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阳行气话薤白:古今医案中的中医智慧

2025.03.08 598阅读 评论数 1 6
 薤白,这味看似普通的中药材,在中医的历史长河中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治疗胸痹等病症方面,展现出独特的疗效。从古代经典医案到现代临床实践,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其通阳行气功效的神奇之处。

清·叶天士在《临证医案指南》中记载的一则胸痹医案,生动地展现了薤白的药用价值。患者王某某,突发胸前附骨板痛,疼痛剧烈到呼吸都不通畅,唯有捶背才能稍感舒缓,病因不明且发病迅速。叶天士依据张仲景对胸痹症的认识,判断是清阳失展所致,遂采用辛滑之法治疗。药方以薤白为君药,配以川桂枝尖、半夏、生姜,并加白酒一杯同煎。心在胸中,为阳中之太阳,主阳气。胸阳旺盛,心脉才能顺畅;一旦胸阳不振,心脉就会瘀滞,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方中选用辛温药物,正是利用"辛能散能行""温能温里散寒、温经通络"的特性,达到温阳散结、通畅胸阳的目的,而薤白在此方中起到关键作用。这里的"白酒"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白酒,据考证,很可能是米加酒曲发酵而成、冬酿春成的米酒,其在方剂中也有助于药力的发挥。

时光流转至现代,2024年1月的门诊上,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前来就诊。她反复发作胸闷已有2年,各项心脏相关检查却未见明显异常。劳累后或情绪激动时,心前区就会出现堵闷、气短的症状,饮食和睡眠正常,二便也无异常,舌淡苔白腻,脉沉弦。经辨证,其病因是心气不足、肝气郁结、痰浊痹阻、胸阳不振。治疗采用补益心气、疏肝解郁、通阳散结、化浊除痹之法,方药包含生黄芪、太子参、麦冬、醋柴胡、赤白芍、瓜蒌、薤白、法半夏、丹参等。14剂药后,患者复诊时胸闷症状明显缓解,随后医生又根据具体情况对药方进行调整。

对比这两则医案,虽都表现为胸闷不适,但辨证和治疗方法却有所不同,这恰恰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的理念。古代医案中,主要是胸阳不振,治疗侧重于通阳行气;而现代医案中,胸阳闭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气不足导致血脉不畅,肝气郁结又加重了气机阻滞。中医认为气具有推动血液、津液运行的作用,心气不足则推动无力,肝气郁结则气行不畅。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焦虑抑郁情绪较为常见,这就容易导致肝气郁结。所以在治疗时,既要益气温阳,解决心气不足的问题,又要行气散结,疏解肝气郁结,还要化浊除痹,清除痰浊阻滞。

薤白在这两则医案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通阳行气的功效,无论是单纯的胸阳不振,还是复杂的多病因导致的胸痹,都能起到关键的治疗作用。这也提醒我们,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要深入理解经典医案,把握药物的特性和应用规律,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优势,为患者解除病痛。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赵阳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七十条(二) 张宝华

    得调和胃气,可以给与调胃承气汤。病变为虚寒的,先生在上面举了两个例子,芍药甘草加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病变为实的,这个调胃承气汤则是。因此调胃承气汤你不能见到“不恶寒但热”就给人家用吧!

  • 伤寒 李华歆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伤寒论.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 下乡病例-脚外伤呕吐 马亮

    外伤马副院长已给予给予清疮缝合了。出血量不是很大,50ml-100ml。病人的呕吐、冷汗是与低血糖相关的,通病仔细询问病史就可以知道,所以就口服葡萄糖就迅速改善症状了。

  • 腰椎椎管狭窄的外治治疗 崔乐

    腰椎椎管狭窄的情况在临床诊疗中逐年上升,并且病情发生年龄段逐步下移,趋向于年轻化。现通过一临床案例进行腰椎椎管狭窄的外治疗法痊愈分享。

  • 脉象漫谈 陈锦辉

    脉象漫谈谈到中医脉诊,大多数中医师都能如数家珍,三部九候,二十多种脉象均记于心。该脉如果浮现,则不是正常现象,浮是阳位,肾与膀胱相表里,因此,也暗示着膀胱的异常。这先天原阳也称一条真龙,正常情况下,潜藏于命门之中,所以,诊右尺脉时可见沉而小滑的脉象。

  • 中元节 陈鹏

    晚上出门带个小香囊里面装点盐糯米硬币桃枝之类

  • 经方实验录——满嘴疮痍不忍视,经方七剂归本初 张宝华

    褚某某,男,年三十九。刻下散在口疮侵目,溃处疼痛不已,妨碍食饮,甚是痛楚。是故病苦经年而不得愈也。观其脉证,木土失德,肝脾不和,湿热相杂,先师主以甘草泻心汤,余随其脉证加生石膏观之。足见经方效用多是如此。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仲景“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的共同之处就是二者在治疗上都是“刺期门”,不同之处是前者根据症状被称为“纵”,而后者则被称为“横”!因为二者的关键之处均在“肝”(胆),所以在治疗治疗上都用“刺期门”来调解脏腑之间关系,由此可见体会仲景思想!

  • 舒肝明目汤 潘洪波

    舒肝明目汤出自《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和解表里,为君药。牡丹皮活血散瘀,桑椹、决明子、桑寄生、首乌藤养肝明目,共为佐助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明目之功。

  • 孩子起了汗疱疹怎么办?  谢江强

    汗疱疹的表现有哪些?③汗疱疹也有可能累及指甲和甲周的皮肤,引起甲沟炎。怎么区分孩子得的是不是汗疱疹?另外,手足癣一般发生在单侧手足,两侧分布不对称,而汗疱疹多数呈两侧手足对称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