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头晕一医案:痰饮内停证(太阴、少阴合病)
现病史: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发作时自觉视物旋转,如坐舟车,不敢睁眼,伴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偶夹痰涎;喉间持续有痰,色白质稀,不易咳出;时常自觉心慌,活动后稍加重;大便每日2-3次,质稀烂不成形,无腹痛;小便量、色正常。发病以来精神欠佳,饮食减少,因头晕影响日常活动。
既往史:平素喜饮冷饮,夏季尤甚,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舌脉:舌淡红,苔白厚而湿滑,脉滑。
六经辨证分析
病位归属:太阴病为主,兼及少阴
太阴病依据:
太阴主司脾胃运化,患者平素嗜食冷饮,寒性凝滞,久伤太阴脾阳,致脾失健运,水湿不得正常化生津液,反聚而成痰饮。
脾失运化:大便稀烂(湿浊下注)、饮食减少(脾不升清),为太阴“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之轻症表现。
痰饮内停:喉间有痰(痰饮阻于气道)、苔白厚湿滑(湿浊内盛之象),均为太阴水湿不化的典型体征。
少阴病兼证依据:
少阴包含心与肾,痰饮为阴邪,易扰少阴心神。患者“时有心慌”,为痰饮上扰,心阳被遏,心神不宁所致,符合少阴病“心中悸”的变证表现;脉滑为痰饮内盛,气机被阻的脉象,与少阴痰饮扰心之病机相合。
核心病机:脾阳不足,痰饮内停,上犯清窍,扰及心神
冷饮伤脾→脾阳虚弱→运化失司→水湿聚为痰饮;
痰饮上逆→清窍被蒙→头晕、视物旋转;
痰饮中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
痰饮扰心→心神不安→心慌;
湿浊下注→大肠传导失常→大便稀烂。
治法与方药解析
治法:温化太阴痰饮,健脾升清,兼宁少阴心神
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原则,温脾阳以化湿,祛痰饮以止眩,兼顾调和脾胃、安定心神。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苓桂术甘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半夏(12g):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针对痰饮上逆之头晕、呕吐;
天麻(9g):息风止眩,为治痰饮眩晕之要药;
白术(15g)、茯苓(15g):健脾燥湿渗湿,补太阴脾土以杜生痰之源;
橘红(6g):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消;
甘草(3g):调和诸药,兼补中气。
苓桂术甘汤(《伤寒论》)
桂枝(6g):温通心阳(助少阴)、化气行水(助太阴),针对痰饮阻遏心阳之“心慌”;
茯苓(加至20g)、白术(加至18g):增强健脾渗湿之力,助太阴运化;
炙甘草(同前):益气和中,合桂枝温阳,合白术健脾。
合方意义:两方均以“健脾燥湿、化痰饮”为核心,半夏白术天麻汤偏于止眩降逆,苓桂术甘汤偏于温阳化饮、平冲定悸,合用则兼顾太阴痰饮与少阴心扰,使脾阳复而痰饮化,清窍宁而心神安。
疗效与转归
患者服用上方五剂后复诊:
头晕、视物旋转症状消失,未再发作;
恶心呕吐停止,饮食恢复正常;
喉间痰量明显减少,偶有少量稀痰可咳出;
心慌症状缓解,日常活动时无不适;
大便成形,每日1次;
舌淡红,苔转为薄白,脉略缓。
诸症悉除,嘱其忌生冷冷饮,多食温性食物,以防复发。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风信子 陈鹏
江雾与风信子文/陈鹏医生一个人眼神里的忧伤,犹如一枝枯萎的玫瑰。只有江水默默地流,岸上开满了风信子。我如风中的信子漂泊,从北方求学到南方工作奔波。江雾织就褪色的怅惘,无数个不眠的夜里哭泣。作者简介陈鹏,笔名一尘公子。 -
大柴胡汤合保和丸治疗恶心便秘案 张训景
原方开药1周,巩固治疗。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金匮要略》l保和丸:患者因多食后出现恶心、胃脘嘈杂不适,考虑饮食积滞所致,故给予保和丸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
小谈太阴厥阴合病案一例 王井清
服后患者反馈诸症悉除.病情痊愈。 -
止嗽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咳嗽医案 高颖
一诊:初辨病机,立方调治患者女,43岁,以“间断性咳嗽3年余”为主诉就诊。恰逢患者经期,诉月经期间口唇发白,伴头晕,行经期长达10日,此为失血过多、气血亏虚所致。服药后,患者咳嗽进一步缓解,经期不适亦减轻,收效显著。 -
胃痛莫忘肝,病因须细看 张洪海
用药后其舌象变化尤为明显,从舌红,苔花剥,变为淡红舌,白腻苔,脾胃虚弱之本已现,予香砂六君健脾化痰善后。 -
原发性闭经案(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2023年10月份曾服用达英35治疗,2024年02月份、06月份月经来潮2次,月经量极少,多年来无痛经。患者乃西医妇科大夫,来我处寻求中药治疗的原因有两点:1.服用达英35后,月经未能规律来潮,且月经量极少。 -
伤寒论第一百零四条(一) 张宝华
一百零四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太阳伤寒已经十三天了,它不解,病已传入少阳而有“胸胁满而呕”,且“日晡所发潮热”,这是病由半表半里又传于里了,而有阳明病的这种情况了,所以日晡所发潮热,是这么个情形。 -
脾胃虚弱,气机不畅 谢江强
脾胃虚弱,气机不畅段某,男,6岁。脾胃虚弱,气机不畅吴某,女,7岁。岁小囡,面色不华,腹痛时作,纳谷一般,舌苔薄净,二便尚调,此脾胃虚弱,肝气来侮,调当健脾柔肝。全方合之,使脾胃气壮,肾气充实,肝脾调和,则腹痛之证自愈也。 -
从胸痛治疗浅谈传统和现代医学的结合 毛家立
继服上方三剂后患者诉胸痛未再发,随访一月未复发,在很多一般中医生治疗,这个病人的治疗可能到此为止。 -
伤寒论第四十条(三) 张宝华
细辛性温味辛,能祛风解表,常用于治疗风寒表证。以辽宁细辛为地道药材,其药效显著。细辛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其挥发油和黄樟醚等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细辛过量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导致呼吸系统麻痹,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最新文章
-
经方+针灸治“右膝关节扭伤20余天”案 宗琪
患者:吕某某性别:女年龄:56岁初诊日期:2024年10月22日主诉:右膝关节扭伤20余天。
-
夫妻双方备孕需要的检查和饮食方案 张娟
夫妻双方备孕需要的检查和饮食方案备孕是每个想要孩子的夫妻都要面临的重要环节。备孕的男女双方都需要做一些检查和准备,以确保身体健康,为怀孕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男性还需要避免过量的咖啡因摄入量。
-
更年期发热 何聪
患者为55岁女性,近一年来表现为白天心神不宁,夜间易惊醒,醒后出现心悸,伴有骨蒸潮热、盗汗,并时有大便秘结。经多方诊治,初期以清热泻火、通便为主,后期转为补益气血,但患者反应治疗后期出现上火现象,疗效不佳。治疗应以清除虚热、除骨蒸、安神定惊为主。
-
孩子的形气未充,吃东西不能过量 谢江强
孩子的形气未充,吃东西不能过量《庄子·天地》里有一句话:“物成生理谓之形。”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因为其“脏腑娇弱,形气未充”的特点,家长们要特别注意,什么都不能过量,比如,给孩子吃东西不能过多,给孩子用药不要太猛烈等,以免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
-
中医膏滋预防秋燥 崔国宁
中医膏滋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预防秋燥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应根据具体症状选择适合的膏滋,以达到最佳的预防效果。
-
孩子的“五行”缺什么? 谢江强
过去算命的人总说一个人五行缺什么,我认为这个孩子最缺的是玩。我对孩子的父亲说:“孩子放假时你能不能带他到农村去玩一次,像这样的孩子,到农村疯玩两个月,身体绝对会有变化。”您给孩子这么大压力,让他这么痛苦干什么?孩子考试是不是第一名,也不是最重要的。
-
先给孩子化痰 谢江强
先给孩子化痰老祖宗所留下的许多化痰方子中,最基本的方子就是二陈汤。萝卜有助消化、开胃健脾、顺气的作用,经常给孩子食用萝卜,能够帮助他消化中焦的积食,疏理脾胃之气。莱菔子有化痰行气的作用。
-
股骨头坏死 潘洪波
两张专门用来调理股骨头坏死的经方。我比较常用的用来调理股骨头坏死的有两张经方,一张是桃红四物汤,一张是苓桂术甘汤。刚开始以为是累着了,但是没想到又过了一个月,直接拄上了双拐去医院检查确诊为:右侧股骨头坏死2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头晕腰痛”案 宗琪
诊断:眩晕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7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党参20g茯苓2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肉桂20g磁石20g生黄芩20g杜仲30g生姜20g大枣6个天麻15g钩藤15g川牛膝30g石决明20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开盖
-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 谢江强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按摩足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饭前半小时及饭后1小时内不宜做足部按摩。在了解心脏是否正常的情况后,再决定按摩力度及施术方案,以免发生意外。以上人群并不是绝对禁用足部按摩,在某些阶段,有些疾病患者仍可运用正确的方法治疗。
感谢分享
好文
好的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