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皮下脂肪瘤的用药经验总结分析
摘要: 皮下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中医在治疗皮下脂肪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临床案例的分析,总结中医治疗皮下脂肪瘤的用药经验,包括病因病机认识、常用治法及药物、典型医案分析等,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引言
皮下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过度增生积聚而成,好发于颈部、肩部、背部、腹部等皮下组织。虽然其为良性肿瘤,但部分患者可能因瘤体较大或生长部位特殊而产生不适或影响美观。中医凭借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优势,在皮下脂肪瘤的治疗上有独特的方法和疗效。
二、中医对皮下脂肪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痰湿凝聚
脾为生痰之源,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生冷之物,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痰湿凝结于皮下,形成脂肪瘤。此类患者常伴有肢体困重、胸闷腹胀、大便溏稀等症状,舌苔多白腻,脉象濡滑。
(二)气滞血瘀
情志不畅,如长期抑郁、焦虑、恼怒等,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与痰湿相互搏结,阻滞经络,在皮下形成肿块。患者可见肿块质地较硬,伴有刺痛或胀痛,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三)脾肾阳虚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久病伤肾,导致脾肾阳虚。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水湿痰浊内生,进而形成脂肪瘤。这类患者常伴有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夜尿频多等症状,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三、中医治疗皮下脂肪瘤的常用治法及药物
(一)化痰散结法
常用药物有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白芥子、浙贝母等。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方剂可选用二陈汤加减,若脂肪瘤质地较硬,可加用软坚散结之品,如牡蛎、夏枯草、海藻、昆布等。
(二)理气活血法
药物包括柴胡、青皮、香附、川芎、桃仁、红花、赤芍等。柴胡疏肝解郁;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桃仁活血祛瘀;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常用方剂为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对于瘀滞较重者,可加用三棱、莪术等破血逐瘀之药。
(三)健脾补肾法
选用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山药、枸杞子、菟丝子、杜仲、淫羊藿等。党参健脾益肺;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补肾益精;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方剂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合右归丸加减。在健脾补肾的同时,适当加入化痰散结、理气活血之药,以标本兼治。
四、具体药物运用特色
(一)重用白芥子
白芥子辛温,善能豁痰利气,散结通络。对于皮下脂肪瘤,尤其是痰湿凝结型,白芥子具有良好的化痰散结作用。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大剂量,一般常用量为10 - 15g,但对于体质较强、瘤体较大者,可用至20g左右。但需注意白芥子可能会引起皮肤发泡等不良反应,使用时应密切观察。
(二)巧用夏枯草
夏枯草性寒,味辛、苦,具有清肝泻火,散结消肿的功效。其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郁结,对于皮下脂肪瘤伴有肝郁化火者尤为适宜。夏枯草常用量为15 - 30g,可与其他化痰散结、理气活血药物配伍使用,增强疗效。
(三)牡蛎的应用
牡蛎咸涩微寒,质重潜阳,具有软坚散结,重镇安神的作用。在治疗皮下脂肪瘤时,牡蛎常与其他软坚散结药物同用,以增强消散瘤体的效果。牡蛎的用量一般为15 - 30g,可先煎以增强其药效。
(四)注重药物的配伍
中医治疗皮下脂肪瘤注重药物的配伍。如化痰散结药常与理气药配伍,以增强化痰之力,因气顺则痰消;健脾补肾药与化痰散结、理气活血药配伍,以扶正祛邪,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同时,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配伍,如伴有疼痛者,加用延胡索、川楝子等理气止痛之药;伴有失眠者,加用酸枣仁、合欢皮等安神之药。
五、典型医案分析
医案一:痰湿凝聚型
患者张某,男,45岁。发现背部皮下多个肿块,大小不一,最大者约3cm×2cm,质软,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明显压痛。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味,伴有肢体困重,胸闷腹胀,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脉濡滑。
辨证:痰湿凝聚。
治法:化痰散结,健脾利湿。
处方:二陈汤加味。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胆南星10g,白芥子15g,浙贝母10g,白术10g,苍术10g,薏苡仁30g,甘草6g。
服药1个月后,患者自觉肿块有所缩小,肢体困重、胸闷腹胀等症状减轻。继续服用2个月,肿块明显缩小,部分较小的瘤体已消失。
医案二:气滞血瘀型
患者李某,女,38岁。颈部右侧皮下有一肿块,约2cm×1.5cm,质地较硬,边界清楚,可活动,按压时有刺痛感,情绪波动时肿块疼痛加重。患者平素性格急躁,常因工作压力大而心情郁闷,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散结。
处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柴胡10g,青皮10g,香附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5g,蒲黄10g(包煎),五灵脂10g(包煎),夏枯草15g,牡蛎30g(先煎),甘草6g。
服药2个月后,肿块变软,刺痛感减轻。坚持服药半年,肿块基本消失,舌质、脉象恢复正常。
医案三:脾肾阳虚型
患者王某,男,52岁。腹部皮下散在多个肿块,大小不一,质软,无明显压痛。患者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夜尿频多,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辨证:脾肾阳虚。
治法:健脾补肾,化痰散结。
处方:参苓白术散合右归丸加减。党参15g,黄芪20g,白术10g,山药15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杜仲15g,淫羊藿10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白芥子10g,炙甘草6g。
服药3个月后,患者精神状态好转,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等症状减轻,皮下脂肪瘤未见明显增大。继续服用半年,部分瘤体缩小。
六、结论
中医治疗皮下脂肪瘤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对病因病机的准确把握,采用化痰散结、理气活血、健脾补肾等治法,并合理运用相关药物,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灵活用药,同时注重药物的配伍和剂量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此外,患者还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等,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这些用药经验为中医治疗皮下脂肪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不断完善和提高中医治疗该病的水平。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第六十五条(三) 张宝华
那条也是“发汗过多”,气上冲而致的“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先生说“桂枝甘草汤主之”。这个桂枝甘草汤就可以解表啦! -
秋天的诗 陈鹏
秋天的诗文/陈医生20241016夏天曾经那样壮烈也抵不过这绵绵细雨像极了阴暗角落的毒蛇盯紧你又如冰冷的刀子插入你的心不曾有半分怜惜淡雾笼罩了整个富春江江边有老人独钓那个温顺的老妻在家里整理衣柜日子一直如流水落花死亡之神随时会亲吻你的额头青山遥相对更添几分 -
《黄帝内经》十三方11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第一方 张训景
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半夏、秫米,所以有如此疗效,主要是调和阴阳的作用。半夏秫米汤治胃肠痰浊所致之失眠,至今为临床医家所用。临床疗效证明,半夏秫米汤在“失眠界”虽不至于“一方平天下”,但其治疗范围不限于“痰湿内阻,胃气不和之失眠”。 -
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长辈之间的矛盾,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谢江强
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长辈之间的矛盾,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家庭氛围不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不好,就会进一步影响他的身体健康。所以说,长辈之间的矛盾和错误的育儿观念,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 谢江强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儿童与成人不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补时必须掌握分寸,根据小儿的体质、病因和当时病情,酌情施治,犹如量体裁衣,尤其小儿雏芽嫰质,不堪药物误伤,只宜清膏,药量宜轻。而在当前儿科临床,更为多见的却是喂养过度,营养过剩导致多病。 -
伤寒论第82条 李华歆
1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1SPRING2024第82条中患者同样是先有“太阳病”,此时细心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整部《伤寒论》一共有398条条文,而偏偏归纳于“太阳病”的条文竟然有178条之 -
我眼中的旋覆代赭汤方 张宝华
且因方中代赭石、半夏有降逆作用,不利于胎气的稳固,故妊娠呕吐者慎用之。 -
经方加减治“打嗝伴胸闷汗出2年”案 宗琪
患者:周某某性别:女年龄:65岁初诊日期:2024年3月16日主诉:易隔气伴胸闷2年余。 -
经方实验录之颈椎病 张宝华
既往有颈椎病,腰椎间盘膨出病史,否认过敏史。是方乃取葛根汤开太阳之表,去风寒湿之邪。 -
躺下就咳嗽怎么治疗 孙成力
躺下就咳嗽,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有很多人是这次在近期的感染中,比如支原体感染或新冠感染,或者甲流之后出现一个反复的咳嗽,吃止咳药治疗也不能缓解,而且有一部分人表现为躺下就咳嗽。
最新文章
-
中医小儿多动症病程分析 李新明
中医认为,小儿多动症多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不当有关。
-
中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 谢江强
中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中老年一般是指人类生命历程中青年之后的阶段,包括中年和老年。老年人五脏日虚、阴阳渐衰,其根本病理特点是“以虚为本”,或因虚致实,虚实夹杂。
-
不生烦恼,即得自在 陈鹏
-
感冒医案分析 谢江强
感冒医案1陈某,女,73岁。年老、体质素虚、大病后正气未复大都抵抗力薄弱,卫外不固,易患感冒。医案2刘某,女,66岁。本案病在冬季,患者感冒风寒,证属虚体感冒。
-
论升降散方解与体会 高立坚
升降散乃清代杨栗山所创制,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功在升清降浊、表里双解、寒温并调。本证的表现虽然种种,但归根结底,是寒凉外遏,火热内郁,故用宣泄郁火的升降散治疗。
-
便腿部温暖的料理 谢江强
使腿部温暖的料理膝关节炎不再犯陈先生趁着五一假期和家人去海南岛旅游。这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服用膏方进行调补。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服用方法:温水兑服,一次2匙,头两周早、晚饭后各1次,后两周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连续服用1个月。
-
冬至的夜 陈鹏
冬至的夜文/陈老爷我睁着眼睛等待天明左眼代表太阳右眼代表月亮我的眼中只有你水从高山流下慢慢汇入大海由淡变咸如同你的味道村里面的鸡叫了土狗也莫名其妙的也跟着狂吠不知道这些村鸡土狗在兴奋什么老子默默的退了群大街上有很多禽兽在奔走他们要建一座贞节牌坊我摸了摸自己
-
治疗糖尿病中成药推荐 吴春水
本文刊登于《民族医药报》2023年11月24日第47期治疗糖尿病中成药推荐1.消渴丸方由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组成。用于成年非胰岛素依赖性轻型、中型糖尿病。用于成年人阴血虚证的轻型糖尿病。
-
晕车一味药治愈 王晨阳
我是经常晕车,特别是车里有特殊味道的时候。吃完后浑身舒畅,晕车的感觉荡然无存。没有一点晕车的感觉了,甚至还能在车上玩儿手机,要知道真正晕车就算在没有味道的车里玩儿手机也是会立刻上头的。味甘、微苦、微辛、微酸、微咸,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
“鬼上身”治验 王晨阳
朋友继续说,“亲戚两个月前在北京实习,乘地铁过安检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穿着奇形怪状衣服的人,有点受不了了,害怕,总之就很混乱。回来家后就说各种胡话,感觉说话声音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