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虽说都姓“竹”,诸“竹”各不同

2022.04.24 850阅读 评论数 0 3
   梅、兰、竹、菊、指的是梅花,兰花,竹和菊花,被称为四君子。竹子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竹在清风中簌簌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诗人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朴实直白的语言,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 
竹子不仅仅是文人骚客赞美和追求的一种品质,在中国传统医学看来,竹子的全身都是包,不管是竹根,竹黄,竹茹,竹沥,竹叶等等都是一味中药,都有不同凡响的功效,都是治病救人的行家里手。同时,竹子又是一个大家庭,各种各样的竹子又有所不同,上面的中药虽然都姓“竹”,但是诸“竹”又有所不同。不管是他们的来源、功效或是临床运用,又有明显区别,所以临床大夫只有准确把它们区别开来,才不至于在临床应用时,混淆不清,遗误病情。下面就一个一个的谈谈他们的来源及功效,与大家分享。
竹根:竹根为植物南天竹的根,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药材。其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药根碱及天青碱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清热解毒:竹根清热解毒的功效强,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腹泻或跌打损伤等症状。如阴虚火旺,适量喝些竹根泡水可快速下火,有助缓解肺热咳嗽。消肿止痛:竹根有一定的消肿止痛功效,可用于治疗牙龈肿痛、目赤肿痛、口干舌燥及口苦等不适症状,还可缓解女性经期疼痛。如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并引起关节肿痛,也可使用竹根进行治疗。
竹叶:竹叶主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之功效。用于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疮。临床应用:1、清火止渴:竹叶性甘寒,可入心经,清心火以除烦,也可入胃经,有助泻胃火,达到生津止渴的目的。2、渗湿利尿:竹叶还可渗湿利尿,有助于清除体内湿气,防止身体水肿,缓解小便短赤涩痛等症状。3、抗肿瘤:竹叶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叶绿素具有抗癌作用,可防止良性肿瘤的恶变。

竹沥:竹沥为禾本科植物淡竹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具有清肺降火,滑痰利窍之功效。用于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又叫竹汁、淡竹沥、竹油。临床应用1、竹沥具有清心、肺、胃三经之火,同时又具有清肺热、降火的功效,具有清肺热、降火的作用,可用于肺热痰盛、热病痰多、壮热烦热之证。2、化痰镇咳,具有祛痰的功效。治疗痰热咳喘,痰稠,难咯,具成胶结者,常与半夏、黄芩等配伍。3、化痰镇咳,具有祛痰的功效。治疗痰热咳喘,痰稠,难咯,具成胶结者,常与半夏、黄芩等配伍。4、竹沥水性急,直行经络,而寒滑性强,功专豁痰利窍,痰热化热,可多服,对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竹茹:竹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等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于。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临床应用:竹茹甘而微寒,清化凉泄,药力较缓,入肺、胃、胆经。既清热化痰而止咳、除烦,为治痰热咳嗽及胆火挟痰之良药;又清胃而止呕,为治胃热呕吐之要药;还清热而安胎,为治胎热胎动所常用。
本品主要含2,5-二甲氧基-对苯醌、对羟基苯甲醛、丁香醛、松柏醛、2,5-二甲氧基-对-羟基苯甲醛等成分。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的作用。

竹黄:竹黄,中药名。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及孢子。具有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之功效。用于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又名淡竹黄、竹三七、血三七、竹参、赤团子、竹赤团子、竹赤斑菌、淡菊花、天竹花、淡竹花、竹花、竹茧。临床上可用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等疾病的辅助治疗。竹黄还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的作用,可以缓解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痹痛、伸屈不利等,同时对于跌打损伤、胃痛、小儿惊风等也有一定的疗效。另外,现代医学发现竹黄中含有的成分可以调节人体的心血管,能够改善心脏功能、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可以预防高血压以及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天竹黄 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具有清热化痰,清心定惊的功效。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又名天竺黄。临床应用:天竺黄归心、肝经,有清心定惊的作用,若小儿发生夜啼、哭闹不安、抽搐、惊痫等情况,可以通过服用天竺黄来缓解。天竺黄还有化痰、止咳、清热的作用,对于痰热壅盛引起咳黄稠痰、喉中痰鸣、气促喘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天竺黄也具有开窍醒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中风病、热病等,可以帮助改善头昏、神志不清等症状。
现代药理学发现天竺黄降低血压的作用,因此尽量不要与降低血压的药物合用,以免导致低血压的发生。另外,天竺黄还有抑制心脏、减缓心跳的作用,因此也不适宜与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物联用,以免发生心动过缓。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革命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银翘散的“辛” 赵龙

    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用于温病初起,邪在肺卫的风热犯卫证。银翘散,为辛凉平剂之代表方。此方市面上有成药,银翘解毒颗粒。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杨桢教授说过,辛解表,辛退热。在退烧处方中,用好辛味,事半功倍。再看银翘散,辛凉药物为主。煮加服银翘解毒颗粒一袋。

  • 肥胖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根据肥胖病因的不同,肥胖可以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医学上也可把它称为原发性肥胖,在所有的肥胖中,99%以上是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所导致的肥胖。继发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仅为1%。肥胖已经成为重要的世界性健康问题之一,必须引起注意。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医案50杨某,男,30岁。治以散寒化湿理气,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正气散芳香之品为多,芳香药物不宜久煎,故嘱其煎开后,再煎5分钟即可。医案51侍某,女,51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200mL。

  • 脑漏医案整理 谢江强

    脑漏医案23吴某,女,28岁。继上方巩固调理1个月余。肾气虚,气失固摄之权,脑髓不时泄漏,则为脑漏,鼻流清水样涕,即其兆也。医案24沈某,女,55岁。前后服10剂病已。

  • 薏苡附子散 李华歆

    ——列宁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薏苡附子散!《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散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炮)十枚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 佐金平木治疗咳嗽一案 曹雪盼

    患者女四十岁余主诉咳嗽伴咳痰三月余自述三月前生闷气后夜间着凉感冒感冒好后一直咳嗽不止夜间加重声响沉闷后出现咳痰由白变黄伴有胸闷饮食不佳纳呆大便费力眠差白天乏力小便可舌暗红尖红有齿痕苔黄脉象双关弦滑右寸浮大无力辨证肝克脾土反侮肺金给予方药:柴胡18g白芍15

  •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麻某某,女,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11月1日初诊。这就是黄帝内针所谓的“6321”法则,6指的是六经,3指的是三焦,2指的是左右,1指的是阿是穴。

  • 治疗高血压中成药推荐 吴春水

    本文刊登于《民族医药报》2023年12月29日第52期治疗高血压中成药推荐作者/吴春水1.罗布麻降压片方由罗布麻、夏枯草、钩藤、珍珠母、泽泻、菊花、牛膝、山楂组成。用于肾虚肝旺之高血压症。亦用于高血压及一切急性炎症伴有的高热不退、神志昏迷等。

  •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 心之维 陈鹏

    我在桐君山下的躺椅上小憩​冬日的阳光暖洋洋​我心跟着鸟儿飞翔浩瀚虚空尽入我梦梦里还有那海阔天空一只蚂蚁爬上耳边悄悄告诉我说菩萨托它带了个礼物给我路边的梅香沁人心脾同我一样都是在无尽虚空中的一个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