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中堵闷伴恶心、纳差1天。”案

2025.08.08 629阅读 评论数 2 8

患者:杨某某

性别:男

年龄:82岁

初诊日期:2025年8月2日

主诉:胃中堵闷伴恶心1天。

现病史:自述胃中堵闷不适,伴恶心,不欲食,纳差,大便2日未解,无恶寒,心下压痛略胀,剑突下压痛,舌质淡红,苔偏厚腻略黄,边腻,左脉:弦有力略沉,右脉:沉弦有力。

诊断:痞证

处方: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减3剂

     老十针加减(上中下三脘、内关、足三里、气海、天枢、太冲)

方组:柴胡30g     生黄芩12g   姜半夏18g    党参12 g    

     生姜15g    大枣4个   炙甘草12g   黄连8g

     瓜蒌30g    木香15g    炒鸡内金30g  陈皮15g

     佛手15g  

煎服方法:冷水12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约450ml,分三次饭后热服。 

忌口:生冷,辛辣,油腻,鱼腥,水果等

8月4日查:述胃中舒服了,没之前那么难受了。

8月5日查:胃中不适已愈,纳可便通。

按语:患者胃中堵闷,此为心下痞,然无恶寒,排除附子泻心汤,触诊心下不满而患者自觉闷(为虚证),且患者冷热都能吃但不能吃(说明寒热均能食),排除半夏泻心汤证,患者心下痞,触诊软,看似符合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但考虑患者年龄较大,不宜用大黄攻下,宜和解治之,纳差,脉弦,故以小柴胡汤治之,心下压痛,苔略黄,符合“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的小陷胸汤证,故二方合之,加木香行气止痛,鸡内金健胃消食,陈皮、佛手理气解郁,燥湿和胃(苔腻有湿),同时配合老十针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宗琪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抑郁不寐症1例 陈积武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味,柴胡15龙骨30(先煎)黄芩15生姜6党参15桂枝10茯苓15半夏10大黄6牡蛎30(先煎)大枣10磁石30(先煎)瓜蒌15黄连3合欢皮15首乌藤157剂,水煎,复渣,分2次服。

  • 伤寒第23条 李华歆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 中医治疗皮下脂肪瘤的用药经验总结分析 崔国宁

    六、结论中医治疗皮下脂肪瘤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 太阳少阴两感兼湿案 翟争

    腰部两侧酸困,平素畏寒,汗出少,属于太阳病。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腰部沉重、晨起为甚,舌边有齿痕较重,考虑到兼有湿邪为患,湿性重浊,视为阴邪,经历夜间阳气衰阴气盛之后,晨起为甚。遂进一步疏肝化痰散结为治。

  • 伤寒论第九十一条(一) 张宝华

    九十一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九十一条就是承着这一条,说“汗下先后”的问题。前面咱们先生早就说的够清楚不过了,太阳伤寒得发汗,就没有下之法嘛,所以九十条说“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

  • 中医治疗痰核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中医对痰核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以下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经验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总之,中医治疗痰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 《关于白发转黑与白发长黑》 张娟

    所以,无论是脱发还是白发,都是体内阴血不足的表现。(二)关于白发1)青少年白发又称早年白发症,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毛发黑色素形成减少,由黑色素细胞形成黑色素的功能减弱,酪氨酸酶的活动减低所致。

  • 秋冬季养生知识 张娟

    秋冬季养生知识=========以下是一些关于秋冬季养生的小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饮食篇--1.多吃温热食物:在秋冬季节,身体的消化系统比较薄弱,应选择温热的食物,如红枣、枸杞、生姜、韭菜等,以养胃气。

  •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 崔国宁

    本文通过对《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失眠的方剂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其用药规律,为现代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失眠的方剂多以安神药为主,如酸枣仁、远志、茯神、龙齿、琥珀等。《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失眠的方剂中常配伍清热药,如黄连、黄芩、栀子等。

  • 从中医视角破解白发难题 韦懿芳

    在追求美丽与健康的道路上,白发问题常常成为困扰许多人的难题。中医认为,白发的产生根源在于身体内部的失衡。此外,中医还强调情志调节对于白发治疗的重要性。这些特殊的中医治疗方法相互配合,综合调理身体的内环境,从根本上解决白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