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精细辨治

2021.11.21 98阅读 评论数 0 2
感冒是感受时令之邪或非时之气所引起的常见外感疾病。初起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头痛等为主要表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春季为最多。因四时主气不同,受邪各异,故其性质亦有差别,如春季多病风寒,因而感冒就有风寒、风热、伤湿、伤暑、伤燥之不同。

感受风热多先伤肺卫。感受风寒多先犯太阳,感受湿邪多兼损脾胃。此外,感冒发生还与体质有关。素体热盛者,多病风热;阳虚卫弱者,多感风寒;湿盛体丰者,多受暑湿;阴虚消瘦者,多伤燥邪。

无论何种感冒,都有其共同的基本特征,即邪从外来,经肌表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阻遏卫阳的输布,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紧或浮缓,或浮数等症。起病急骤,病位较浅,病情较轻,只要治疗及时妥当,一般消退也快,预后良好,很少传变。但若迁延失治,由于正气渐伤,肌体抵抗力下降,也可兼夹成合并他邪,而致发变证。

为便于临床辨证治疗,兹按感冒的性质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湿邪感冒4类分述之,燥邪引起者,可参考秋燥病论治。

感冒的精细辨治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感受风寒邪气所致,可分为伤风和伤寒两大类。风邪引起者曰伤风,寒邪引起者名伤寒,两者虽程度轻重不一,受邪各有所偏,但均是皮毛受邪。盖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伤人体上部;寒为阴邪,其性收敛,多犯太阳寒水之经,故风寒感冒,头面、肺系及太阳经见证较多。治疗当疏风散寒,宣肺解表为法。

(1)风袭皮毛:证见鼻塞声重,流清涕,喷嚏,头痛,微热恶风,舌不红,苔白润,脉浮缓。治以辛散微温,疏解风邪。方用葱豉汤加味:葱白6克,淡豆豉9克,鲜生姜3克。

(2)风邪犯肺:证见鼻塞流清涕,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胸闷,咳嗽痰多稀白,甚则微喘,咽不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或浮缓。治以辛温散邪,宣降肺气。方用杏苏散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半夏10克,陈皮6克,前胡6克,桔梗6克,甘草6克,枳壳6克,茯苓10克,生姜2克,大枣7枚。

(3)风伤于卫: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或有汗,呕逆,舌淡白,脉浮缓。治以辛温解肌,疏风散寒。药用桂枝6克,秦艽10克,大豆卷10克,葱白5克,生姜3克。

(4)表寒里热: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烦躁,汗出口渴,脉数有力或滑数有力。治以辛温解表,辛寒清里,表里双解。方用大青龙汤加减:麻黄3克,桂枝6克,杏仁6克,甘草6克,生石膏15克,生姜2克,大枣5枚。

(5)寒郁热炽:证见高热烦躁,口渴引饮,汗出,脉洪大有力。治以辛寒清热,兼护阴津。方用白虎汤加减:生石膏15克,知母10克,粳米20克,甘草6克。

(6)风寒夹湿:证见头痛沉重,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胸闷咳嗽,痰多稀白,周身关节酸痛,疲乏无力,口不渴,舌苔滑润,脉浮缓软或沉濡力弱。治以辛温解表,宣肺祛湿。方用苏羌达表汤:苏叶6克,防风6克,杏仁9克,羌活4克,白芷3克,橘红3克,茯苓3克,生姜2克。

(7)体虚受风:证见发热缠绵不解,汗出恶风,咳嗽痰少,面色淡白,周身乏力,神疲气短,舌质淡苔白润,脉濡软,常易反复发作。治以扶正祛邪,益气疏风。方用参苏饮加减:太子参10克,苏叶6克,前胡3克,半夏6克,葛根6克,茯苓10克,陈皮6克,枳壳6克,桔梗6克,甘草3克。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春冬厥阴风木行令,主升发疏泄,人体之阳气也向上向外发泄,腠理松懈,若再加之人体阴分素亏,内热偏盛,或过度劳累汗出,肺气失于清肃,腠理不能固密,风热邪气乘虚从口鼻吸受而发病。风为阳邪,其性轻扬,侵袭人体多先伤人的上呼吸道,即《内经》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肺卫最高,为诸脏之华盖,且鼻为肺窍,故风热感冒多见肺系症状。因系风热为患,故治当辛凉轻剂,以散风清热为原则。

(1)风热犯肺:证见微恶风,咳嗽少痰,鼻塞流黄浊涕,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数或滑数,两寸大。治以疏散风热,宣肺透邪。方用雷氏辛凉疏解法:薄荷2克,蝉衣3克,前胡6克,淡豆豉10克,瓜萎10克,牛蒡子6克。

(2)素有郁热,复受风邪:证见发热较重,微恶风寒,头痛汗出,咳嗽咽红微痛,目略红,心烦懊侬,舌微红苔白腻,脉浮滑数。治以辛凉散邪,疏泄表里。方用葱豉桔梗汤加减:葱白6克,桔梗6克,沙山栀6克,淡豆豉10克,薄荷3克,连翘10克,竹叶3克,甘草3克。

(3)风热外袭,邪火内炽:证见发热口干,微恶风邪,头胀时有微汗或汗出不彻,咳嗽气呛,咽干且痛,溲黄便秘,甚则衄血,舌质红苔薄黄,脉象浮数或浮滑数,或滑细弦数。治以辛凉清化,苦甘泄热,药用薄荷3克(后下),前胡6克,山栀6克,大青叶12克,板蓝根12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鲜茅、芦根各30克,黄芩10克。

(4)外感风热时邪: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甚则咽喉糜烂,或生白膜,舌质红,脉浮滑数。治以辛凉清解以宣肺卫,苦寒泄热而利其咽。药用桑叶6克,薄荷3克(后下),川贝母10克,桔梗6克,生甘草6克,银花10克,锦灯笼10克。外吹锡类散,1日4次。

湿邪感冒

湿邪感冒是感受水湿之邪引起的急性外感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最为常见。此时空气潮湿,人处于雨湿之气包围之中,加之此时人体脾胃运化功能呆滞,防护稍有不慎,湿邪便可侵入为患。湿邪伤人,有内外两途,因于外者,居湿涉水,冒雾早行,湿从外受,伤于体表,束于躯壳;中于内者,恣食生冷瓜果,损伤脾胃,湿从内生。湿邪感冒主要是感受外湿,但其发病与内湿也有着密切关系。湿邪重浊粘腻,不易速去,故其病程亦常较风寒、风热感冒病程时间略长。

湿邪感冒为湿伤于表,治疗上也喜汗解,但湿性粘腻,不易速去,不可竣剂发汗,孟浪用之,徒伤其表,而湿邪不去。当用辛香宣透之品,芳化湿浊,宣通腠理,使气机杨达,微微汗出,则湿可尽去。药如藿香、佩兰、大豆黄卷、陈香薷、淡豆豉之类。

由于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故常配用宣降肺气之品,如苏叶、桔梗、杏仁之类,使气化则湿化。湿易伤脾,脾能运湿,亦常用燥湿健脾消导之品,如苍术、砂仁、蔻仁、谷麦芽等,若内湿较重,还可加入茯苓、泽泻、薏米仁等淡渗之品,分利湿邪,使湿从小便而去。总之,本证的治疗应着眼于散化外湿,兼除内湿。

(1)湿冒上焦:证见头目不清,沉重如裹,周身不舒,微微恶风,舌苔薄腻,脉濡缓或力弱。治以轻疏皮毛,宣肺化湿。方用雷氏宣疏表湿法:苍术3克,防风6克,秦艽6克,藿香3克,陈皮5克,砂仁2克,生甘草2克,生姜3片。

(2)湿伤肌表:证见头胀而痛,身体疲倦,四肢酸懒,胸痞口淡,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舌苔白滑,脉濡缓或濡弱。治以芳香化湿,辛散透邪。药用藿香10克(后下),香薷10克,羌活6克,苍术6克,薄荷2克(后下),牛蒡子3克,桔梗10克。

(3)湿困中焦:证见头目沉重,身热不扬,恶寒,周身酸软,口淡无味,胸闷如痞,时有恶心,腹胀便溏,舌苔滑腻,脉象沉濡。治以辛开其郁,苦降燥湿。药用鲜佩兰6克(后下),鲜藿香6克(后下),大豆卷10克,苏叶6克,草豆蔻3克,马尾连10克,冬瓜皮30克,厚朴6克,姜半夏10克。

暑湿感冒

暑湿感冒是夏月感受暑湿之邪引起的一种外感疾病,常以肌表和上焦肺卫为病变中心。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传变较少,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所谓“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由于本病是感受暑湿,病在于表,暑宜清泄,湿宜芳化,表宜透散,故其治疗应以清暑化湿疏表为原则,若湿邪重,还可以配入淡渗之品,分利湿邪。另因暑湿感冒以上焦肺卫为病变中心,湿土之气,同气相召,常涉及脾胃;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湿邪重浊粘滞,最易阻塞气机,气机不杨则水道不通,湿不易去,故在清暑化湿的同时,应适当配伍宣肺理气,健脾消导之品,倘若兼感寒邪者,当作以辛温疏散。

(1)暑湿俱轻:证见头晕而胀,微有寒热,汗出不多,周身酸楚乏力,胸中满闷,咳嗽有痰,二便如常,苔薄微腻,脉濡略数。治以芳香疏化,清凉淡渗。药用藿香10克(后下),佩兰10克(后下),淡豆豉10克,山栀6克,鲜西瓜翠衣30克,黄连粉3克(冲),六一散10克(布包)。

(2)暑湿俱盛:证见发热汗出,恶寒头晕沉重,咳嗽,呕恶泄泻,苔白膩,脉濡缓。治以清凉涤暑,化湿和中。药用青蒿梗3克,连翘10克,佩兰叶10克(后下),鲜西瓜翠衣60克,六一散10克(布包),通草3克,茯苓皮10克,川黄连3克,竹茹10克。

(3)暑重湿轻

①病偏于上:证见身热汗出,口干喜冷饮,胸脘满闷,咳嗽痰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略濡,右脉有力。治以清解暑热,化湿宣肺。药用薄荷2克(后下),连翘12克,佩兰叶10克(后下),鲜荷叶1角,炙枇杷叶10克,前胡6克,杏仁10克,黄芩6克,白蒺藜10克,益元散10克(布包)。

②病偏于中:证见头晕身热,有汗不解,甚则汗出较多,心烦口渴,胸闷乏力,漾漾欲呕,小便短赤,舌苔滑膩,脉象濡数。治以清解暑热,化湿和中。药用鲜藿香6克(后下),鲜佩兰10克(后下),马尾连10克,竹茹10克,鲜芦根30克,灶心土30克,川厚朴6克,前胡6克。

(4)外寒内暑:证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身形拘紧困里,胸脘痞闷,心烦口渴,小溲短赤,舌苔薄白而腻,脉沉濡滑数。治以散寒解表,祛暑化湿。药用香薷6克,鲜藿香10克(后下),鲜佩兰10克(后下),六一散10克(布包),大豆卷10克,厚朴6克,连翘10克,芦根10克。

感冒为常见病,症状有轻有重,轻者俗称“伤风”,重者又称“重伤风”,中医也称“时行感冒”,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咳嗽、鼻塞、喷嚏、流涕、全身骨节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多在机体正气不足,复感风寒、风热或暑湿邪气致病。治疗常以辛凉解表或辛温解表为主,兼暑湿者,佐以清暑利湿;虚人感冒,宜扶正与祛邪并用。

饮食疗法的原则也是这样,现将治疗感冒的饮食疗法数种选介于下,以供参考。

1、葱粥

配方:葱白(连须)3~5条(洗净切碎),白米二两。

先将水煮沸,然后加米再煮,临熟入葱,再略沸,食盐少许调味,趁热食下取汗。

按:《订正食鉴本草》说:“葱粥,治伤风鼻塞。用糯米煮粥,临熟入葱,连须数茎,旨再略沸食之”。葱粥具有发汗解表、调养胃气、发散风寒功效。可治疗感冒风寒之轻症。

葱白,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鳞茎,辛温,升浮上达,入肺、胃二经,功能外散风寒、内通阳气。《本草便读》说它“行肺胃以通阳,可温散而发汗”。

《本草纲目》说:“时疾头痛发热者,以连根葱白二十根,和米煮粥,入醋少许,热食取汗即解”。

据药理研究,本品“含有挥发油,油中为大蒜辣素”“能刺激汗腺,有发汗作用;并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健胃作用”(《中医方药学》)

白米煮粥,性味甘平,助脾益胃,故用葱粥治风寒感冒,祛邪而不伤正,是为群众所常用之食疗便方。但表虚多汗者不宜。《随息居饮食谱》说葱忌同蜜食。

二、姜糖饮

配方:生姜五片,红糖30克。水一碗半,约煎至一碗,热服取汗。

按:生姜糖水热服,具有发汗解表、散寒止咳功效。民间常用来治疗感冒风寒初起、头痛鼻塞,或雨淋受凉、寒冷腹痛等症。

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脾、胃三经,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消痰行水、解毒等作用。

《本草纲目》说它“生用发散、熟用和中”。《本草备要》说生姜“辛温,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治伤寒头病,伤风鼻塞”。

红糖,为蔗汁经火炼制而成,味甘性温,有益脾胃、散风寒及活血化瘀等作用,民间常将它和生姜煎服,治疗风寒感冒初起。

《中医方剂临床手册》曾载有验方“姜葱红糖汤”,治疗感冒及受凉腹痛等症,用葱白头(连须)三至七个,生姜(去皮)三至五片。水煎浓缩,加红糖适量,热服取汗。此方与姜糖饮功效大致相同,亦可参考使用,但属感冒风热兼有热燥痰者不宜。

三、葱豉汤

配方:葱白3~5条(切碎),淡豆豉10克,水煎热服。

按:葱豉汤见《肘后方》。由葱白、淡豆豉组成,具有通阳发汗、疏散寒邪功效,适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轻症、恶寒微热头痛、鼻塞流涕、喷嚏等症。

《本草纲目》说:“感冒风寒初起,即用葱白一握,淡豆豉半合,泡汤服之取汗”。

《本经逢原》也说:“葱茎白辛温上升,入手太阴足阳明经,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故伤寒头痛如破,用连须葱白香豉汤”。若风寒较重者,尚可加入生姜三片同煎。若属表虚汗多之伤风感冒证不宜。

四、榄葱茶

配方:橄榄10枚(连核捣烂),葱白(连须)3~5条切碎。水一碗半,先煎橄榄,后入葱白,煎水一碗,热服。

按:榄葱茶是流行于民间治疗微感风寒而兼咽喉干燥疼痛的食疗便方,它具有疏解风寒、利咽润喉的功效。橄榄,性味甘涩酸平,入肺、胃二经,有清热润喉、生津止渴作用。

《本草纲目》说它“生津液;止烦渴,治咽喉痛”。《本草备要》谓橄榄是“肺胃之果,清咽生津,除烦醒酒,解河豚毒”。鲜橄榄清脆爽口,于酸涩中略带甘味,嚼食时满口生津,民间常用它来治疗咽喉炎或配以萝卜、葱白等来防治感冒病。

葱白,《本草述钩元》说它能“发散通阳,达表和里,治伤寒伤风头痛欲破;寒热骨节痛;喉痹不通”“但病人表虛易汗者勿食,病已得汗勿再进”。

榄葱茶药店有成药出售;亦可用成药每次一包,沸开水泡服。

五、苏叶橘皮汤

配方:苏叶10克,陈橘皮6克,水煎温服。

按:《本草纲目》记载:“感寒上气,苏叶三两,橘皮四两,酒四升,煮一升半分再服”。

苏叶橘皮汤具有发散风寒,理气宽胸,解郁化痰功效。适用于感冒风寒、微热头痛,兼胸膈满闷,噫气恶食者。

苏叶,味辛气温而香,入肺、脾二经,能温中达表、发散风寒、理气宽中,民间对于外感风寒、淋雨受凉而引起怕冷发热、无汗头痛等表证,常用鲜苏叶一把,加水煎服,取汗治疗。

据药理实验,“紫苏叶煎剂或浸剂2克/公斤,对实验性发热的家兔灌胃,有缓和的解热作用”。(《常用中药的药理和应用》)

橘皮,性味辛苦而温,入肺、脾二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作用。苏叶与橘皮配伍,对外感风寒兼有胸闷呕吐者尤为适合,但属气虚表虚病人不宜。

六、葱白豆腐汤

配方:葱白五条(切断拍碎),豆腐二块。先将铁锅烧热,即放入葱白豆腐,并快速炒至香气大出时,淬入清水一碗,加食盐少许,再煮片刻,待水沸起时取出温服取汗。

按:葱白豆腐汤,民间常用来治疗伤风鼻塞、流鼻涕、喷嚏、咳嗽、喉痹等症。

葱白,性味辛温,利肺通阳,发散风邪。豆腐因加工制作时加入石膏,故其性味甘凉,入脾、胃、大肠经,有和脾胃、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止咳消痰作用。葱白豆腐汤,具有解表和清热功效,对伤风感冒略偏于风热者适宜。

七、黄皮叶煎剂

配方:黄皮叶12~15克(干品),水二碗,煎至大半碗,温服。

按:据《岭南草药志》记载,黄皮叶水煎服,对治疗和预防流感效果较好,退热作用缓和,且能帮助消化,服后维持正常饮食。

黄皮,又名黄皮果,属芸香科黄皮属植物,枝叶揉之有香气,果肉酸甜可口,其叶、根可供药用,味微辛苦,性平,有宣解郁热、理疝痛作用。黄皮叶即是黄皮果树的叶,民间多在夏季采收果实之后随即采叶,风干保存备用。

八、萝卜缨(芦)芒果核汤

配方:萝卜缨(芦)30~60克,芒果核15克,水煎温服。

按:萝卜缨(芦)芒果核汤,是广州民间常用来治疗感冒后,因过食肥腻而致外感未解,又兼咳嗽胸闷诸症。

《岭南草药志》载有一条验方,谓“外感后因过食肥腻,致咳嗽气促胸痛(民间认为外感传里),萝卜缨(芦)2两,水煎浓汁服,服二次症状即迅速好转。本药可加入治疗处方与芒果核同用”。

萝卜,属十字花科植物,其缨(芦)根、种子可供药用。《岭南草药志》说它“味辛甘性平,缨苗蒂部擅解感冒发热食滞,咳甚上气。种子能消膨化气。根茎、叶榨汁生服,善化温病伏邪结气”。

芒果核,是芒果食用后所收集的果核,果肉润香、清甜、爽口;芒果核“性味酸涩、平,行气消滞,能止疝痛,消食滞”。(《饮食治疗指南》)本方是一条食疗便方,感冒兼食滞者适用。

九、荷叶菊花苡米汤

配方:鲜荷叶一张(或干荷叶12克),菊花12克,苡米30克,加水适量煮汤,去渣服食。

按:夏日感冒,兼暑夹湿,初起症见身热头痛,疲倦,胸闷咳嗽,口渴痰稠,小便短赤,治宜清暑解表祛湿,宜荷叶菊花苡米汤。方中荷叶味苦涩性平,入心、肝、脾经,能上清头目之风热,有清暑消痰利湿功效。

《本草便读》谓荷叶“鲜者可解暑邪,用边有效,干者能宣脾胃,当炙为良”。

菊花“味甘性寒,平肝疏肺,清上焦之邪热,治目祛风”。

苡米甘淡益脾,专长清热利湿,故民间对于夏日感冒兼暑湿者,常以鲜荷叶菊花苡米同煮汤服,有清暑解表祛湿之功。

十、党参苏叶煎剂

配方:党参15~20克,苏叶10克,水煎温服。

按:党参苏叶煎剂,具有参苏饮组方之意。方中党参“为强壮药,并有祛痰作用”(《科学注解本草概要》)。党参补气扶正以祛邪;苏叶温散风寒,使其邪去正安。

适宜于肺气虚弱而感冒风寒,症见恶寒微热,头痛鼻塞,胸膈满闷,咳嗽有痰等症。若非虚人感冒及肺有实热者则不适宜。

古人说“风为百病之长”是指外因为主要条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指内因。正气不足,机体防御功能失调,外邪侵袭特别是四时不正之气,都可以造成气血阴阳失衡。

所以临床上治病,既要祛邪,又要扶正。

外感病的扶正祛邪,显然桂枝汤、麻黄汤都不合适,小柴胡汤正合适。从少阳病的角度讲,和解外邪,也很贴合,所以某治感冒,常用小柴胡汤加减。

以小柴胡汤为主加减治疗外感病,柴胡要用大剂量,服药后要出少量汗,如服桂枝汤一样取汗,疗效更好。

偏于风寒邪重时加羌活、荆芥、防风;偏于外邪化热时加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等,有时还加炙黄芪以扶正祛邪。

如恶寒重发热轻,柴胡、半夏适当用量增大,发热重恶寒轻黄芩用量增大,寒热都较轻加葛根。

【医案】

68年初冬,郑某,男,职工。因早起时受风寒而致恶寒发热,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痛,咳嗽咯白稠痰,咽部不适,测体温38.5℃,舌苔薄、微黄而干,舌质偏红。余认为外有风寒,部分外邪化热,正气不足,故用小柴胡汤加蒲公英、大贝母。

药用柴胡25克,半夏12克,黄芩12克,党参10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2枚,蒲公英30克,大贝母18克,水煎服。

在护理方面,嘱其煎药时间不可过长,温服,注意保暖,稍加衣被,服药后出少量汗,尤其不要在出汗时受凉,不宜多出汗、出大汗。一剂而体温正常,第二剂柴胡减为20克,药后全安。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针药并用治膝关节肿痛受限1月案 宗琪

    患者:侯某某性别:男年龄:53岁初诊日期:2023年8月5日主诉:右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1月余。禁忌:水果,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鱼腥等8月8日查房:患者述右膝疼痛较前好转,皮温略减,仍肿胀,行走吃力。

  • 大承气汤治大便5日未解案 宗琪

    按语:患者多日未大便,脉大有力,腹部胀满不适,考虑病在阳明,符合“痞满燥实”的大承气汤证,故如法急煎速服,患者得以好转。

  • 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一例 尹传礼

    林某,女,44岁,一诊:2023年2月25日以“入睡困难伴心慌胸闷2月”就诊。患者2月前感染新冠后出现入睡困难,伴心烦,心慌、胸闷等症,延医治疗,效差,症状加重,甚则整夜不眠。养阴安神保健贴,双侧安眠穴贴敷,日一次。

  • 子宫复旧不全食疗 谢江强

    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再煮2小时,加精盐。分3次食用,连服6日。取出药袋,滤尽药汁,用小火煎熬至500毫升时,打入鸡蛋,并加红糖,继续煮至蛋熟即成。脱力草糖蛋鸡蛋10枚,脱力草(蝇子草)30克,红糖30克。适用于气虚型产后子宫复

  • 甘草泻心汤 李华歆

    ——居里夫人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上部则声暍(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 风湿性关节炎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谢江强

    风湿性关节炎的概念及临床表现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以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为主的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风湿性关节炎虽反复发作,但炎症消退后不会出现关节变形等后遗症。不典型的病人可仅出现关节疼痛而无其他明显炎症表现。

  • 医心医路之诊余漫谈 张宝华

    会诊一皮疹患者。五剂,日一剂,水煎服。观患所服之药,一方竞达三十有八味,实匪夷所思也。余闻医进而学医,再进为医,而来数十载。然之于临证仍觉困乏,若铁之于钢,临危急处力不胜任耳。

  • 理气活血汤 吕华蕾

    平素胸闷气短,精神抑郁,心烦易怒,头晕,咽干。方中柴胡、香附、枳壳、降香疏肝解郁、宽胸理气;当归、川芎、赤芍、丹参、红花、延胡索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石菖蒲、甘草芳香开窍、益气和中。

  • 胃肠功能紊乱症 张宝华

    刘某某,男,61岁。平素不敢吃生冷,饮酒,食饮则胃胀,腹部不适,大便溏泻。此方药对证,寒湿渐化,增益前方与之。

  • 经方治疗杂病(一) 张宝华

    既往有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