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法攻里法的总结

2021.11.30 5阅读 评论数 0 0
凡能降气、蠲痰、导滞、逐水、通瘀、退黄、下胀、追虫等方,皆谓之攻里法。攻里法者,解其在里之结邪也。结邪为病,所关甚大,病之为痞为满,为喘为肿,为闷为闭,为痛为胀,直无一不涉于结。如内经所云,结阴者便血,结阳者肿,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谓之膈;与夫伤寒论中,小结胸在心下,按之则痛,大结胸心下痛,按之石硬,心中结痛,心下支结,少腹急结,热结在里,热结膀胱,热入血室,其血必结,及食结胸、水结胸、血结胸、寒实结胸,热实结胸者,不一而足,故里病总以解结为治,结一解而病无不去,岂但大便闭结、大肠胶闭、协热下利、热结旁流四者之邪结在里而必须攻以解结哉。试述攻里之方,历陈如下:

温热结邪,总属伏火,自宜以苦寒泻火为正治。三黄泻心汤(伤寒论方)为主,许氏大黄汤(外台方)尤效。但必辨其为毒火宜急下,如紫草承气汤、清凉攻毒散(古方选注方)、费氏必胜汤、清火解毒汤(救偏琐言方)、陈氏四虎饮(疫痧草)、十全苦寒救补汤(舌鉴辨正方)、拔萃犀角地黄汤加金汁元明粉、(温毒病论方)之类,对症酌用。风火宜疏下,如局方凉膈散、加味凉膈散(寒温条辨方)、清心汤(丹溪心法方)之类。

中医治法攻里法的总结
湿火宜缓下,如茵陈蒿汤(金匮方)、加味小陷胸汤(医原方)、小陷胸汤合朴黄丸(程国彭医学心悟方)、三黄枳术丸(东垣脾胃论方)、神芎导水丸之类。燥火宜润下,如千金生地黄汤(孙思邈千金要方)、养荣承气汤(吴又可温疫论方)、当归承气汤、四顺饮子(河间六书方)、东垣润肠丸、五仁丸(尤在泾金匮翼方),雪羹加味煎(樊师验方)之类。痰火宜降下,如小陷胸合加减半夏泻心汤(医原方)、承气陷胸汤(温病条辨方)、漏芦橘皮汤(外台方)、牛黄散(河间六书方)加雪羹(古方选注方)、加味皂角丸(金匮翼方)、凉膈散加葶苈子、甘遂、白芥子、姜汁、竹沥(医通方)之类。

食积化火宜清下,如枳实导滞汤(聂氏验方)、枳实导滞丸(脾胃论方)、朴黄丸(医学心悟方)、陆氏润字丸(陆养愚三世医验方)之类。瘀血化火宜通下,如桃仁承气汤、下瘀血汤(张仲景方)、加味大柴胡汤(叶天士温病论方)、吴氏桃仁承气汤(温疫论方)、代抵当丸(寒温条辨方)、无极丸(李时珍本草纲目方)、回生至宝丹(华氏妇科验方)、桃仁承气合逍遥散加味之类。水火互结宜导下,如大陷胸汤(伤寒论方)、控涎丹(和剂局方)之类。水火互结而又夹虫者,宜导下兼杀虫,如加味控涎丹(丹波廉夫观聚方要补方)、雄黄解毒丸(喉科秘旨方)之类。此外体虚及久病,或屡汗屡清下,下症虽具而不任峻攻,如气虚失下者,宜润下兼补气,如黄芪汤(金匮翼方)、补中益气汤加元明粉白蜜(高鼓峰己任编方)之类。血虚失下者,宜润下兼益血,如玉烛散(金鉴妇科心法方)、益血润肠丸(金匮翼方)之类。气血两亏而又不得不下者,宜气血双补兼以攻下,邪正合治,陶氏黄龙汤(温疫论方)主之,三一承气汤加人参(医通方)亦主之。阳虚失下者,宜温润法以代下,苁蓉润肠丸(金匮翼方)最当,半硫丸(和剂局方)亦可暂用。阴虚失下者,宜滋润法以代下,苁蜜地黄汤(验方新编方)最稳,千金生地黄煎(千金要方)亦效。

次必辨其三焦部位:结邪在胸中及肺,法宜肺肠合治,急降其气以下之,如枇杷叶饮子(外台方)重加栝蒌皮三钱,畅肺宽胸,川贝母八钱至一两,解结降气,投无不效;其次苏子降气加枳杏汤,重则六磨饮子(金匮翼方)、叶氏菀杏汤(紫菀八钱,光杏仁三钱,栝蒌仁五钱,广郁金三钱,小枳实钱半,苦桔梗一钱)之类,效亦甚捷。结邪在胸中及心,法宜心胃并治,凉通其血以下之,如千金生地黄汤、千金清心汤、拔萃犀角地黄汤(温毒病论方)、犀连承气汤(伤寒寻源方)或加紫雪或加牛黄丸之类。结邪在胸膈,宜开胸膈以下之,轻则加味小陷胸汤,重则承气陷胸汤。结邪在胸胁连及右胁肝胆者,宜达其膜以下之,如大柴胡汤(伤寒论方)、大柴胡合三一承气汤(河间六书方)、千金泻肝汤(千金要方)之类;或通其络以下之,如四顺饮子、又可桃仁承气汤、费氏清火解毒汤之类。

结邪在胸脘连及左胁脾部者,宜疏其气以下之,如千金清脾饮、枳实导滞丸、三黄枳术丸之类。结邪在脐上胃脘者,宜和其中以下之,如调胃承气汤(伤寒论方)、三一承气汤(河间六书方)之类。结邪在当脐及脐下小肠者,宜宽其肠以下之,如小承气汤(伤寒论方)、小承气汤加黄连(感症宝筏方)之类。结邪在胸膈大腹,三焦俱结,痞满燥实坚悉具者,宜急攻三焦以下之,如大承气汤(伤寒论方)、陷胸承气汤、陈氏四虎饮、十全苦寒救补汤之类。结邪在小腹连及两腰肾部者,宜急清其肾以下之,如千金清肾汤、栀豉加鼠矢大黄汤(千金要方)、加味八正散(河间六书方)之类。此皆攻里诸方法之大要也。外治:如蜜煎导法、猪胆导法、灌肠法、亦足补助汤饮丸散之不逮。至其攻里法之轻重缓急,总以见症为主,详列如下:

温热症急下之候:发热汗多,鼻如烟煤,舌干、舌卷、舌短、舌黑焦燥、舌生芒刺,齿燥牙宣,胸腹满痛,谵语发狂,甚或昏厥,身冷呃逆,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甚或不通,手足发痉。

温热症当下之候:头胀痛,烦躁,谵语,多言,善忘,舌黄苔燥,协热下利,或热结旁流,小便短赤。

温热症缓下之候:潮热口渴,齿燥,腋下汗,胸腹热盛,舌黄苔糙,大肠胶闭,矢气臭,小便黄赤。

以上诸症,缓下者不下,则必渐重而为当下症;当下者缓下,则必加重而为急下症;急下者失下,则虽下之多不通,而结热自下逆上,胀满直至心下,上透膈膜,至胸满如石,咽喉锯响,目直视反白,或睛盲瞳散,耳聋,九窍不通,虽有神丹,亦莫能救矣。

温热症风火内盛之候:大热无汗,目赤头眩,面红唇焦,口疮唇裂,舌苔黄燥,大小便秘,甚则鼻衄、吐血,手足发痉,发癍发狂,神昏谵语。

温热症燥火熏肺之候:咳逆无痰,即有痰亦粘而难出,鼻孔干,甚或咽痛喉哑,耳鸣如聋,胸膈烦闷。

温热症痰火壅肺之候(即凉膈散加味症):痰多咳嗽,喉有水鸡声,鼻孔扇胀,气出入多热,胸膈痞满,喘胀闷乱,舌苔芒刺,便秘,甚或胸腹坚如铁石,胀闷而死。

湿火挟食,蕴结胃肠之候:发热自汗,胸痞腹满,按之灼手,大肠胶闭,矢气极臭,或下黄黑稠粘,少而不爽,小便黄赤短涩,舌苔黄腻而糙。

毒火内灼上中下三焦之候:面目俱赤,渴喜凉饮,胸腹热甚,坚满拒按,大便闭结,小便赤涩,神昏肢厥,甚则通体皆厥,舌苔老黄,或焦黑起芒刺,或焦苔黑瓣底,口开吹气,秽浊喷人,甚或浑身发臭,昏厥如尸,舌卷囊缩,或口噤齿齘,手足挛急,卧不着席。

温热症水火互结之候(即蓄水夹结粪症):口干不渴,从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不可按,揉之漉漉有声,胸腹热盛,但头汗出,肌表微热,大便热结旁流,少而不畅,或协热下利,虽利而重滞难出,小便不利,甚或癃闭,舌苔黄腻而厚。

温热症蓄血化火之候:口干舌燥,漱水不欲咽,胸中痹痛,少腹硬满,甚或胀疼,身体重滞,腹背拘束不遂,发躁如狂,谵语善忘,小便自利;粪虽硬,大便反易而色黑,或大便但下血水,见粪者生,不见者死;舌色紫暗而润。

里者,表之对也,攻者,攻下之使邪从里解也。然攻里之法,亦因人因症而不同实者可峻攻,虚者則缓攻,陽亢里結者攻之則諸症除,“大小承气”之用也;冷热不調者温之則疼痛止,“三物备急”之类也。或理气以通塞,或增液以行滯,或攻而兼表之,或潤而通之,是攻法中又当随机应变者也。更有痢下而用攻里之品,則經旨所謂“通因通用”也;水結于胸而用峻瀉之剂,則祛水犹驅寇賊也。本类均有收集。

大承气湯

【处方】大黄四兩(酒洗),芒硝三合, 厚朴半斤,枳实五枚。【適应】 治伤寒陽明腑证,陽邪入里,胃实不大便,發热譫語,痞滿,燥实坚,亦治陽明剛痙。【功效】 瀉里清热。【方义】 腸中穢滯不去,由于气不能送,液不能滋,方中以大黄清其热、芒硝潤共燥,厚朴行其气,枳实攻其坚,宜于热邪传里痞滿燥实坚全見之证。【禁忌】 若表邪未解,或心下鞭滿,或面合赤色,或平素食少,或嘔多,或脉迟,或津液內竭,或小便少,皆不可用,所髑承气八禁也。此外非大实大滿者,亦不可輕投。【附方】

1.三一承气湯:本方加甘草等分,治大承气证、腹滿实痛;調胃证、譫語下利;小承气证,內热不便;一切伤寒雜病、蓄热内甚,燥实坚脹。

2.三一順气湯:本方加柴胡、黄芩、甘草,及铁銹水三匙,墜热开結,治潮热自汗,发渴譫語,狂妄斑黄,腹满便实。

3.黃龍湯:本方加人参、当归、甘草、桔梗,治热邪传里,胃有燥屎、心下鞭痛,身热口渴譫語,下利純清水。

小承气湯【处方】大黄四兩,厚朴二兩(姜炒),枳实三枚(麩炒)。【適应】治伤寒陽明鉦,譫語便鞕,潮热而喘及雜病上焦痞滿不通

【功效】 通腸下積。【方义】 本方以大黄制亢極之害,去胃中之实热,佐枳朴以宣通气之滯結,去上焦之痞滿,为攻積一定之法也。由于痞滿燥实坚未全者,故除芒硝,欲其無伤下焦之真陰也。【附方】 三化湯:本方加羌活,治中風邪气作实,二便不通。【附注】 金匠以厚朴为君,名厚朴大黄湯,治支飲胸滿。

調胃承气湯【处方】 大黄六兩(酒浸),芒硝一兩,甘草五錢(炙)

【適应】 治伤寒陽明证,不惡寒反發热,口褐便秘,譫語腹滿,中焦燥实及伤寒吐后腹脹滿者,陽明病不吐不下而心煩者。亦治渴证中消善飲而溲。【功效】 調胃下積。【方义】 大黄除热荡实,芒硝潤燥軟坚,二物下行甚速,而用甘草甘平以緩之,不致伤胃,故日調胃承气。去枳朴者,不欲犯上焦气分也。【附方】1.当归承气湯:本方加当归、姜棗,治里热火郁,或皮膚枯燥,或咽燥鼻干,或便溺秘結,或瘀血發斑。2.大黄甘草湯:本方去芒硝,金匱用治食已即吐,外台用治吐水。3.破棺丹:本方用大黄二兩牛,芒硝、甘草各二两,治多汗大渴,便閉譫語及诸瘡腫热。

总按:以上温热里症,以夹痰杂食为最多,蓄水蓄血次之;以毒火燥火为最急而险,风火次之,湿火又次之。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骨质增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宝华

    X线检查是诊断骨质增生的常用方法,可显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的程度。六、预防与保健1.保持适当的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加速关节退行性变,进而诱发骨质增生。

  •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 谢江强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无法用在正处小韦是一名大学生,最近早起偶尔会发现自己梦遗,同寝室的哥们都笑他是不是梦到了不该梦的,可是他确实是无原因的梦遗,因此十分困扰。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别让饮食侵袭了你的健康 谢江强

    别让饮食侵袭了你的健康:胃溃疡患者要靠养白小姐经常靠着喝咖啡及浓茶来提神,以加班加点工作。对于人体而言,体温的冷热度适中,脏腑就能维持正常的机体工作,保证人体内环境的健康运作。

  • 痛经小记 张宝华

    若肝肾亏损,则疏泄与封藏失职,导致胞宫内的经血运行紊乱,从而引起痛经。

  • 郁症非为肝所属 缴秀珍

    综合以上四诊情况对该患者辨证为眩晕之脾肾气虚夹瘀证。方用我科协定处方升阳益智汤为主方,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了合理化裁。

  • 木防己汤类 李华歆

    ——尼采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木防己汤类!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木防己汤!木防己汤木防己三两石膏(鸡子大)十二枚桂枝二两人参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 中医临床分科方案研究 焦一鸣

    此项目旨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医临床以证分科的方案,以期替代目前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西医的病分科的现象。1.临床应用方案包括两个部分:一个可用于县级以上中医院内科的临床分科。

  • 医案一则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与大家分享一则针药并举治疗头痛验案一则。效:2023年10月14日复诊:患者自诉经针灸及服用中药一剂后自觉头痛症状完全消失!

  • 秋之韵 陈鹏

    秋之韵文/陈鹏医生没有夏日的狂暴也没有冬日的苦寒秋天是一个十分静美的季节不冷不热有点允执阙中的意思很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那田野里弯腰的稻梁满山红彤彤的柿子金黄色的小菊花还有那小巧精致的秋海棠秋天像一个穿着麻衣的少妇褪去了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