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胖壮体格腰椎错位走路右歪畸形正骨治愈案

2022.06.01 852阅读 评论数 4 8
姓名:郭某某 性别:男 年龄:49岁
时间:2022年04月14日
主诉:腰腿痛伴活动不利3个月。
现病史:患者诉3个月前打篮球扭伤腰后开始疼痛,先后在当地医院和中医附一就诊治疗,诊断为“腰突”,服用中药和针灸理疗等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遂来我处就诊,刻诊:腰痛,双大腿后侧扯痛,后弯腰疼痛加重,前弯腰只能45度左右,起身翻身困难,腰痛不可触碰,时有双大腿后侧麻木,走路人向右侧倾斜,无胸闷胸痛,无口干口苦,纳寐可,二便调。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重要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临床手术及输血史,否认药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患者身高1.70左右,体重达200斤,壮硕体质。 中医舌脉:舌暗红苔薄黄,脉细。
体格检查:常规心肺腹体查未见明显异常。
腰椎专科体格检查:腰部肌肉压痛(+++),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屈髋屈膝实验(+),“4”字征(-),抬臀试验(+),双直腿抬高试验70°(±),加强实验(-),肌力及肌张力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查腰椎X线示:L1-4左凸,L5右歪,左右小关节不对称。



外院腰椎MRI示:L3/4、L4/5椎间盘膨出。


诊断:中医诊断:腰痛 气滞血瘀化热
西医诊断:1.腰椎小关节紊乱2.腰三横突综合征3.腰突
治疗:予以针灸正骨6次,首次治疗骶管注射10ml,予以L3L4L5侧隐窝并棘间韧带+环跳+环中小针刀松解,维生素B1B12局部腰阳关命门大肠俞气海俞关元俞腰眼+环跳+承扶穴+委中穴穴位注射,同时也是针灸穴位,然后正骨治疗。正骨手法:1.局部推拿放松,特别是夹脊穴腰阳关命门膀胱经1线大肠俞气海俞关元俞腰眼等穴位手指点穴,针对腰大肌竖直肌等拨筋治疗;2.准备靠背椅,医者左脚踩椅子上,左大腿平置,患者站于医者右前,背对医者,医者弯腰左手臂通过患者右侧腰部环抱患者并左手拉紧患者腰带,患者双手扶医者左手臂,使患者腰胯抵在医者左大腿侧,医者准备好后,右手抬起患者左大腿,使患者整个身体左侧水平横置在医者左大腿上,然后嘱患者放松,医者左手臂和右手发力在左大腿上滚动患者,约2分钟后放下患者,重复3次;3.患者右侧卧位,双手抱头,左腿屈曲脚踝置于右腿膝上,右腿稍屈曲,呈抱头侧卧位屈曲状态,医者站于患者右侧面对患者,左手固定患者右肩,医者上身下压固定患者上半身,右手拇指桡侧和大鱼际贴定患者L5棘突左侧横突上,右手臂靠板患者左臀部,使患者斜拉应力交叉点在L4/5垂直面上,弯腰右手和右手臂发力向医者侧推板患者腰椎,有卡响声为佳。4.患者站立位,医者背对患者双手臂和患者双手臂交叉,医者发力背起患者,患者手臂背医者手臂用力固定,嘱患者仰头背松,腰腿放松下垂,大约半分钟后缓慢放下;5.患者俯卧位,双手拉定床头,医者站于床尾,双手握紧患者双足踝,轻轻牵拉患者双下肢,以牵引松动腰椎关节;6.正骨治疗后,予以患者局部肌肉松筋放松。
2022年04月18日来诊,已经3次正骨后患者走路腰已可挺直,基本无明显偏歪,疼痛减半,予以加中药活血化瘀,理气清热,方药如下:
牛膝12g,续断12g,杜仲15g,独活12g,石菖蒲6g,鸡血藤10g,丹参12g,骨碎补10g,醋延胡索15g,伸筋草10g,红花5g,赤芍10g,川芎10g,当归15g,黄芪15g,甘草5g5剂,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2022年04月27日第二个疗程治疗,予以X线下腰三横突靶点针刀松解,继续正骨治疗,X线见L4-5右歪好转,仍有L1-3左旋,予以加腰椎斜板手法正骨:患者左侧卧位,双手抱头,右腿屈曲脚踝置于左腿膝上,左腿伸直,呈抱头侧卧位屈曲状态,医者站于患者左侧面对患者,右手穿过患者右手臂弯内推动患者上半身后倾,左手拇指桡侧和大鱼际贴定患者L1-3棘突右侧横突上,使患者斜拉应力交叉点在L1-3上,弯腰左手发力向医者侧推板患者腰椎,有卡响声为佳。
2022年04月29日患者来诊,腰痛基本缓解,双大腿后稍扯痛,行走起身翻身等基本无碍,观其腰椎已可挺直无歪斜。
2022年05月31日前来复诊,患者病已愈,只有左下肢小腿后偶有麻痛,因近期要出国工作特来复诊开药,予以针灸正骨一次并开药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和大活络丸2个月的药量。
案语:本案患者体型壮硕,肌肉紧张,腰部肌肉剧痛,翻身活动困难,走路却无碍,考虑运动时损伤,应该为腰椎错位后继发腰三横突综合征,然后病久未愈,诱发坐骨神经痛,虽然MRI提示腰突,却并非主要原因。体型壮硕,而腰椎错位严重,一般正骨手法难以纠正,予以横抱担腰法,方才将腰椎歪斜情况纠正。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钟金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十二大消炎药 潘洪波

    中医认为,炎症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不足、邪气亢盛有关。因此,中医治疗炎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消炎的目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医里的12个消炎药。

  • “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中药一剂见效案 宗琪

    患者:司某某性别:男年龄:82岁初诊日期:2024年2月18日主诉:持续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最高血压不详,长期口服药物,控制尚可,"心功能不全”,本次脑梗后确认“心房颤动”,结肠癌病史7年余。

  • 少阳阳明合病伤阴证病例诊疗分享 郭文龙

    现病史: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胁肋部胀满不适,逐渐加重。少阳阳明合病火热伤阴,津液亏虚出现自觉发热,两颧潮红,小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是阳明证的象,脉细数是阴虚证的象。此病例分享与同僚们共同学习讨论,并批评指正,感谢

  • 长期便秘案一 王建飞

    2020年08月14日陈某,男,77岁,初诊。胃纳一般,口干,大便干结2天一次,有时需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小便黄,时有腰酸、梦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服药后面色黯黑减轻,大便情况改善。

  • 经方实验录之疑难杂症 张宝华

    某老年男性患者。此乃卫气郁而化热之征,且殃及水津之代谢,卫气根于肾,生于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宣于肺,是故郁而而化热,有鼻塞,口干等症,且归宅路艰而现不寐之病,经曰阳不入阴则不寐,故而先宣卫之郁,去其热。久郁伤及津血,营卫不调,故而缠绵难解。

  • 泄泻、便秘、肠风医案整理1 谢江强

    泄泻、便秘、肠风医案整理1泄泻、便秘、肠风医案63周某,女,53岁。复诊诉,服药一半病瘳。理、法、方、药一线贯穿,故药服两剂病瘳。医案64唐某,女,65岁。现病史:大便溏而排便不爽3年,排便1天3次。

  • 医生,我是右侧前胸痛,你为什么要摸我肚子? 于军

    今天上午,一位男性患者,右侧前胸疼痛一周。而在日本,日本医家早在600年前就开始提倡腹诊。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经方实验录之痹症 张宝华

    张某某,男66岁。处方:黑顺片25克、细辛10克、麻黄10克、生桂枝15克、麸白芍30克、炒薏苡仁45克、茯苓20克、麸炒白术15克、川牛膝30克、炙甘草15克5帖,颗粒剂,内服一天2次二诊:手脚凉缓解,小腿肚子疼缓解,口干,经常吐痰,面淡暗,舌淡略大苔白

  • 咳、哮、喘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2医案7卞某,男,75岁。方中紫苏叶、干姜、柴胡、麻黄疏散风寒,杏仁、桔梗、甘草宣肺化痰止咳,陈皮、枳壳、半夏、白茯苓理气燥湿化痰,太子参扶助正气。医案9张某,女,57岁。咳为肺病症状,然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