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二十六条(二)
“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那么治疗应该是下之,下啥?下其淤血。“不可余药”,不用其他的药,用啥?宜抵当丸。这个“不可余药”,一般医家认为是一点药也不要剩,连渣子吃,开的是丸药嘛。那么这个注解合理不呢?从这个整条条文来看不合理,应该是不可用其他的药。那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个伤寒有热上,没汗的伤寒而热不退,若采用再发汗或其他治疗,那是错误的。不要用其他的药,得着眼在“为有血也,当下之”,我们得细细体会这个条文,要是只在这个“余”字的字面上来讲,这个“余”字,古人的“余”在文中的核心含义为第一人称代词“我”和表示“剩余、多余”,要是按这个文字上直注当然是没问题的,但要是整个条文来分析看就不合理了。这个“下”,不用抵当汤而用抵当丸的道理,因为这证候不那么急,不那么剧烈。因为这个人也没有如狂也没有发狂,只是热不解而已,所以不要大攻。用抵当丸,丸药跟汤药的药物是一样的,但分量小。汤者荡也,力猛,丸者缓也,力缓。虽然是丸,也是用煎法,跟汤药是一样的,大家看看后面就知道了。抵当汤中水蛭、虻虫各三十个,抵当丸则是各二十个,用量相比要小;桃仁二十五个,相比稍多,抵当汤中的桃仁是二十个;大黄两个方子的用量是一样。但每次服的少多了,抵当汤是分三次服,抵当丸则分四次,药量少,次数多。咱们看看他底下的应用说明就可以了,“右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还是汤药,也不搁蜜什么的,药搁到一起,把它捣碎。因为桃仁跟杏仁一样是油性东西,药搁一起一捣,它也黏糊,所以把它分成四份,做成四丸。煮一丸,取七合服之。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这就看出来了吧,根本不是连渣子吃。那么有的注家说“不可余药”是连渣吃,因为病重,这是望字生意,不合理。这个“伤寒有热”是大眼目,这一句话贯穿起来就好理解说明了,用其他解热药不行,只能够下瘀血。由于病不那么峻烈急迫,所以用丸药,用的量非常小。所以病有轻有重,用药的药量也是有大有小,所谓医者易也,易其易也,就是得活法圆通嘛,量病证而取舍方药及其量,真正的医生就是这么做的,这在临床上也是很重要的是。
“晬时当下血”,晬时就是一周,那么一天二十四小时了,古人说十二个时辰,这个晬时指即一周时,指一天的某一时辰至次日的同一时辰,现在就是二十四小时,一个整天啦!病人头天晚上吃,第二天准见血。晬时当下,如果不下,再吃,再吃第二丸。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条文! 李华歆
一个条文小编今天背诵《伤寒论》这条有点感悟,正好跟大家说说!如果这样研究《伤寒论》也是挺容易的,其实并不是,如果是加入临床经验,就马上不一样了!所以研究《伤寒论》的最好途径就是边学边临床,多思考,多总结! -
“便秘20年”—2剂中药大便排泄正常 宗琪
诊断:便秘处方:柴胡肉桂干姜汤加减5剂方组:柴胡125g桂枝45g干姜30g生黄芩45g炙甘草30g生牡蛎30g天花粉60g煎药方法:每剂药2400ml水泡透,水开后煮到约1200ml,去掉药渣,单煮1200ml药水至600ml,分3次饭后半小时热服,药渣 -
伤寒论第120条 李华歆
——高尔基1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此时你仔细想想,发现《伤寒论》第116条有这样的记载:微数之脉,慎不可灸! -
伤寒论第三十七条(二) 张宝华
《内经》说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不管怎么说,《伤寒》在前,这是事实,后世医家肯定也好,否定也罢,都是有局限性的。 -
马家湾刘二郎学习《金匮》第十七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呕而肠鸣,心下痞,用半夏泻心汤,无可非议,但临床中见心下痞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疗效却不尽人意。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又引《类聚方广义》小儿呛乳及百日咳,此方加半夏,极效。 -
柴胡桂枝汤治疗感冒验案 高颖
因感冒不适前来就诊。综合来看,患者既有太阳表虚之证,又有少阳经气不利之象,故选用柴胡桂枝汤进行治疗。柴胡桂枝汤作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方,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通过运用柴胡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和解少阳之法,切中病机。 -
孩子咳嗽怎么办 谢江强
病毒感染也是孩子咳嗽的主要原因,孩子咳嗽大部分不用紧张。下儿童禁用可待因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脑膜炎的孩子可能会发热,但发热不会引起脑膜炎,肺炎可能引起咳嗽,但咳嗽不会咳出肺炎。 -
发热要不要用抗生素 谢江强
儿童发热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用抗生素,所以很多家长都有没用药孩子自己好了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在网上随处可见。但医生的经验却和家长恰恰相反,因为医生每天处理大量的病例,每个医生都曾经碰到过一些严重感染需要用抗生素的病例。 -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二) 张宝华
“大烦渴不解”,可不是表不解,这可别误会了。“大烦渴不解”,病人不但烦躁的厉害,渴得也厉害。脉洪大是里热的情形,基于此,二十五条的“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中的“脉洪大”是错的,从这儿也看出来了,那个应该是脉浮。 -
伤寒论第二十五条(三) 张宝华
桂枝二麻黄一汤这个方的剂量也是一个极轻的。他说“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根据药物的分析,林亿等人对这个方药的剂量做了个取量,桂枝汤根据原方分量的合法取十二分之五,麻黄汤取九分之二,十二分之五比九分之二,通分一下,约二比一。
最新文章
-
为什么亲人与熟人最难调? 张娟
说的是医生给至亲之人治病,思想容易被情感所左右,治疗就会畏首畏尾,错失良机。3)调理身体,它的规律不会因为你的有钱或者没钱,熟与不熟,而有所改变。就像一个人为什么会变得逐步成熟,是因为他已经被现实磨平了棱角,思想不再是刚刚从学校毕业时那么天真了。
-
《便秘、便血、肠疾》 张娟
)3、直肠瘤: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偶尔也有出血,一般不会痛,如果疼痛明显就是要发作或加重了,进一步会发展成直肠癌,多数是七年的时间。
-
中医治疗怀孕后失眠的用药经验分析 崔国宁
本文深入分析中医在治疗怀孕后失眠方面的用药经验,包括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常用的治疗方法及具体药物的运用,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中医以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在治疗怀孕后失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用药经验为临床治疗怀孕后失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神经衰弱对症选用中成药 吴春水
本文发表于《民族医药报》2024年10月4日第40期神经衰弱对症选用中成药1.枣仁安神胶囊方由炒酸枣仁、丹参、醋五味子组成。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心烦、头晕;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口服,一次5粒,每日1次,临睡前服用。中成药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日常坐诊 刘艳兵
灸数次后,文先生自觉遍体轻快,气力充足。时至九月中旬,再次为其开具中药汤剂数剂以巩固疗效,文先生此时体质已获良好改善。至年底新冠大流行,文先生染疫后较他人明显痛苦小、痊愈快。目前,文先生身体素质优异。
-
伤寒论桂枝汤加味 张宝华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很有可能是没有合理的应用桂枝汤。
-
通耳方(自拟方)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 陈锦辉
通耳方(自拟方)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处方:柴胡12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黄芩8克,太子参3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石菖蒲6克,葛根30克。因此使用葛根的升阳作用来治疗耳鸣耳聋。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6—巳时(脾经当令) 张训景
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所以体内缺乏蛋白质严重,免疫系统就出问题了,如果惧怕针灸,艾灸解溪穴也可以改善肠胃的消化功能。解溪穴同时还是补充能量的一个穴位,9点到11点针灸解溪穴,宇宙间能量源源不断的从针上把能量补进去。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三) 门静脉血栓胃底结腸静脉曲张痛泻 钱开达
国庆前某君男中年来善持堂求治即为此病。医院检查肝功能正常,但有门静脉血栓,结肠和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和胃底结肠静脉均属消化系统范围,某君从小脾胃虚弱,经常腹泻,日久痰湿瘀其静脉完全可能。
-
中医治疗白塞氏综合征案例分析 崔国宁
经过详细检查和诊断,被确诊为白塞氏综合征。中医认为白塞氏综合征的发生与肝、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需要指出的是,白塞氏综合征病情较为复杂,且容易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