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九十一条(二)

2024.11.19 437阅读 评论数 0 2
这一段看法有二:一个是虽然误下,没有上边的情形而清便自调,要是有身疼痛,急当救表;另一个是已经有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急当救里,里得救后,已经清便自调了,你再救其表。这两个说法都有理。究其实先生的本意着重在哪一点呢,不得而知,这个字里文章上先生就这么写了,到底心意在哪?你得神会拜谒他老人家了。

那么我们推理总结一下吧。一个是该发汗而误下,误下就一定就现下利清谷?这个不一定。要是现下利清谷,就是虚寒,据定法得先救里后解表。另一个是下利清谷或者没有下利清谷,“身疼痛”还是表没解,该解表还得救表。大体如此,大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行取舍。

那么救里先生用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为什么用桂枝汤?书法的前面都有了,桂枝汤的应用,都是人的体液有丧失之后,“发汗后”、“下之后”,前面都说了嘛,“亡血”、“亡津液”,此时表不解不能用麻黄汤,在临证上这个太重要了,这就是规矩,该守的你必须得守着,定法嘛。因此临证时,无论病人是吃了其他的发汗药,还是吃了泻药,表没解,即便是不汗出,也不能给吃麻黄汤,要吃桂枝汤,这是定法,你得守规矩。所以这地方说救表宜桂枝汤,非常肯定,一定要注意。那么要是开始得病就没有汗,当然就用麻黄汤啦,疾病适在伤寒阶段嘛,因证而施治嘛。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调胃承气汤 李华歆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主之。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 颈椎病 潘洪波

    颈椎病中医是如何治疗的。在中医里面颈椎病主要有4大证型:痰湿阻滞型、外邪瘀滞型、肝肾不足型以及血瘀阻络型。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颈椎增生,经治疗没有太大的好转。方中半夏能降逆止呕,泽泻能利水渗湿,茯苓能健脾利水,砂仁可以温脾化湿。所以方中又用淫羊藿温通阳气。

  • 急躁易怒失眠 潘洪波

    有一个男子年70岁,他从来都是性情急躁,心里头乱糟糟的,用他的话来说心里没有一天是清静的,不是这事儿就是那事,总之各种不称心、不如意、不顺眼。接着再加入菖蒲和郁金继续投用,一周以后症状进一步好转,夜里睡眠可以达到4到5小时。

  • 用纯中药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2例 于军

    今天看了5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其中有两位发病在头面部。患者一,男,89岁,5月10日首诊,左耳周、颊部、颌下、颈部带状疱疹后撕裂样痛、刀割样痛、灼痛2年。患者二,男,80岁,5月8日首诊,左前额、眶周、颞侧带状疱疹后灼痛2月。

  • 随便聊聊中医 李华歆

    而经方是“辨证论治”的经典体系,所以让大家了解经方、学习经方才能推广经方,这样才可能让更多人愿意相信中医,这才是发展中医的底气!

  • 伤寒论中桂枝用法 高群

    桂枝是《伤寒论》中第一个出现的药,算上加减,一共有44个方子涉及到。上冲、悸动主要是“上虚不能制下”,治疗就是要温“上”的阳,也就是桂枝。这几种情况都可以灵活应用桂枝。

  • 血热 血瘀 血寒 血虚 潘洪波

    血热的人,舌象整体以颜色红,舌面上有红色的小芒刺为主,这种人平时容易出现上火,脸上起疙瘩粉刺,容易出现口干口渴,身心烦躁,情绪急躁易怒,眼睛、牙龈容易红肿等情况,另外晚上睡觉还容易失眠,出现一些头痛等情况,这时调理就需要清热为主,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舌象

  • 间断头晕4年余,中医治疗不一般 宗琪

    诊断:眩晕处方:柴胡肉桂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合四妙散加减5剂方组:柴胡24g肉桂15g干姜12g生黄芩18g炙甘草12g天花粉18g生牡蛎12g当归15g川芎15g白芍30g茯苓20g泽泻50g苍术20g葛根45g黄柏12g怀牛膝20g薏苡仁30g煎服方法:

  • 右肺腺癌伴胸膜转移中西结合治疗医案1 张训景

    刘某男78岁2017.01.19初诊主诉:右肺腺癌伴胸膜转移8月余,克唑替尼治疗7月,右侧胸壁麻木2级6月余。胸腔镜病理恶性上皮肿瘤,符合分化查的肺腺癌胸膜转移。

  • 川穹茶调散治疗头痛医案 张训景

    3服药后头痛症状基本消失。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川芎茶调散是集多种祛风药物于一方,具有疏风止痛的作用。该方剂对脑循环有一定改善作用,并有镇痛、镇静作用,其关键可能是川芎的钙拮抗作用,因此对偏头痛应有一定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