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卢扶阳医学医案第15篇:虚劳伴经候不调(太阴少阴合病)
苏某某,女,36岁,设计师。2024年3月18日初诊。主诉:经期紊乱伴倦怠乏力3年,加重4个月。患者长期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近3年来月经周期紊乱(或提前1周或推后10余日),经量少、色淡,行经期延长至8-10天,伴有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怔忡、腰膝酸软、夜寐不安。近4月症状加重,虽饮食调理未效。舌淡嫩,苔薄白,脉象:右关沉细弱,尺沉细微;左寸细弱带涩,关弦细,尺沉细无力。
辨证分析与立法
四诊合参,此属虚劳伴经候不调(太阴少阴合病)。患者太阴脾虚(右关沉细弱),气血生化不足;少阴肾精亏虚(双尺沉细微),精不化血,冲任失调。郑卢医学强调"阳生阴长",此案关键在于脾肾两虚,精血不足。治当扶阳健脾,填精养血。遵循"祛邪、建中、填精"次第,首诊健脾养血;二诊温肾填精;三诊交通心肾;四诊调冲固任;五诊巩固根本。
处方与调护
初诊(2024-03-18)
立法:健脾益气,养血调冲。
处方:桂枝法加减
桂枝尖20g,贡术15g,当归12g,炙甘草8g,生姜45g,西砂仁12g(后下),茯神15g,酸枣仁18g,大枣15g。3剂。
服药后睡眠稍安,心悸减轻。脉象:右关细弱稍起。
二诊(2024-03-22)
脉象:左尺仍沉细,右关细弱。
立法:温肾扶阳,填精养血。
处方:附子桂枝法加减
制附片35g(先煎),桂枝尖18g,贡术15g,西砂仁12g(后下),炙甘草8g,干姜20g,菟丝子18g,枸杞15g,当归15g。4剂。
服药后精神稍振,腰酸减轻,头晕好转。
三诊(2024-03-27)
脉象:右关转缓,左尺稍起。
立法:交通心肾,安神定志。
处方:附子理中法加减
制附片50g(先煎),贡术15g,党参18g,干姜25g,炙甘草8g,西砂仁12g(后下),远志12g,茯神15g,龙眼肉20g。4剂。
服药后夜寐转安,心悸怔忡明显改善,面色渐润。
四诊(2024-04-02)
脉象:双尺渐起,已有根神。
立法:填精补髓,调冲固任。
处方:附子填精法加减
制附片60g(先煎),贡术15g,西砂仁12g(后下),菟丝子20g,补骨脂15g,鹿角胶10g(烊化),阿胶15g(烊化),炙甘草8g,生姜70g。5剂。
服药后月经来潮,量色较前改善,倦怠乏力减轻。
五诊(2024-04-10)
脉象:六脉调和,尺部有神。
立法:巩固根本,气血双调。
处方:扶阳巩固方
制附片50g(先煎),贡术15g,西砂仁10g(后下),党参15g,当归12g,熟地15g,炙甘草6g,生姜60g。7剂,隔日1剂。
患者实际感受:患者欣慰表示:"三年月经不调终得改善,如今经期准时,量色正常,头晕眼花消失,睡眠踏实,腰膝有力,面色红润,整个人精神饱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体会
本案体现了郑卢扶阳医学 "阳生阴长,气血互生" 的理论思想。患者经候不调虽表现为血虚,其本在于脾肾阳虚,精不化血。首诊桂枝法健脾养血,旨在建中调冲;二诊加入附子、菟丝子温肾填精;三诊理中法交通心肾;四诊填精补血,调固冲任;五诊调和气血,完全契合郑卢医学"祛邪、建中、填精"的治病次第。郑卢医学治虚劳,重在辨清阴阳,阳虚精亏必温阳化气,使火生土旺,精血自生,则经调劳复。凭脉用药,分次第治疗,乃取效之关键。
(医案撰写:郑卢扶阳医学传承人杨允执)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小谈太阴厥阴合病案一例 王井清
服后患者反馈诸症悉除.病情痊愈。 -
国医大师干祖望先生临证医案解析 黄世清
温肺治标:桂枝汤调和营卫,温通肺阳,化解寒凝。 -
从冰铁之躯到“先生救我”:当中医妙手遇上命理预言 欧阳慕颖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明代《两都医案》中的病例。救治稍有迟缓,全身就会发黑而死。此时需急用“救亡丹”:取人参五钱、白术三两、附子一枚、干姜三钱、肉桂五钱,用水煎后趁热灌服。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三条(二) 张宝华
所以《伤寒杂病论》这本书啊,随便读读是行不通的。我想伤寒可以读一辈子都不长。这条搁个“形作伤寒”,也是没有汗,“脉不弦紧而弱”。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二条(三) 张宝华
上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在咱们中医的理论上,中风、伤寒,不要以为真有风在人体上、有寒在人体上。拿现代人的视角下,这个中风、伤寒就成问题了,但中医的规律是对的,到现在也是对的。 -
影响健康的七宗罪 李华歆
如果说这些影响健康的因素是一条罪的话,那么你今天犯的每一个罪都最终都会得到审判!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讲讲影响当代青年人健康的“七宗罪”……而不运动造成的影响健康风险确实高很多! -
湿疹的中医治疗及名家医案总结 周家霁
湿疹,中医称“湿疮”“浸淫疮”,以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瘙痒反复发作为特征,与体内湿、热、风、虚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中医治疗湿疹注重整体辨证,内外同治,以下结合经典理论与名家经验,解析其论治规律及临床验案。 -
泄泻 谢江强
2024年11月27日就诊。患儿平素便下松散,饮食不慎则泻利易作,人感乏力,腰膝酸软,面色不华,纳谷欠香,舌苔薄净,此脾气虚弱,肾气不足,调当健脾益气,补肾固脱为主。调理之,当以脾肾同补。 -
仲景教你如何治疗假期综合征 李华歆
看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可能会记得这几个条文,它们都有“假期综合征”的影子!所以“假期综合征”的患者其实并不是真的没有问题,而是他们平时忽略了! -
人间烟火 陈鹏
**"MortalFireworks"***ByDr.Chen*SpinachinabamboobasketDripswithdewBambooshootspiercethroughfivethousandyearsoftemporalfissuresTo
最新文章
-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一)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七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
痰湿型肥胖的食疗减肥方法 崔国宁
对于痰湿型肥胖者来说,选择合适的食疗方法进行减肥,不仅可以有效减轻体重,还能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痰湿型肥胖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食疗方法,并坚持长期食用。
-
【李绍武医案医话】中医再治愈不寐顽疾 李绍武
莫生,男,40岁,住青秀区仙萌大道东莫村某队。莫生严重失眠半年余,曾多方求治,经服中西药治疗半年仍罔效。于2024年7月4日前来看诊中医。莫生经治疗二个月,8月30日复诊,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每晚可安睡五小时以上。
-
藿朴夏苓合三仁汤案 胡春华
某阿姨女70岁因中午劳动后头晕汗多恶心胸闷心悸动乏力来诊舌质淡红润薄白苔脉浮洪数,中暑予藿香厚朴法夏茯苓叩仁杏仁苡仁薄荷竹叶甘草2剂开方下午回访已吃一剂2次,吃后4小时大便一次人舒畅!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五十九)白涩症 钱开达
白涩症症状表现为眼睛干涩,外观正常,如中医眼科学中所说“眼部赤肿不显,只觉眼内干涩不舒”。某君男六十五岁患眼睛干涩一年多,视力没受影响,眼科检查正常。善持堂认为,百病皆因于堵。药服7剂,某君苔白腻大减,白涩症基本痊愈,之前说话时常出现的耳呜现象也没有了。
-
孩子长期积食,才会导致体内有湿气 谢江强
小朋友一般都是因为长期积食,才会导致体内有湿气。湿气重的孩子,舌苔遍布舌体,很厚,舌头上遍布小红点这个孩子的舌象有两个特点:第一,舌苔遍布舌体,而且很厚,说明孩子体内有湿气。
-
口舌生疮麻烦多 谢江强
口舌生疮麻烦多有次和家里人在外面吃饭,由于那家饭店的客人很多,我们就在饭店的大厅里面坐下了。中医把口腔溃疡称为口疮。还有一种口疮发生在嘴唇的两侧,被称为燕口疮。
-
经方实验录之考前综合征 张宝华
张某某,女,17岁。本案驹子便是其中之一也,压力山大纷至沓来,区区少女何以为解,纵观脉证,皆是木土失合所致,肝郁化热,脾虚生湿。
-
《伤寒杂病论》中黄柏 张宝华
经方中用黄柏者见于大黄硝石汤、栀子柏皮汤、白头翁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和乌梅丸等5方。黄柏于阳明病大黄硝石汤中,主除热祛黄。《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261条: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现多认为黄柏苦,寒。
-
有意思 李华歆
小糊涂:大家好,我是小糊涂,估计80、90后的朋友对我有点印象,我曾经出演过一部特有意思的动画片——《小糊涂神》小编:确实,那部动画片真的不错,小编曾经一放学就扒在电视前面看这部动画片,我想“经方苑”粉丝中也有不少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