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方剂学起来

2022.02.24 503阅读 评论数 1 5
平肝熄风
平息内风有,羚角钩藤汤,功用凉肝息风,增腋舒筋,主治,肝热生风,好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速记,羚羊角钩藤桑菊地,芍草茯神川贝茹,配伍,肝经热盛动风。
镇肝息风汤,功用,镇肝息风,滋阴潜阳,主治,类中风,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
速记,镇肝息风龙鬼牡,玄参天冬芍这是,茵陈麦芽川连草,滋阴潜阳类中风,
配伍,肝肾阴虚,肝阳化风,肝风内动。
天麻钩藤饮,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失眠多梦。速记,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栀芩益母草,夜藤茯神仲寄生,头疼眩晕安眠良。
大定风珠,功用,滋阴熄风,主治,阴虚风动证,速记,大定阿胶草蔴鸡,芍地麦冬三甲味,
疏散在风,
川穹茶调散,功用,疏风止痛,主治,外感风邪头疼。偏正头疼,颠顶头疼,速记川穹茶调用倞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消风散,功用,疏风除湿清热养血,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抓破后渗出津水。
牵正散,功用,疏风化痰,通络止惊,主治,风中头面经络。口眼涡斜,面肌抽动。速记,牵正僵,附,全蝎。
大秦艽汤,功用,疏风清热,养血活血?主治,风邪初中经络。速记,大秦艽汤二地货,辛芷防风归芍琼,石膏苓术草黄芩,风邪初中经络康,
小活络丹,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主治,风寒湿痹,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合。
速记,小活络丹二乌龙,乳香没药天南星。
止血剂,咳血方,哦你用,哦你用,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主治,肝火犯肺之咯血。
速记,咳血青黛栀瓜蒌,嗨粉何子密姜汁。
小蓟饮子,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速记,小蓟饮子藕蒲黄,草地滑木归栀子竹。
槐花散,功用,清肠止血,疏风行气。主治,风热湿毒,损伤血路便血?速记,百岁之槐花。
黄土汤,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估计速记…
活血化瘀,桃核承气汤,功用,逐瘀泻热,主治,下焦蓄血证,少妇集结,小便自利,血瘀经闭,同利剂,速记,桃桂调味承气汤。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艳兵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心慌胸闷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9月28日张某,女,74岁,初诊。主诉:乏力伴心慌胸闷14天。心脏内有两个支架。慢性子宫颈炎病史于今年五月份在中医外科服中药及中药涂擦治疗。因家务繁重致腰肌劳损,今年7月份在针灸科行艾灸治疗。

  • 小柴胡汤(2) 李华歆

    以上“加减法”完全是根据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可能引发的各种病情变化来对应处理的,它提现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

  • 夜间出汗案 朱浩宇

    某女,五十左右,夜间出汗,舌淡苔薄白,自服六味丸不效,予八味丸去三泻改汤,重用,一剂汗止。

  •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 夏耀飞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杨某,男,3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8月25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小承气汤证”,宜小承气汤加减治疗,其方如下:厚朴10枳实10当归15菊花10生麦芽30莱菔子10玉片10大腹皮10结果:2023年8月28日,

  • 美尼尔氏综合症中医方法 陈鹏

    文/陈鹏蝎子蜈蚣天麻醋鳖甲各100克加天名精十克打粉。。每天晚上五克。开水冲服。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张某某,男67岁。既往有肺结节,反应性关节炎,颈椎病,脑梗等病史。观其面暗,舌暗,舌下瘀滞,苔白厚中黑,正是痰饮于内久矣,当下复有风寒叩表,不可不兼顾之,且有血淤之象,依仲景方法,外解风寒,内化水饮,兼及血淤。

  • 小儿常见病的经验方及治疗 曹雪盼

    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居多,男孩多于女孩,发病率约5%。遗尿自除小儿哮喘哮喘是在气道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上唇红肿热痛 夏耀飞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上唇红肿热痛胡某某,女,7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罗堡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结果:2023年8月13日电话随访,服用上方3付后肿胀明显减轻。

  • 胸痹案例一则 罗沿印

    胸痹是指胸部闷闷作痛,严重时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病案举隅余某,男,47岁。

  • 从“肾虚水结”论治肾结石 罗沿印

    中医学中并无“肾结石”之说,但“肾结石”之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石淋、腰痛”等范畴。因此,肾虚水结是肾结石凝结之重要病机,故治以肾虚为本,化石为标,标本兼治,方能效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