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补心丹治疗紧张性头痛

2021.03.16 93阅读 评论数 0 3
天王补心丹出自《摄生秘剖》,由生地黄、五味子、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人参、玄参、白茯苓、远志、桔梗、朱砂等组成。具有滋阴安神、补益心肾的作用。原书谓其能治疗心血不足、心神不宁、津液枯竭、健忘怔忡、大便不利、口舌生疮等症。笔者将此方改成汤剂,用治紧张性头痛,亦获得很好的疗效,兹举例如下。
陈某,男,35岁,2003年3月3日初诊。诉头痛反复1O年。1O年前出国务工,初到异国他乡,人生地疏,语言不通,加上条件艰苦,劳作紧张,渐见头痛加重,延至无法工作,只好回国治疗。辗转到多家医院治疗,脑电图、脑彩超及脑颅核磁共振等检查,均未见异常征象。西医诊断为紧张性头痛。屡服西药、中药都觉效果不佳。来诊时见:头痛且有箍紧感,枕区疼痛并向肩背放射,肩背沉重如负物品,压之有多处压痛点,伴少寐多梦,心悸不宁,舌红少津,苔薄白,脉细。四诊合参,阴血亏虚,头部脉络失养所致。审因论治,拟滋阴养血,舒通经络。处方:生地、葛根、生白芍各15g,天冬、麦冬、酸枣仁、当归、丹参、炙甘草各10g,玄参、白茯苓、远志、桔梗各6g,全蝎3g,朱砂1g(冲服)。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并配合心理疏导。且嘱其家人每天轻柔按摩其局部压痛点数次。服药5d后,头痛消失,夜寐亦馨。原方去朱砂,隔日1剂,续服lO剂,且继续按摩。20d后诉诸症皆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清代李文来在《李氏医鉴》中云:“饥饱劳役,伤其阴血。”《灵枢·口问》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本例患者忧思郁虑,操劳太过,阴血亏耗伤及心神。“头者精明之腑”,五脏六腑之气皆上通于头部。
  
患者阴血亏虚,心神失养,则更不耐外界各种刺激,渐至于心动,表现为性格敏感、多疑,固执、主观。心动,则五脏六腑之气不和,终至于头部经脉阴血亏虚,失于滋养,虚滞不通,头痛迁延难愈。方用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安神定志;另加生白芍、炙甘草缓急,葛根升举阳气,全蝎通络解痉;配合心理疏导以宁神,轻柔按摩以通络。多管齐下,使其阴血充沛,神清志定,五脏安和。
  
头部经脉得养,经气充和条达,数年头痛得以痊愈。
 

转自《名医验案内科》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抵抗力下降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40曾某,女,23岁。火降则气生,气生则阳气足,阳气温煦机体,则冬季无畏寒怕冷。医案141朱某,女,80岁。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 辩证论治慢性尿路感染 张宝华

    中医认为,慢性尿路感染多与湿热、肾虚、气滞等因素有关,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辩证论治的方法,从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等方面入手,以提高治疗效果。

  • 头晕的医案整理1 谢江强

    陈某,男,53岁。主诉:头晕间歇发作1年。医案109程某,女,31岁。现病史:3个月来头昏间歇发作,昏时恶心,月经先期,20余天1行,量多色红有血块,末次月经于10月17日来潮。

  • 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余,中药4剂病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网诊)性别:女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20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余,伴咽部有痰,痰或白或黑,不易咳,怕冷,汗不多,纳差,咽痒,脚冷,鼻涕黄稠,舌质淡,苔白厚腻。

  • 长期便秘案一 王建飞

    2020年08月14日陈某,男,77岁,初诊。胃纳一般,口干,大便干结2天一次,有时需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小便黄,时有腰酸、梦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服药后面色黯黑减轻,大便情况改善。

  • 中医面瘫证法方药 李新明

    外感风邪,如遇风雨、阴寒、饥饿、疲劳等诱因,卫外功能减弱,邪气乘虚而入,痹阻脉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面部肌肉失去濡养,筋脉弛缓不收,进而引发面瘫。

  • 真武汤 李华歆

    今天利用午休时间,好好为大家掰一掰“真武汤”!此时仲景告诉你用“真武汤”来补救……所以温阳化饮制水的“真武汤”就形成了!

  • 医生,我是右侧前胸痛,你为什么要摸我肚子? 于军

    今天上午,一位男性患者,右侧前胸疼痛一周。而在日本,日本医家早在600年前就开始提倡腹诊。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医案52朱某,女,25岁。健胃消食口服液,1次服10mL,1日服3次,连服20天。故以归脾丸健脾养心治本,健胃消食口服液消胀治标。医案53陈某,女,71岁。医案54严某,女,35岁。疏其肝,则胃气和,而嘈杂释。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