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恶心案

2025.10.13 500阅读 评论数 2 5

 
患者,女,43岁。初诊时主诉头晕反复发作,伴心易惊、恶心、胸闷,观其舌象,舌体胖大、苔薄腻。
 
辨证:综合症状与舌象,判断为痰湿内阻,清阳不升,心神受扰。
 
治法:治以燥湿化痰、升清降浊、安神定志。
 
处方:清半夏15g,天麻15g,生白术15g,茯苓20g,甘草6g,化橘红10g,大枣5枚,生姜10g,杏仁10g,枳壳12g,竹茹10g,石菖蒲15g,丹参15g。共5付,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反馈:患者服药后,头晕、心易惊、恶心、胸闷等症状明显缓解,舌象亦较前改善,提示药已中的,后续可根据病情调整方剂以巩固疗效。
 
一、处方方解
 
本方以“燥湿化痰、升清降浊、安神定志”为核心,融合多首经典方剂思路,药味配伍紧扣病机,具体解析如下:
 
-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针对痰湿内阻):清半夏辛温性燥,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针对恶心、胸闷及痰湿根源;化橘红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助半夏增强化痰之力,同时疏通气机,改善胸闷。
- 健脾祛湿、升清降浊(针对清阳不升):生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健脾渗湿,二者合用健脾祛湿,从源头减少痰湿生成;天麻性平味甘,能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针对痰湿阻滞导致的清阳不升之头晕;生姜温中散寒、和胃止呕,既助半夏降逆,又能制约半夏之毒,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二者与甘草配伍(生姜、大枣、甘草),可调和脾胃、顾护正气。
- 理气宽胸、宣肺通痹(针对气机不畅):杏仁苦温,能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可宣通肺气以助痰湿排出,改善胸闷;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与化橘红合用增强理气之力,疏通气机以缓解胸闷、气塞。
- 清热化痰、安神开窍(针对心神受扰):竹茹甘微寒,能清热化痰、除烦止呕,针对痰湿可能兼夹的轻微郁热,缓解心易惊、烦躁;石菖蒲辛温,能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助痰湿消散的同时安神定志,改善心易惊;丹参苦微寒,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针对痰湿阻滞可能伴有的气血运行不畅,同时清心安神,辅助改善心神不宁。
- 调和诸药:甘草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平衡方中寒热温燥之性,使全方配伍更趋平和。
 
二、各方剂出处及原文主治
 
1. 半夏天麻白术汤
- 出处:金代李东垣《脾胃论》
- 原文主治:“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除,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定,其苗为定风草,独不为风所动也。” 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痰湿内阻所致的头痛、眩晕,伴胸膈痞满、恶心呕吐、舌苔白腻等症。
2. 温胆汤
- 出处:南北朝时期姚僧垣《集验方》,后载于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原文主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此汤。” 原方用于胆胃不和、痰热内扰所致的虚烦不眠、胆怯易惊、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胸膈痞闷、口苦等症。
3. 茯苓杏仁甘草汤
- 出处: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
- 原文主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主要用于治疗胸痹属痰湿阻滞、气机不畅所致的胸中气塞、短气、胸闷等症,以宣肺化痰、理气通痹为主要功效。
4. 橘枳姜汤
- 出处: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
- 原文主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适用于胸痹属气滞饮停所致的胸中气塞、短气、胸闷、呕逆等症,能理气宽胸、和胃降逆。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高颖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经方大黄蛰虫💊的临床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大黄蛰虫丸的活血消癥作用可使肌瘤体积缩小,改善患者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伴随症状。

  • 精伤学说-五脏病以肾失静润 赵立生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病以肾失静润。”说明五脏的病变,都是由于肾阴不足,不能滋润五脏,导致五脏阴液亏损。五脏都有各自的特性,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也各不相同。五脏阴液亏虚的病理表现:一、肾阴亏损。说明水液代谢障碍是引起肾阴亏虚的主要原因。

  • 通魄汤治疗便秘案 高颖

    二诊时,遂处以吴雄志通魄汤枳实30生白术50升麻6川牛膝30瓜蒌仁30白芍30肉苁蓉30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不论是王自立运脾汤,或是吴雄志通魄汤,均重用枳实,白术,健脾运脾之中,又能导气下行,对于脾虚不运的便秘,乃对症之品。肛门亦称为魄门,故本方称之为

  • 头晕、乏力,“贫血”一则 甄林强

    头晕、乏力,贫血,便秘。现病史:1月前劳累后出现头晕、乏力,便秘,于医院抽血化验后被告知贫血,经中西药治疗1周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 89.辨咳嗽有痰无痰,要重视舌诊 杨涛

    姓名:伍某,性别:男,年龄:49岁就诊时间:2024-11-16主诉:咽痒咳嗽4个月。

  • 伤寒论第九十一条(二) 张宝华

    要是现下利清谷,就是虚寒,据定法得先救里后解表。所以这地方说救表宜桂枝汤,非常肯定,一定要注意。那么要是开始得病就没有汗,当然就用麻黄汤啦,疾病适在伤寒阶段嘛,因证而施治嘛。

  • 伤寒论第八十一条 张宝华

    八十一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病人旧微溏”,他有老毛病,平常就大便溏泄,且是经常性的,“旧”嘛,不是新得的,这样的都是久寒啦!久寒,栀子万万用不得。这一条简单,简单之中有深意,大家可以揣摩揣摩先生的心意。

  • 顽固皮肤病1年余,7剂柴龙显奇效! 宗琪

    诊断:三焦瘀滞,湿毒为患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7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党参20g茯苓2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肉桂20g磁石20g生黄芩20g生大黄15g生姜20g(切)大枣6个(擘)土茯苓20g仙鹤草60g制附片15g煎服方法:冷水180

  • 苍耳玉屏桂枝汤治疗过敏性鼻炎 陈锦辉

    有感于此,笔者拟定了具有祛风通窍、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作用的“苍耳玉屏桂枝汤”,作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专病专方。苍耳玉屏桂枝汤是我多年来反复应用的一张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验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 经方实验录之杂症 张宝华

    某成年女性患者。刻下偶尔口渴,口苦,口干;视物模糊;心烦;睡觉打呼噜;精神疲倦;面部晦暗,黄褐斑,黑眼圈;烦躁;月经周期正常;周期4-5天;经色暗,有血块,量少;芒果过敏,既往有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过敏性鼻炎等病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