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诊疗

2025.09.14 482阅读 评论数 2 5

 该说不说,你确实得关注一下公众号哦!


 小编平时门诊经常遇到一些过来“转方”的患者,所谓“转方”就是在别的医生那边开的处方过来照着原方开的,也有的是自己在“小红书”看的一些小药方,平时我都会仔细看看方子有没有什么药物禁忌,同时也建议患者最好还是去面诊之后调整方子!可他们都会跟我说同样的话:那个医生真的太忙了,一天看好几十,甚至上百个,哪有时间管我啊?

  

  为什么要面诊呢?因为中医是讲“变”的,开药其实就是开“时间”,这段时间的病证和下段时间的病证可能会发生彻底变化,好比潮汐涨落,你不能刻舟求剑,要适时而变,为什么患者会吐槽很多中医连“感冒”都治不好?小编认为能不能治好“感冒”其实评价一个中医水平高低的最好试金石!为啥?因为“感冒”这个病看着没什么事,但是变化就很快,尤其是小儿感冒,上午过来好好的,下午回去就发热了,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这个就非常考验医生的水平,好比下棋,你能看几步,不是只顾着当下,预测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提前治疗,这才是高手!


 小编也曾经遇到过一些神医,说自己一天诊疗量一百多,治好了多少多少患者,好称是某病克星啥的,也有患者跟我面前描述说某神医一搭脉就啥的清楚了,几分钟就把方子开出来了,而且药到病除,那么这样的“神医”到底存在不存在呢?


 再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说有一天弟子问师父:世人虔诚烧香拜佛,可为什么有的人却依旧命运坎坷,过的很惨呢?师父会心一笑说:如果只是拜佛就能够让一个改变命运的话,那岂不是人人都搬过庙里来住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是拜佛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假如我是一个坏人,十恶不赦的那种,但是有一天我突然觉得自己之前那么做是不好的,我通过拜佛达到心灵上的皈依,我决定以后再也不做坏事,而且要多做善事来忏悔,那就说明“拜佛”有用,因为“佛”把我“度”了,把我从十恶不赦的坏人转变成一个善人,因此我的命运也就改变了!


 那么我们回到神医到底存在不存在这个问题上,先说结论:小编认为“神医”是存在的,但是日诊一百就说不过去了,为啥?其实道理很简单,清代名医陈修园曾经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一天看120个都不费劲,其中有好的,也有没好的,那时候年轻气盛,只图速度,但是到了晚年随着自己见得越来越多,慢慢发现自己水平越来越欠缺,为啥啊?考虑的越来越多了呗,原来看感冒只知道是风寒或者风热,现在发现原来还有暑湿感冒或者虚证感冒,甚至去大胆怀疑这个所谓的“感冒”也可能并不是“感冒”,所以小编认为真正的神医其实越到最后反而越不自信,为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所以小编遇到的厉害的中医真得很谦卑!这才是真正的中医!

 看病是两个人的事,一个是好医生,一个是好患者,医生好在技术过硬,态度认真,仁心仁术,这样患者才信任,信任是治疗最关键的一步,而患者好则在于积极配合,严格遵守医嘱,改变自己不恰当的生活习惯,调整自己不良心态,医生和患者应该是共同抵御疾病的战友,这样才会出现“神医”!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幼儿高热医案一则 魏勇涛

    看到这些,瞬间就想到了仲景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此例虽是常见的外感发热病,但是以小见大,在具体辨证及用方用药的时候蕴含有很深的中医医理。

  • 伤寒论第十一条(二) 张宝华

    到这十一条了吧。这些都是关于太阳病的总论。依始说太阳病的特征,继而开来的是太阳病的两大类型,一个中风,一个伤寒。然后,先生在大观上教导我们,临证太阳病时,要详细地观察,知道这个病的轻重缓急,传与不传。

  • 伤寒论第104条 李华歆

    ——高尔基1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主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

  • 小柴胡汤合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 陈积武

    陈某,女,43岁,因反复全身皮肤瘙痒3年,加重伴胃胀,纳呆1月。三诊时患者皮肤瘙痒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续服14剂巩固。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辛温轻散,小汗解表之功效。

  • 伤寒论第九十一条(一) 张宝华

    九十一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九十一条就是承着这一条,说“汗下先后”的问题。前面咱们先生早就说的够清楚不过了,太阳伤寒得发汗,就没有下之法嘛,所以九十条说“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

  • 伤寒论第七十七条(一) 张宝华

    七十七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本义是阻塞,不通。临证上,食道炎,食管反流,食道憩室的人常遭遇这个证侯,病人常挖掘食道狭窄。那么这个不能说来个食道憇室咱们就给栀子豉汤,咱们还是要辩证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嘛。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10-酉时(肾经当令) 张训景

    酉时:肾经当令酉时是指17点到19点,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足少阴肾经的旺盛,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言,在这个时候按摩足少阴肾经的穴位,效果最为明显。酉时气血流注于肾经。

  • 醉秋 陈鹏

    醉了整个秋文/陈医生我抱着一条江醉了一整夜无数个鱼儿在怀里黑云在天空中徘徊如同上帝之眼凝视着芸芸众生那个无助的男人女儿因交不起学费跳了江老婆也跟人跑了唯一的电瓶车被没收了他也想拥抱这条江生命如此之轻一片柳叶落在水里一个女人刚从水中露出了头她的爸爸和她一样也

  • 伤寒论第六十八条(一) 张宝华

    六十八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随着这个太阳病的深入,也讲了与其相关的事宜,这条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 肝郁气滞所致头痛治验案 吴春水

    症脉参合,辨证为肝郁气滞之证。中医辨证属头痛之肝郁气滞型。病因多为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在治疗上,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疏肝理气,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清肝明目之功,有效改善患者肝郁气滞之证,缓解头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