,咱们后面要说少阴病,少阴病脉微细。“浮者为风”,脉要是浮就是风,就是越婢汤证,风水的那个风。所以水气有属于少阴的,有属于风邪的。若没有水而光胀,虚胀者为气;要是水肿,发汗就好。但若为少阴病呢?属于少阴病脉沉小的,应该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要是脉不沉小而浮的,就应该用杏子汤。《金匮要略》里的水气篇大家看看,就知道了。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聆听中医杰传后 张宝华

    古来圣贤留经典,衣钵至此杰士传;天辽地广好儿女,岐黄复兴我辈堪。甲辰年甲戌月庚申日。

  • 皮肤泻心汤治验录 陈锦辉

    皮肤泻心汤治验录(一):多发性毛囊炎治验案患者:陈某伟,男性,16岁,2024年1月20日来诊。采用皮肤泻心汤进行治疗。皮肤泻心汤通过调和心火、清热解毒、养血润燥等多方面的作用,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皮肤泻心汤以清热泻火、利湿止痒。

  • 通耳方(自拟方)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 陈锦辉

    通耳方(自拟方)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处方:柴胡12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黄芩8克,太子参3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石菖蒲6克,葛根30克。因此使用葛根的升阳作用来治疗耳鸣耳聋。

  • 月经不来2个月,7剂中药显奇效 宗琪

    患者:孙某某性别:女年龄:33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7日主诉:月经2个月没来。9月21日回访:服药7剂后月经来临,胃胀也明显好转。

  • 儿科食积案(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李**,男,6岁荆州市沙市区首诊2024-08-20挑食,夜寐时汗出多,40斤/108cm,舌质淡润,舌苔薄白腻,大便稍干结,1日一行,扁桃体二度肿大,后咽壁色泽可,近几日有咳嗽,精神可。

  • 门诊医案小结 胡松岩

    于社区卫生院按摩、针刺后症状无明显减轻。患者郭某,男,45岁。

  • 养肝护肝 谢江强

    养肝护肝中医认为“肝主藏血”,即肝脏具有贮藏、收摄血液,调节血量之功能。应多食强肝养血、排毒护肝的食物,如鸡肝、党参、花生、红枣、枸杞子、红豆、黑豆、猪肝、天麻、柴胡、菊花、车前草等。

  • 产后病 谢江强

    产后病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有关的疾病,统称为“产后病”。产后病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四个方面。运用中医膏方治疗产后病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其所开膏方补泻的比例。妇人产后脾胃多虚弱,运化功能尚未恢复。

  • 性价比很高的感冒咳嗽方 张宝华

    张某某,男,10岁。尽剂后诸症几无,唯轻微咳嗽时作,停药,将息调养数日即可。

  • 颅脑手术后左腿剧烈凉痛一月,针刺治凉,针起凉减腿热,立杆见影 于军

    前天我查体时,因患者说话不清,仅知左腿剧烈疼痛,以大腿前侧为主,双腿凉,左侧明显。患者家属说,患者吃不下中药,西药也是研末后才能喝下。扎针治凉,前天扎了一针,针起凉减、腿热,立杆见影,患者家属很是兴奋。一人疼痛,全家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