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三十六条(一)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五年“怪肿”夏至即来,辨证祛湿效如桴鼓 石仙洪
患者曾辗转多家三甲医院,检查无明显异常,西医仅能予螺内酯对症处理,但年年入夏复发,苦不堪言。并嘱其来年立夏前复诊,提前干预,以图根治。此案再证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之优势。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条(三) 张宝华
就是十余日冷不丁地发生振栗的这个人,同时他下利,在这以后,“头卓然而痛”。这个人发瞑眩,是胃气复振了,津液恢复了,冷不丁地振栗、自下利、头卓然而痛。津液也达不到足,所以足下也寒,这是病的前后情况。 -
伤寒论第一百零七条(二) 张宝华
铅丹与龙、牡一样也有镇静的作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就是治小柴胡汤证,而又气上冲,有烦惊这种病症。这个是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大黄之类药,但铅丹用时要掌握好剂量,必定它有毒,以免过量中毒。 -
咳嗽 罗志琴
患者40余岁于2024年7月就诊主诉:咳嗽3月余现病史:患者咽痒后出现咳嗽,无痰,一天阵咳5-6次,余正常。后随访患者3付药喝完后咳嗽已愈。咳嗽中医辩证治疗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
感冒3天,2剂中药痊愈 宗琪
诊断:感冒处方:小柴胡汤合伤风散加减2剂方组:豆豉8g辛夷8g杏仁6g桔梗8g甘草3g神曲8g柴胡8g黄芩3g茯苓8g连翘5g白芷4g款冬花6g旋复花6g甜叶菊4g煎服方法:冷水10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4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忌生冷瓜果,药渣泡脚 -
检查,做还是不做 谢江强
有的时候,在这个医院做了检查,到另一家医院就诊时,却被要求重新做一遍。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医生的工作越来越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检查,但医生的判断也并不是完全依赖检查的结果。而且,有的时候,检查结果的“假象”还会对医生的决策产生干扰,甚至误导。 -
医生说法不一样,到底该听谁的 谢江强
但这些医生诊断和治疗的时候都遵循了一个共同的标准,那就是认可肚子摸到肿瘤是有问题的。那这种情况到底该听谁的呢?但这些证据的“级别”是不一样的,不同级别的证据,可信度是不一样的。 -
特发性震颤治疗感悟 丁龙龙
2**肝风夹痰**:痰湿随风上扰清窍,窜扰筋脉→双手震颤。3**心神不宁**:痰浊蒙蔽心神→睡不着多梦。 -
伤寒论第三十一条(三) 张宝华
本条用葛根汤,那就说明是一种阳性证,所以叫作太阳与阳明合病,也就是表阳证与里阳证同时发作。后面的第三十六条就说“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这没有下利吧! -
通阳行气话薤白:古今医案中的中医智慧 赵阳
古代医案中,主要是胸阳不振,治疗侧重于通阳行气;而现代医案中,胸阳闭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气不足导致血脉不畅,肝气郁结又加重了气机阻滞。薤白在这两则医案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新文章
-
见证中医的魅力—5剂中药治验案 宗琪
妇人怀娠,腹中休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
经方实验录之性功能下降 张宝华
端午佳节于坐诊处,清风徐来,一袭车水马龙之满目,近辰时末姗姗而入四人,三女在前,一男踟蹰压后。“那坐下把脉,你哪里不舒服?”“肝郁脾虚就没精神头?”“性功能下降,阳痿了?”“就他的表现来看,是性格和压力太大综合导致的肝郁脾虚证,不是肾虚。”
-
《伤寒杂病论》中黄柏 张宝华
经方中用黄柏者见于大黄硝石汤、栀子柏皮汤、白头翁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和乌梅丸等5方。黄柏于阳明病大黄硝石汤中,主除热祛黄。《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261条: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现多认为黄柏苦,寒。
-
旋覆代赭汤治疗嗝气医案 张训景
魏*男年龄:42岁2024.04.27初诊主诉:嗝气2月余。时有低血糖,心慌、汗出,饮食后好转。乌贝散治疗反酸。《伤寒论》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
有意思 李华歆
小糊涂:大家好,我是小糊涂,估计80、90后的朋友对我有点印象,我曾经出演过一部特有意思的动画片——《小糊涂神》小编:确实,那部动画片真的不错,小编曾经一放学就扒在电视前面看这部动画片,我想“经方苑”粉丝中也有不少人看过!
-
右眼白睛充血2天,中药3剂愈 宗琪
患者:王某某性别:男年龄:53岁初诊日期:2024年3月20日主诉:右眼白睛发红充血2天。现病史:患者2天前不慎诱发右眼白睛发红伴充血,食欲略差,大便时稀,眠可,左脉:略沉有力,右脉:寸浮有力关尺沉有力,舌质偏暗,苔白略厚腻,舌边红,边泡沫,舌中裂。
-
腰扭伤2天,针药结合速愈 宗琪
条文学习: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
经方实验录之焦虑症 张宝华
近来触事烦心,情绪波动而上述诸症加重而来就诊。观其脉症乃肝郁脾虚,痰湿瘀滞之症,处柴胡剂加减观之。《经》曰,湿胜则泻。往来寒热,在表里之中,故用此有各半之意,本以治伤寒之寒热,所以名半夏。
-
经方实验录之杂病诊治 张宝华
可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等。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昔刘涓子取其精而丸之,名守中金丸,可以长生。
-
《黄帝内经》十三方1汤液醪醴 张训景
《黄帝内经》以“宇宙生命整体观、天人合一”全面论述了保健养生之道,主张“治未病”。对方药的运用,仅提出了十三首方剂,通称“内经十三方”。汤液和醪醴,都是以五谷作为原料,经过酿制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