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五十一条(一)
“脉浮而紧”,浮紧脉象,是邪在表,这是太阳伤寒脉,依法当发汗,“而复下之”,脉浮而紧是太阳伤寒证的典型脉象。表明病邪在表,此时正确的治法应该是发汗解表。“而”是连词,表示转折或承接。这里是转折啦,暗示后面的做法(下之)与前文描述的脉证(表证)不符,是错误的。“复下之”的这个“复”有“又、再、重复”的意思,这个复很关键。“下之”指使用泻,即用泻下的药物,如大黄、芒硝通导大便,攻逐里实积滞。
咱们重点研究这个“复”字,他用这个字在此处的具体含义和强调重点是什么呢?他强调治疗行为的“重复性”或“再次发生”: 它表明“下之”这个动作不是第一次发生。暗示“错误性”和“过度性”:根据“脉浮而紧”,病明明在表,应该发汗,根本不应该用下法。“复”字说明,医生不仅错误地用了下法(第一次),而且可能是在无效或病情加重后,又错误地再次用了下法(第二次或更多次)。这是一种一错再错、反复误治的行为。
在张仲景先生的语境下,这种对表证反复使用下法的错误治疗(“误下”),必然会损伤人体正气,尤其是脾胃之气,引邪入里,导致病情复杂化、恶化,出现各种“变证”或“坏病”。在先生的书上,这样的条文后续通常会描述这些不良后果,如心下痞硬、利下不止、结胸等。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中的“复”,就是“又”、“再”、“重复”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病人脉象是浮而紧的,这是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证,而大夫却又(或再次、重复地)使用了泻下的治法。
咱们理解这个“复”字至关重要,因为它揭示了治疗的错误性质,即对表证用下法是原则性错误。强调了错误的严重程度,即不是一次失误,而是反复误治。解释了病情恶化的原因,即这种反复误下是导致正气受损、邪气内陷、病情复杂难治的关键因素。体现了张仲景的警戒,即《伤寒论》中大量条文通过描述“误汗”、“误下”,尤其是“复汗”、“复下”的后果,来告诫后人必须严格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汗下之法不可误用、滥用。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治“胃中堵闷伴恶心、纳差1天。”案 宗琪
患者:杨某某性别:男年龄:82岁初诊日期:2025年8月2日主诉:胃中堵闷伴恶心1天。8月5日查:胃中不适已愈,纳可便通。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六条(二) 张宝华
先生说“柴胡桂枝汤主之”。一般在临床上,少阳病是不能够发汗,也不能泻下,这是定法的!那么这种病理状态下,我们不妨表、半表半里同时来用药,这是合乎道而做出的合理措施。要是有汗出的表证,同时还有少阳证,小柴胡汤配桂枝汤就行。 -
伤寒论第一百三十四条(二) 张宝华
“阳气内陷,心下因硬”,结胸证仅是热并不结胸,同时由于阳气内陷则水与热结,这里的“阳气”可不是指阳热之气,就是指水分。刻下是既有邪热,又有水分的病理状态,所以“心下因硬”,是水与热结,而为结胸。 -
血尿 谢江强
血尿肺肾阴虚,血运不畅王某,女,9岁。金水不清,血络不宁陈某,男,14岁。今尿检,尿胆原(+),上皮细胞少许。 -
《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便血) 黄世清
后续病情稳定向好,嘱服附子理中丸调理善后,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扶阳学说强调“治病求本”,通过附子理中汤温补脾肾之阳,恢复机体温煦与固摄功能,而非单纯止血治标。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条(三) 张宝华
就是十余日冷不丁地发生振栗的这个人,同时他下利,在这以后,“头卓然而痛”。这个人发瞑眩,是胃气复振了,津液恢复了,冷不丁地振栗、自下利、头卓然而痛。津液也达不到足,所以足下也寒,这是病的前后情况。 -
脾虚失运,积滞不清 谢江强
13岁小儿,面色萎黄,形神不振,纳谷不香,舌苔厚腻,二便尚调,此脾运不健,积滞未清,先以汤药消运,待积去再以调补。周某,男,6岁。患儿面色不华,形神不振,纳谷不香,舌苔薄腻,便下欠化,腹软溲通,此脾虚运化不良,当先消积助运,然后调补。 -
谈谈婴儿哭闹 谢江强
谈谈婴儿哭闹婴儿哭闹是一周岁以内的孩子常见的一种表现。但病理性哭闹是不可忽视的,应注意及早求医检查,以免误了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如能掌握无病哭闹的原因,就容易处理婴儿哭闹的情况。幼小的婴儿,如突然受了惊吓,常可引起孩子的哭闹。 -
国医节|温脾肾,化湿浊,标本兼治 赵阳
治法温肾健脾以复气化,通阳利水以祛湿浊,佐以益气固表、化浊升清。本案属"虚湿夹杂"之证,治疗需温阳与利水并重,尤重脾肾气化功能恢复。 -
非处方药里的处方药 谢江强
但你可能想不到,感冒了你只是想吃点感冒药,结果却吃进去了一些起不到作用,还可能对身体产生危害的处方药。单方的盐酸金刚烷胺片是一种处方药,这可以在我国的处方药品目录里查实。根据药品说明书,主要用于帕金森病和防治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最新文章
-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一)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七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
崩漏一一则 祝鹏军
因家人生病,导致频繁熬夜,开始出现月经不规则。患者整体表现为脾虛,血瘀,还有肾虛的表现。海螵蛸,茜草治疗崩漏的药对。
-
附子理中汤合痛泻要方治疗泄泻医案 张训景
开具中药7付巩固治疗,好转出院。附子理中汤以温补脾肾,祛湿止泻。痛泻要方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由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四味中药组成。
-
也曾悟我 张宝华
华驹嬉我,不惑四十,潘鬓希希,升东山之赤子,行将天命之躯,秋水殷殷兮,孟春冰融。圣梦无凤兮,慨时命难违,糅淬水火兮,不怨天,不由人。圣贤寂寞,饮者留名,春花畔,秋月旁,歌舞楼榭,燕雁飞去复还,今夜酒醒何处,五蕴和合非我。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对照条文”!《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这两个条文在用药上也是“一药之差”!
-
有痰湿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 谢江强
有痰湿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a.先给孩子化痰老祖宗所留下的许多化痰方子中,最基本的方子就是二陈汤。萝卜有助消化、开胃健脾、顺气的作用,经常给孩子食用萝卜,能够帮助他消化中焦的积食,疏理脾胃之气。
-
半夏泻心汤合痛泻要方治疗泄泻医案1 张训景
患者食凉食辣均腹泻,辩证为肝郁脾虚、寒热错杂证,采取疏肝解郁、调理肠胃、寒热平调,给予痛泻要方、半夏泻心汤合方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伤寒论》149条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
经方实验录之产后月经量少 张宝华
王某某,女,30岁。
-
老年痴呆的预防 谢江强
老年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西医认为主要是由于大脑的退行性改变引起的。而肾是主生髓的,肾精不足,不能生髓,则导致髓海空虚,髓减脑消,导致神机失用而成老年痴呆。
-
厥证 谢江强
厥证以突然昏倒,不省不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厥证患者,应采取综合应急措施,运用多途径、多渠道的救治手段,足浴对本证有辅助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