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便秘、肠风医案整理1

2024.02.02 333阅读 评论数 0 5
泄泻、便秘、肠风医案整理1
泄泻、便秘、肠风医案63 周某,女,53岁。退休工人,2019年2月11日初诊。主诉:腹痛肠鸣便泄1天。现病史:日前便溏,日数行,昨起小腹痛肠鸣,排水样便,恶心,恶寒,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腻,脉虚。中医诊断:泄泻(脾虚寒湿)。西医诊断:肠炎。治法:标本兼治,内温脾阳,外祛寒湿。处方:桂附理中丸合藿香正气散加减。肉桂10g,干姜10g,党参10g,焦白术10g,炙甘草10g,木香10g,藿香10g,大腹皮20g,紫苏叶10g,陈皮10g,白茯苓10g,姜厚朴10g,制半夏10g,白芷10g,神曲10g,大枣15g,生姜10g。上药配5剂,每剂两煎,每煎开后再煎10分钟,取药液200mL,早中晚各服200mL。复诊诉,服药一半病瘳。按语:内系脾虚阳弱,外有寒湿来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运化失司。脾之清气不升,胃之浊气不降,清浊逆乱故泄泻恶心,脾虚气乱则肠鸣,脾虚寒凝湿黏气滞则腹痛,脾阳不振则恶寒。脉虚属阳气不足,苔白腻乃湿之象,舌暗红为血遇寒则凝。以桂附理中丸去附片,扶正内温中阳;以藿香正气散,祛邪外散寒湿。理、法、方、药一线贯穿,故药服两剂病瘳。医案64 唐某,女,65岁。退休,2019年3月29日初诊。主诉:大便溏而排便不爽3年。现病史:大便溏而排便不爽3年,排便1天3次。夜半或有口干,夜寐欠安,平素胃有烧灼感,舌质略紫,舌有裂纹,舌苔白腻,右脉滑,左脉缓。中医诊断:泄泻(脾失运化)。西医诊断:慢性肠炎。治法:运脾化湿,活血滋阴。处方: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g,炒苍术10g,焦白术10g,陈皮10g,炒扁豆10g,山药10g,砂仁10g(后下),薏苡仁20g,桔梗10g,大腹皮20g,藿香梗10g,白茯苓10g,姜厚朴10g,炙甘草5g,鲜生姜5g,大枣15g,丹参20g,当归10g。配15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2019年4月12日二诊:大便转实,1日4次,左少腹隐痛间歇发作,时见便后痛,动辄汗多,舌质略紫,舌有裂纹,舌苔薄,脉滑数。痰湿夹瘀,脾阴不足,虚热内扰,从前意去厚朴,加补脾养阴之物:党参10g,炒苍术10g,焦白术10g,陈皮10g,炒扁豆10g,山药10g,砂仁10g(后下),薏苡仁20g,桔梗10g,大腹皮20g,藿香梗10g,白茯苓10g,炙甘草5g,鲜生姜5g,大枣15g,丹参20g,当归10g,黄芪30g,石斛10g。配15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按语:患者症状颇多,虚实夹杂,脾胃同病。脾湿内生,运化失司,血瘀阴虚。运化失司,湿邪内生,便溏而黏;血瘀则舌略紫,阴虚则舌有裂纹;脉缓、脉滑皆湿凝之象。治以参苓白术散健脾化湿,加当归、丹参活血滋阴。药进半月,大便转实。二诊时见动辄汗出,舌质仍是紫而有裂纹,脉有数象,辨为痰湿夹瘀,脾阴不足,虚热内扰,从前方去厚朴,加补脾养阴之物,如黄芪、石斛等。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胶质瘤的中医治疗 崔乐

    很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一位脑胶质瘤的女性患者,因为肿瘤位置处于功能区,神经外科医生出于预后差及风险性问题考虑,没有让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而考虑进行保守治疗。

  • 男子梅核气案例浅说 代民涛

    但是因为看过多例梅核气,因此在公众号写过一些关于梅核气的案例,因此,我的学生还是比较了解梅核气的。仲景那时候专门记载说妇人,只能说妇人更倾向于患这个梅核气,不能说男子就不会。由此可见,梅核气这样的与情志有关的疾病,不分性别,男女都会有。

  • 桂枝加芍药汤 李华歆

    ——高尔基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桂枝加芍药汤及其变方!《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 从肝的疏泄说失眠 罗沿印

    阴阳相交,肝的疏泄作用至关重要,肝气郁结不舒,导致气机升降逆乱、阳不入阴,从而出现阴阳不交而失眠。所以,肝的疏泄不节是导致心肾不交型不寐的重要原因,其中肝血不足为本,心肾水火不济为标,本与标互相影响。故从肝之疏泄入手治以滋阴潜阳,养血疏肝而取效。

  • 干姜人参半夏丸 李华歆

    ——席慕容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干姜人参半夏丸!《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干姜人参半夏丸干姜一两人参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

  • 苓桂术甘汤 吕华蕾

    苓桂术甘汤的妙处远不止这些,这个方子还包含了祛湿的3个方法。《苓桂术甘汤》中的茯苓也是利湿的,茯苓的好处是它是平和的,不伤脾胃。《苓桂术甘汤》中的桂枝就可以强壮心阳,解表渗湿。

  • 防己地黄汤 李华歆

    ——托尔斯泰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仲景名方——防己地黄汤!仲景此时直接告诉我们此时可以用“防己地黄汤”!从“防己地黄汤”这个方子来说,我们发现地黄在此方中用量是最大的,达到惊人的两斤,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地黄:气味甘、寒,无毒。

  • 皮肤瘙痒治疗思考 于长振

    皮肤病,顾名思义,皮肤表面的疾病。但皮肤不是独立的器官,所有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脏腑功能的协调。从表从外的角度看,皮肤表面风寒湿热邪均可成为致病之因,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都是治疗皮肤病的模板方。

  • 小柴胡颗粒 吕华蕾

    小柴胡汤方,作者原剂量是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升,洗(50克),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三枚,擘。所以,临床上使用小柴胡颗粒,我常要求成人一次冲泡三包,通过实践运用,效果比服用一包要用,并且三包小柴胡,温水不能超过100ml,以保证其浓

  • 柴胡桂枝汤治验案 宗琪

    笔者认为病在太阳少阳合病,先以柴胡桂枝汤解表散寒,疏解少阳,加葛根疏解太阳经腧,加茯苓,苏叶合半夏厚朴汤之意以利咽,诸药合用,治疗此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