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对于针灸配穴的指导作用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2021.08.16 743阅读 评论数 0 0
《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这是说经络学说在临床应用上,与针灸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针灸治病所用的腧穴,就是经脉流行出入的地方。故不论在诊病、处方、配穴、手法等各方面,都不能脱离经络学说的指导。而在处方配穴方面无论是辨证取穴、循经取穴、按时取穴,或子母配穴、夫妻配穴、同经配穴、异经配穴,以及子午流注配穴、灵龟八法配穴等等,都是以经络为根据的。在补泻手法中,如子母补泻、疾徐补泻、提插补泻、迎随补泻,或呼吸补泻等,也都离不开经络的顺逆起止而施行。因此在诊断、治疗上,必须应用经络学说,从整体观点上去分析和归纳各个环节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才能掌握病情,提高疗效。


《灵枢·卫气篇》说,“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这说明由于经络的变动,疾病的产生有虚有实,有高有下。故对疾病的观察,就必须根据经络学说推求其原因和性质,诊查其部位和变化,然后施行治疗,才有准则。


经络学说在指导针灸临床上,大致可分三个方面:


一、经络与“辨证取穴”


(一)不同部位,发生同一病症,可按经络循行所在来辨证。例如头痛,由于部位不同、经络循行各异,而有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之分。足太阳之脉,起目内毗,上额交巅,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故巅顶及后头痛归属之。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频中,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故前额头痛归属之。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故两侧头痛归属之。此即分经辨证的方法。


(二)同一疾病发生于同一部位,可从两经以上不同的症候来辨证。例如喘息病,可分阴阳虚实。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在病候里有肺气胀满,膹郁不宁、喘咳等症状。而足少阴肾经之循行,也有一部分上贯膈、入肺中,因此也有一部分症候表现为张口虚喘等证象。治疗当分虚实,灵活权变,才能丝丝入扣。况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源,肺肾两经,本有金水相生的母子关系,故在临证治疗时,应该两者兼顾。


(三)不同症候同时发生,或先后出现于不同部位,可推求其病理机制来辨证。例如外感风寒,洒渐恶风,咳嗽发热等症状,乃因外邪侵袭皮毛,入客于肺,其证在表,同时又呈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等证状,此乃脾虚又被寒邪所克,故又当健脾补虚,助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而疏调太阴表里。又如虚劳病,见干咳、唾血、心烦、舌干、口燥等肺肾两虚的症状,这是金虚肺弱、肾水不足。则治疗当从肺肾入手、滋肾润肺而清虚燥。若时或又现纳少、大便溏等症状,是又兼命门火衰,不能生土,则治又当从手、足太阴与足少阴气化无力方面来考虑了。可见,根据病理机制而辨其症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四)局部出现的症候,可从经络交叉与交会处来辨证。例如胁肋苦满疼痛,从其局部而言,多系肝胆两经症候;但从其经脉循行来看,又是足太阴脾经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下的支脉,与足少阳日月穴、足厥阴期门穴相交会。因此就胁痛言,亦可从经脉的交叉处或交会处施行辨证。


二、经络与“循经取穴”


《素问·调经论》说:“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 这说明经络是内属脏腑,外络支节,血气流行出入的通路。其相互联系的复杂情形,也可以说是形态与功能的综合产物。腧穴是人体经气输注交会之处,与经络同属一个系统,脸穴所主治的病候,都是根据经络循行而论治的,故成为针灸以外治内的必经途径。警如马丹阳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完全是通过经络而总结出来的治疗法则。因足三里系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其经是属胃络脾,所谓合之所治,皆主逆气而泄等证。腰背为足太阳膀胱经脉气所过之处,此脉络肾属膀胱,委中为足太阳经之合穴,主治内脏,直通腰背,所以腰背有病,以委中为循经治疗的要穴。列缺为肺经之络穴、别走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经脉络属,气息相通。大肠属手阳明经,故凡由燥热上冲所致的头痛,取列缺是非常重要的。又列缺内通任脉,《针灸大成》云:“列缺任脉行肺系。”而任脉与督脉相通会于头,肺主皮毛、而“头项强痛”多系风寒客表所致,故主之。合谷为手阳明经的原穴,其脉循颈上颊入下齿,交人中后左右交叉而挟鼻孔,故一般面口之病,多取合谷来治疗。综上四点,说明喻穴的应用,与经脉有不可分离的关系。


三、经络与“按时取穴”


《灵枢·五乱》篇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晨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凡此表明,人体经脉中气血的周流出入皆有定时。按时取穴,就是注重时间的条件,以自然界的周期现象,配合人体经脉之气血周流的情况来“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即所谓“得天时而调之”。今谨就时穴开阖的应用,举例如下:


(一)子午流注纳甲法。纳甲法的组成,首先须要了解天干与地支的配合。因为子午流注是按日、按时的干支配合取穴方法。干支是古人用以记述年、月、日、时的一种方法。《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以六六为节,……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又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按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首由天干的“甲”和地支的“子”相配则成“甲子”,次递相配则成乙丑、丙寅、丁卯……癸亥,构成六十个不同的名词,周而复始复还甲子,循环不已,这就是古人用以记载年月日时方法。五日为六十个时辰,子午流注纳甲法,即将十二经手不过肘,足不过膝的井荣俞原经合六十六个穴道,按干支配合的不同,而运用在六十个时辰上,演得开穴,各从其主治。如欲治黄痘,取腕骨穴,必待“庚子”时,方见大效,是以取其时穴正开之义。


(二)子午流注纳子法。本法的应用和纳甲法互相辉映,并行不悖。根据人身十二经脉通行的自然顺序,所纳地支亦皆为每日各经流注之时,然后再依各经症候和虚实配合五腧,掌握生我我生的穴位去治病。(“我”指本经)。属于实性的疾病,须在气血流注本经的时间,取本经所属五行之子穴泻之。例如肺经属金,金生水,水的穴即为子,所以尺泽为肺经的泻穴,而当寅时上半时取之,主治咳嗽、胸满、肺胀,并有气盛脉大等现象的病证。属子虚性的疾病,须在气血始流过本经的时间,取本经所属五行之母穴补之。例如肺经属金,土生金,属土的穴即为母穴,太洲为肺经的母穴,所以如患者仍属肺经的症候,但是气弱脉微,诊断为肺虚证,则于寅时下半时取太渊补之。一经如此,它经亦然。


(三)八法的依时相应法。八法是根据奇经八脉组成的。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指出:“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说明了解奇经脉气的盈亏,亦可知正经经气的虚实。而八法则是据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穴位的主客相配,用来按时取穴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它们是:取通冲脉的足太阴脾经公孙穴与通阴维脉的手厥阴心包络内关穴相配,取通带脉的足少阳胆经足临拉穴与通阳维脉的手少阳三焦经外关穴相配;取通督脉的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与通阳跷脉的足太,阳膀胱经申脉穴相配,取通任脉的手太阴肺经列缺穴与通阴跷脉的足少阴肾经照海穴相配。这种配合是由脉络连系而成,治疗上则能起相互辅助的作用,如蚘厥证,值壬午时公孙穴开,即先针公孙,而以内关应之,又如咽喉痛,值乙丑日庚辰时照海穴开,即先针照海,而应以列缺为是。


一、针灸治痛三个原则:简称“三则”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古人从病机方面认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不通是造成疼痛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疗时就要疏通经络、调和脏腑达到气血通调疼痛可止。这就提出了以下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气血不通?是哪个脏腑、哪条经络气血不通?这对治疗疼痛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我总结针灸治痛十法的根源。


经络学说对于针灸配穴的指导作用
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经


经络病而致的疼痛,应当选取与疼痛部位相交叉、相贯穿的经络的穴位来治疗。也就是说要想治好疼痛,一定要熟悉掌握经络的循行与分布,这是很重要的。古人也有进一步的具体指教,如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也就是由于经络阻滞、气血不通而引起疼痛时,可取相交、相贯经络的原穴、络六、交穴、会穴来治疗。这是由于经络病而引起的疼痛的治疗原则。


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


脏腑气血不调时,用带门字(如期门、章门)或海字(如气海、血海)的穴位及五脏六腑的俞穴、募穴来治疗,通过这些穴位来调和脏腑气血,达到治疗因脏腑病而引起的疼痛的目的。


疼痛常影响到人的精神,病人烦躁、坐卧不安、失眠等。这就是疼痛影响到人的神明,影响到心。也有一些疮疡疼痛,兼有红肿,而又烦躁,是疼痛影响到血脉,而心主血脉、主神明,也同时影响到心的表现,因此病机十九条中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依据此理,在治痛时不论因脏腑还是因经络,只要病人出现坐卧不安,精神烦躁,脉数尿黄,均配以清心之法(穴如:大陵、间使、心俞。药如:生地、木通、竹叶、生甘草、连翘、黄连),均能取得满意止痛效果。


经络学说对于针灸配穴的指导作用
二、针灸治痛十个立法:简称“十法”


1.疏风止痛法


风为阳邪,性主疏散、伤人肌表,荣卫失调,以致疼痛,治用疏散风邪,调和荣卫。穴用风池、风府、风市。风池可祛风解表,风府祛风清神,风市祛风通络。此法以治外风为主,疼痛可遍及全身各处,不是固定一点疼痛为特点。有汗、脉缓、头痛、腰痛、四肢痛因外风者都可应用。


2. 散寒止痛法


寒为阴邪,性主收引,伤人皮毛,腠理收缩,经络失畅,以致疼痛,治用散寒通络,行气止痛。穴用:大椎、后溪、昆仑。大椎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能助阳以散寒。后溪是八脉交会穴,能通督脉。昆仑经足太阳膀晩经由上向下夹脊循背,寒邪伤人,首犯太阳。三穴共奏宣散寒邪,行气止痛之效。


3. 祛湿止痛法


湿邪粘腻,易阻气机,滞在上常见头晕,滞在躯干常胸闷、腹胀。湿流四肢则胀痛,治疗均应祛湿消肿止痛。穴用:中脘、足三里、三阴交。中脘、三阴交可祛湿健脾,足三里升清降浊,消肿祛湿。三穴共奏健脾、行气、祛湿、通络止痛的功效。


4. 行气止痛法


气滞则痛,古有形伤肿,气伤痛之说,此处气滞,一指肝气郁结,二指思则气结,治当疏肝行气止痛。穴用:肝俞、期门、阳陵泉。肝俞、期门为肝的俞募配穴,可疏肝理气止痛。阳陵泉是胆经合穴,可舒肝利胆。以上配合可治胸胁疼痛、胃气痛、四肢走注疼痛。


5. 活血止痛法


跌打损伤、气滞血瘀、瘀血阻络发为疼痛,多为刺痛,其痛有定处,昼轻夜重,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穴用:尺泽、委中、膈俞。上肢及上半身瘀阻,常用尺泽放血,下肢及下半身瘀阻,常用委中放血,膈俞为血之会穴。三穴能活血化瘀,何处瘀阻,再配合局部取穴。


6. 温中止痛法


寒邪直中,或从内生,常致脘腹疼痛,治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如胃脘痛、腹痛、痛经因寒者,均可使用。穴用:中脘、气海、脾俞。灸中脘、气海,可温中下二焦,散寒行气;脾俞针灸并用,温运脾阳,散寒行气止痛。


7. 消导止痛法


食滞中焦,或停肠胃,常致便秘、腹胀、脘腹疼痛、嗳腐吞酸,故须消导食积,通肠导滞,腑气通畅,胀痛可止。穴用:中脘、天枢、足三里。中脘调胃,天枢通肠,足三里能升能降,通胃腑以下行,增胃肠之蠕动,饮食积滞可下行,脘腹疼痛可以消除。


8. 养血止痛法


外伤手术出血,或产后失血过多,常致筋脉失养而疼痛,有时疼痛游走无定处,治要养血荣筋止痛。穴用:肝俞、脾俞、阳陵泉。肝藏血,脾统血。肝俞调肝血以养筋,脾俞益脾而增饮食生气血。阳陵泉为筋会,可舒筋利节止痛。何部痛甚再局部配合选穴。


9. 清热止痛法


诸痛痒疮,皆属心火。火邪热盛,肌肤肿胀,血行不畅,则易疼痛,诸如炎症的红、肿、热、痛。穴用:十宣、大陵、丰隆。十宣放血泻脏腑热,丰隆从阳明以泻六腑热。热去肿消,经通痛止。


10. 补肾止痛法


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亏损,则筋骨疼痛,外受寒邪,则疼痛加重。治应补肝肾,强筋骨,肾气充实则筋骨不痛。穴用:肝俞、肾俞、太溪、大杼。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亏损,筋骨失养,常致腰膝疼痛。若兼见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脉沉细弦,则可应用此法。


以上“三则”、“十法”,仅是个人经验之总结,不是针灸治痛之全部,选穴亦为自己常用穴为例。读者不必拘泥,也可依法再立穴位。如因风寒而致腰腿痛,可用大椎、后溪、风池、秩边,取相贯之经的原穴京骨。如痛的精神不安者,再配大陵、间使。举例供参考。


配穴是针灸治病的处方,是根据病情的需要,予以适当的配穴,其方法多种多样,这里归纳十种配穴方法,分述如下:


一、双穴同用法


即诊得同等之病,择其左右相同之穴双用。如胃病取足三里,则双足三里同时兼用。妇人痛经取三阴交,则双三阴交同时并用等。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二、上、下肢相应法


即在上、下皮同时取穴,使其对内脏的调整作用互应。如合谷配太冲,有开安醒神之功,适用于手足面口目疾等症;合谷配足三里,有调理胃肠,镇痉止痛之用等,效果很好。


三、前后深浅相配法


即在同一上肢或下肢,取两个穴位,一前一后,一是深刺,一是浅刺,从而使肢体向头部或躯干部的经气统通作用更强烈些,范围更广泛些,如足三里配三阴交,可用来调理牌胃,补益肝肾,针曲池合谷,可疗头部或肩膊各部之疾等。


四、内外呼应法


即取一穴,以与之内外相对应的穴配用,作用增强。如昆仑配太溪治腿脚拘挛,足跟肿痛,可增强疏筋止痛之功,内关配外关可使治疗肘臂挛痛、麻痹的作用增强等等。


五、背部中枢与远隔部位配穴法


即取督脉与旁开的各俞穴或四肢的一定穴位相配,疗效较好。如胃肠疾病取至阳穴,与肝胆脾胃大小肠各俞穴配合;腰骶痠痛,取命门八髎,与环跳足三里阳陵泉等穴配合;下肢冷痛取用命门肾俞,与阴陵泉血海等穴配合;疟疾取大椎身柱至阳,与间使后溪等穴配合等等。


六、脏脑聚里相配法


即先取本经的原穴,再取与本经互为表里经的络穴相配。亦即原络相配法。如大肠经热邪上壅所致的头痛、面肿、牙痛、鼻衄等,先针大肠经原穴合谷,继配以肺经络穴列缺,则能疏通经络,协调脏腑表里以清泻热壅。


七、本经补泻法


即见某经之症候,辨其虚实而用针。如诊得手少阴心经之证,若属于心经的热证,针泻神门,属于心经的虚证,宜补少冲。是本补母泻子取穴的方法。


八、各经循环相生法


即本经之病与它经之病同见,则配穴据循环相生取义而一时并用。如针肝经(属木)太冲(属土)穴而合心经(属火)灵道(属金)穴,则为经与经相生(木生火)又穴与穴相生(土生金)有互相促进之功。


九、主客相应法


即取十二经与奇经八脉相联系的八个穴位的主客配穴法。如太阳病头痛项强,体痛呕逆等,针后溪为主,而应之以申脉为客;或申脉为主,而应之以后溪为客。又如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偏头痛等,针外关为主,而应之以足临泣为客;或先针足临泣为主,而应之以外关为客等等。惟此法或左右交叉用之,或四肢共用,但视其病情虚实而定。即实则宜交叉配穴而用污法,虚则宜四肢配穴而用补法。


周身经络上下衔接、内外沟通,用针治疗,宜按十四经循行路线来观察,全面照顾,找其经络变动的原因,按其来踪去路顺势利导,使经气之有余不足自动调整,归于平衡。


(一)肺与大肠两经表里关系及治要。


《灵枢·经脉篇》说:“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膈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肽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脑,属大肠”。从经络关系上可以看出,手太阴肺经脉,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脉,属大肠络肺。故肺与大肠经络相通而互为表里,其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有紧密的关联。肺主气,位居属上,下澄诸脏,外合皮毛。肺主制节,凡五脏六腑之气,皆赖肺气之清肃下降,则使脏腑之气而不亢逆,所以肺有制节全身之阴附而为气之主也,故《内经》中有“诸气者皆属于肺”或“肺者气本之说。大肠主传导排泄,但必借肺气的下降方能实现。因肺与大肠,一为清金,一为燥金;肺又为水之上源,金得水润,方能金清火伏,津液始能下行,则传导得以通畅。若肺失肃降,气滞于内,水源不清而金被火克,致肺气童实则大肠传导不利,或外邪客表,皮毛失合,肺气不宣,使上窍不通则令下窍不行。针治之法,令其上下调整,表里通和,则又为法中之法,故先针肺经之原穴太渊,配以大肠经之络穴偏历;或先针大肠经之原穴合谷,配以肺经之络穴列缺,则可推动本经脏腑功能,协调经络,疏通气血,是为配穴之总则。


(二)大肠与胃两经同气相应关系及治要。


大肠经支脉,《灵枢·经脉》篇说:“从缺盆上颈贯烦,入下齿中,还出抉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抉鼻孔”。说明大肠与胃经脉也有上下衔接的关系,二者同属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两阳合明,谓之阳明。病则气血塞滞,阳热隆盛。同时,阳明以燥气为本,胃与大肠主燥,惟其主燥,方能纳谷腐熟、传导化物。若燥气大过或者不足,均可为病。阳明为病,多以实证为主,这是因为胃与大肠均属腑,“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宜通不宜滞。饮食入胃,经过受纳、消化、传导、排泄这一胃实肠虚和肠实胃虚不断更替的过程,才符合六腑以通为顺的生理,如阳明燥化成实、则使传导不利,糟柏凝结化燥,致使胃肠成实,故阳明病的治法,邪热甚而未实者宜清之;腑实有燥屎者宜下之。如证见发热自汗,大渴引饮,面色缘缘正赤,不恶寒反恶热,或大便燥结,肠中有燥屎若干枚,谱语烦乱,日哺潮热,先针取手阳明经之二间、三间,配以足阳明经之内庭、阳谷,加大肠俞、天枢等穴,是为清泻阳明,调胃通肠之治。


(三)胃与脾两经表里关系及治要。


《灵枢·经脉》篇说,“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频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顾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扶脐,入气冲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冲中而合,以下牌关,抵伏兔,下膝膜中,下循腔外廉,下足附,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附上,入大趾间出其端”,“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果前廉,上端内,循腔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抉咽,连舌本,散舌下”。从以上经络关系来看,足阳明经脉属胃络脾,足太阴经脉属脾络胃。故胃与脾经络相通而互为表里,则生理与病理自具有密切关联。《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原之官,五味出焉”,胃主纳食与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与输布津液,脾为湿土而主升,胃为燥土而主降。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阴阳交合,方能布化精微而生气生血,则内充五脏六腑,外荣四肢百散。脾胃的这种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若胃不能纳谷与腐熟,脾也就无从承接胃的“游益精气”进而散精布化,若脾不能运化输布,则所入之食聚而不消,易因人体寒热湿燥而生变。不过脾胃同病,多以虚证为主,因脾青同属土,为万物之母,不仅长养后天,且亦维系元真,不断地给予补充。病则生血之源失化,元气之本不充。故胃弱脾虚往往相因出现,如太阴虚寒之水湿不运证,可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证。治宜先从表里两经的结属考虑治法,取足阳明胃经之原穴冲阳,配足太阴脾经之络穴公孙,或取足太阴脾经之原穴太白,配足阳明胃经之络穴丰隆,随经络之去路而济益之,是为调理脾胃功能,调和表里经气的治疗原则。


(四)脾与心两经母子关系及治要。


脾经之支脉,《灵枢·经脉》篇说:“复从胃,别上鹏,注心中”。表明脾心两经有上下衔接的关系。脾为生血之源,又主统血。《灵枢·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而血的运行需要心阳的推动,方能周身贯体,营左养右。故心主血脉,可以说是心阳主血脉。盖心属火脏,为阳中之阳,君主之官,统领五脏六腑,从这个角度言,脾之运化有赖于心阳的推动与心血的滋养。若火衰不能行阳,则脾土失其温养而无以运化。且心阳的一个明显作用,是制阴于下,维持阴阳水火的平衡。火衰水盛则阴不为阳所制,动而浸溃脾阳,甚至凌犯心阳,则火不生土前更被水克,形成心脾两虚水寒内盛的病理,可见腹痛下利、喜温喜按,甚至厥冷、脉微细、但欲麻等太阴、少阴病证,此宜急取太白配内关,重灸关元气海通阳补心,引火归脾,以救将绝之阳。


(五)心与小肠两经表里关系及治要。


《灵枢·经脉》篇说“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鹏,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抉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脓下下循湍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果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时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脯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脾,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隔,抵胃,属小肠”。手少阴经脉属心而络小肠,手太阳经脉属小肠而络于心,其经络循行,表明了一明一阳脏腑协调为用。心属火脏,烛照方物以司神明,经所谓:“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小肠为受盛之腑,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心合小肠”,表明二者在经络上的脏腑表里联系,和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心阳下降于小肠,有助小肠化物泌别清浊的作用,而小肠“化物”后产生的精微物质,又是血脉的营养来源。又因小肠“与脾相连属”而统主运化,若小肠与脾虚寒,无以健运化物,必致心脉失养而神无所主。不过心与小肠在病理上,主要是心火移热于小肠,成小肠热证者为多,见心胸热烦,小便短赤等。治宜针泻手少阴心经以俞代原穴神门,配手太阳小肠经之络穴支正,清火导赤,疏经通络。继泻后溪与昆仑助之,自然可愈。


(六)小肠与膀胱两经同气相应关系及治要。


小肠经支脉,《灵枢·经脉》篇说,“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眠,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跟,抵鼻,至目内毗(与足太阳膀胱经衔接——自注),斜络于颤”。此表明小肠与膀胱两经上下衔接的关系,二者同属太阳。太阳本气为寒,膀胱为寒水之腑,足太阳膀胱经脉在上连督,在下络肾,借督脉之阳与少阴肾阳以化气外达,而成卫外之阳;同时膀胱寒水之化,又借心火的下交,而心火之能下交,则以小肠为心之府,且小肠与膀胱同气相应,可导心火下交于膀胱而化气上达,这些是为大阴之气的由来。故太阳为病,实际上是表阳为病。风寒外袭,经表受病,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用针当先考虑疏调本经原气,则可大大推动其功能活动来抗邪,故取手足太阳经之原穴腕骨,京骨为善。


(七)膀胱与肾两经表里关系及治要。


《灵枢·经脉》篇说:"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自内毗,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髓内,抉脊,抵腰中,入循臂,络肾,属膀光;其支者,从腰中下狭脊,贯臀,入胆中,其支者,从博内左右,别下,贯押,抉脊内,过牌枢,循牌外,从后廉,下合脑中,以下贯端(揣)内,出外课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果之后,别入跟中,以上端(湍)内,出胆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膀胱与肾相合,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二者是阴阳、脏腑、表里协调为用。肾为水脏,主藏真阴真阳,是为先天之本。水中真阳为热力化生之由,一名命火。膀胱为水腑,主藏津液而利小便,然膀胱津液必借命门真火的温照气化,方能布津荣润周身,共“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故肾阳气化作用,可直接影响膀胱津液的升腾与小便的通利。肾之真阴真阳不调皆可为病,火衰则气化无力,水寒内盛,证见遗精、自汗、顾冷、脉沉微、泄利等,若水亏火不归元,阴虚火旺,则又见咳逆盗汗、口渴咽干、劳热骨蒸,甚至竭精亡血等。针灸之治,在于协调阴阳使其相衡相济,宜先取足少阴肾经之原穴太溪,配足太阳膀胱经之络穴飞扬,或取手太阳小肠经之原穴腕骨,配手少阴心经之络穴通里,据其寒热虚实用针或灸,总在太阳少阴上下表里间调和。


(八)肾与心包络两经交会关系及治要。


肾经支脉,《灵枢经脉》篇说:“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表明肾与心包两经上下衔接的关系。心包为心之外卫,护心为之臣使,可代心行令,且心主血脉,心包络主脉所生病,经云:请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是为心包代心受邪。凡此表明,心包与心的功能与病理甚为接近。肾与心两经同属少阴,而肾与心包两经又上下衔接交贯,故治疗仍宜交通心肾,疏调经脉。如见心中快惚、虚烦不眠等阴虚火旺者,可针取手厥阴心包络之原穴大陵,配足少阴肾经之原穴太溪,或取心包络经之都门穴,配以足少阴肾经之筑宾穴,功能滋阴降火,通络除烦。


(九)心包与三焦两经表里关系及治要。


《灵枢·经脉》篇说:“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脑,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胶三寸,上抵腋下,循肽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腮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腹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心包与三焦的经络循行同样是表里相合的,手少阳经脉属三焦络于心包;手厥阴经脉属心包而络三焦。心包为心主之官城,三焦为脏腑之外围;包络为“心主之脉”,三焦为荣卫循行的道路,二者密切关联。且三焦联系命门真火而主气化,心包代心行阳令,两者配合,在于协调君、相二火。或者说,君相二火的协调,赖于心包与三焦经气脉络的相通。故针治宜首先按经循行,取手少阳三焦经之原穴阳池,配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内关,或针手厥阴心包经之原穴大陵,配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外关,则三焦与包络共见之症,皆可迎刃而解。


(十)三焦与胆两经同气相应关系及治要。


三焦经支脉,《灵枢·经脉》篇说,“其支者,从脑中上出缺益,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频至項,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频,至目锐跳”。表明三焦与胆两经有上下衔接的关系,二者同属少阳。少阳乃一阳初生,真春气生发,其性冲和调畅。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胆气升则十一脏之气皆升,而气机之升降始得运行。三焦内连脏腑,外通皮毛,贯身之上下内外,则又为气机运行的道路。盖少阳以火为本气,少阳胆府内寄相火,借三焦而宣布,故少阳三焦经,乃相火游行之地。然相火源于命门,三焦为原气之别,雷伏于地,龙董于海,相火潜藏水中,惜三焦以行阳化气,故三熊总领五脏六腑,主持各经气化。三焦,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胆火调则十一脏之气血皆调。故少阳之气,主调内达外,为营卫之枢,以冲和为顺。若邪客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滞而不畅,胆火郁而不调,少阳则见口苦、咽干、目眩、耳掌等邪火循经上炎之象,或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半表半里不和见证。针治当驱解少阳,清胆火、调气郁,于手足少阳选穴,适居首要。取外关、足临拉板解少阳;或取支沟、阳辅通膜理之郁。总于少阳本气与半表半里二方面着眼。


(十一)胆与肝两经表里关系及治要。


《灵枢·经脉》篇说:“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陆,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融后;其支者,别锐毗,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項下,加烦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隔,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冲,绕毛际,横入静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牌厌中,以下循碑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真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踩之前,循足附上,入小别次趾之问,其支者,别附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肝尼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附上廉,去内躁一寸,上课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胆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脑,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顽颖,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频里,环唇内”。胆与肝两经相合,足厥阴经脉属肝络胆;足少阳经脉属胆络肝。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司决断。胆附于肝,肝为罢极之本,无胆气则不能决断。肝胆属木、皆票春气,木性本直,喜条达舒畅,厥阴配少阳,是为阴尽阳生,木火合德。胆火居于肝中,又是阴中含阳。肝主疏泄,“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而“胆汁化物”,故二者配合可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以消化水谷。若病则风木之脏内郁,木郁生火,则胆之相火亢甚。故肝胆为病,多为郁火证,如胆火郁热每见烦躁、口苦、胸胁苦满,甚则频肿、目赤;肝气抉胆火冲逆,亦多见头晕、目眩、神魂不安、寐中惊惕等。同时,“木郁为火则血不和。火发为怒,则血横决,吐血、错经血痛诸证作焉”肝气横犯克土,则饮食不化,回食逆满,爱气吞酸,胁痛腹胀等。针治当因证变治,不可执泥。不过若按循经来说,则宜肝胆兼顾,始能左右逢源。选原络相配,针足厥阴肝经之原穴太冲,配足少阳胆经之络穴光明;或针足少阳胆经之原穴丘婕,配足厥阴肝经之络穴盖沟。是为协调肝胆两经总治。


(十二)肝与肺两经交会关系及治要。


肝经支脉,《灵枢·经脉》篇说:“复从肝别贯脑,上注肺”。按手足十二经之循行来说,经脉至此,一周于身,其气常以平旦为纪,昼夜流行,与天


同度,周而复始。肝肺两脏,肺主气而行治节,肝藏血而调经脉肝主升发,肺主肃降。二者相互制约,则气机升降,通达无阻,经脉调和,荣贯周身,是为升与降,气与血的关系。若肺失肃降金不制木,则肝的升发太过,可于嗽喘证兼见眩晕、胸胁胀痛等若肝气塞滞,木火交郁,气逆火炎,灼伤肺阴,又可见胁痛、逆满、咽痛、咳痰或咳血等,是为“木火刑金”。《伤寒论》中的“肝乘肺”一节,仲景言“刺期门”。刺期门二穴以平其横,泻其肝邪是也。据此可悟,凡肝肺两脏相关之证,针治当先以平肝为大法。以上十二经上下衔接与生理病理的关系,或为表里相应,或为同气相应,其所用针灸疗法之规律,亦大概如此。每经之症候很多,针治时着眼于主证,但见一证便可循经按穴,不必悉具其兼证,则辨其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又手足十二经以外的奇经八脉,唯督任二脉有它的专穴,故元代滑伯仁又把任督二脉并入十二经脉,合称为十四经脉(详见滑氏《十四经发挥》),这是很有见地的。查《灵枢·营气》篇说:“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呢,入顽颗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低,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可见督任二脉与十二经脉是一个循环周流的系统。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五俞穴的作用,在于通贯全身二十七条经脉气血的上下游行出入。因此,利用五俞穴于临床,作用十分重要。古人把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江河中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分别用井荥俞经合作比,项氏曰:“所出为井,井象水之泉;所溜为荥,荥象水之陂;所注为俞,俞象水之窬;所行为经,经象水之流,所入为合,合象水之归;皆取水又也”。另外,阴经有俞无原,六阳经各有一原穴,所过为原。五俞穴的主病,是结合五行学说来推论的,《难经·六十八难》讲:“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其意义和作用是,井主心下满,阴井属木,内应肝脏。若肝气郁结、脾土受邪,故现心下满,可取井穴治之。临床体会,井穴主治中风率倒,不省人事,癫狂等神志病及一切急性热性疾病。如针少商、商阳点刺出血,以治咽喉肿痛;艾灸大敦,可迅速控制赢痛发作;灸至阴可矫正胎位,灸隐白治崩漏;点刺中冲可使猝然昏倒之中风闭症复神速醒等等。


荥主身热,属火,内应心脏。若心火亢炎,必现身热,可取荥穴治之。凡诸经热病初起,均可取而治之。如疟疾刺小肠经之前谷;掌中发热刺心包经之劳宫;外感肺热引起之咳喘,以刺肺经鱼际等穴。


俞主体重节痛,属土,内应脾脏。脾主四肢,喜燥恶湿,若脾失健运则症现四肢无力,沉重微肿。取治于俞,主治一切肢节疼痛,有通经活络,散瘀止痛之效。如上肢患风湿症,取小肠俞穴后溪,上肢内侧痛痹取大陵,太渊,下肢痹痛取太溪,大钟等。


经主喘咳寒热,属金,内应肺脏,外合皮毛以司呼吸。若表邪袭肺,发生寒热咳喘,可取经穴治之。凡各经之疾累及某一脏器时,当取该经之经穴。如肺经失调,症现寒热咳喘,可取本经经穴经渠治之,脾之经脉上连舌本,散舌下。如该经发生的舌本强痛,可取本经经穴商丘疗之;再如三焦之火盛,症现胁痛目赤,大便不通者,可刺泻本经经穴支沟治之,有清三焦热,通腑降逆之效。


合主逆气而泄,属水,内应肾脏。肾开窍于二阴,肾主水。若水积于下或流于肠,则逆气而泄,当取合穴治之。根据“合主逆气而泄”及“经满而血者,病在胃,以饮食不节病者取合”的原则,可知合穴主治一切胃肠病与慢性病,有健脾益胃,扶正培土之功。如足三里统治胃肠疾患;曲池治肠疾;尺泽调理肺气;少海用于癫狂;阴陵泉功能健脾利水等。


然用针需掌握配穴规律,对五俞穴主病的运用,则需按证循经、按经取穴,始有方向。此就十二经症候群的五俞穴运用分述如下:


(一)脉浮,病人喘咳,洒渐寒热,脐右有动气,按之牢痛,此为肺经病。若心下满刺少商(井),身热刺鱼际(荥),体重节痛刺太渊(俞),喘嗽寒热刺经渠(经),逆气而泄刺尺泽(合)。


(二)脉浮,病人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此为大肠经病。若心下满刺商阳(井),身热刺二间(荥),体重节痛刺三间(俞),喘嗽寒热刺阳溪(经),逆气而泄刺曲池(合),又总刺合谷(原)。


(三)脉浮缓,病人面黄善嗌,善思、善咏,此为胃经之病。若心下满刺厉兑(井),身热刺内庭(荥),体重节痛刺陷谷(俞),喘嗽寒热刺解溪(经),逆气而泄刺足三里(合),又总刺冲阳(原)。


(四)脉浮缓,病人腹胀满,食不消,怠情嗜卧,四肢不收,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此为脾经病。若心下满刺隐白(井),身热刺大都(荥),体重节痛刺太白(俞),喘嗽寒热刺商丘(经),逆气而泄刺阴陵泉(合)。


(五)脉浮洪,病人烦心,心疼,掌中热而哕,脐上有动气,此为心经病。若心下满刺少冲(井),身热刺少府(荥),体重节痛刺神门(俞),喘嗽寒热刺灵道(经),逆气而泄刺少海(合)。


(六)脉浮洪,病人面赤,口干、喜笑,此为小肠经病。若心下满刺少泽(井),身热刺前谷(荥),体重节痛刺后溪(俞),喘嗽寒热刺阳谷(经),逆气而泄刺小海(合),又总刺腕骨(原)。


(七)脉沉迟,病人面黑,善恐喜欠,此为膀胱经病,若心下满刺至阴(井),身热刺通谷(荥),体重节痛刺束骨(俞),喘嗽寒热刺昆仑(经),逆气而泄刺委中(合),又总刺京骨(原)。


(八)脉沉迟,病人逆气,小腹急疼,泄利下量,足胫寒而逆,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此为肾经病。若心下满刺涌泉(井),身热刺然谷(荥),体重节痛刺太溪(俞),喘嗽寒热刺复溜(经),逆气而泄刺阴谷(合)。


(九)脉浮,病人头晕目眩,喜乐不休,胸助苦满,郁郁微烦,此为心包络经病。若心下满刺中冲(井),身热刺劳宫(荥),体重节痛刺大陵(俞),喘嗽寒热刺间使(经),逆气而泄刺曲泽(合)。


(十)脉浮弦,病人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水道不利,此为三焦经病。若心下满刺关冲(井),身热刺液门(荥),体重节痛刺中渚(俞),喘嗽寒热刺支沟(经),逆气而泄刺天井(合),又总刺阳池(原)。


(十一)脉弦,病人善洁,面青,善怒,此为胆经之病。若心下满刺窍阴(井),身热刺侠溪(荥),体重节痛刺足临泣(俞),喘嗽寒热刺阳辅(经),逆气而泄刺阳陵泉(合),又总刺丘墟(原)。


(十二)脉弦,病人淋溲便难,转筋,四肢满闭,脐左有动气,此为肝经之病。若心下满刺大敦(井),身热刺行间(荥),体重节痛刺太冲(俞),喘嗽寒热刺中封(经),逆气而泄刺曲泉(合)。


《标幽赋》说:“交经望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寻”。所以,用针不是单纯拘泥于某病取某穴,或某穴一定治某病上,旨在按照规律,配用有方。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对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 吴志平

    我结合临床,谈一下关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抑郁症是一个典型的情志病,这个也是我认为中医跟西医有对话的地方,一般没有器质性病变,诊断基本依靠西医心理学的心理量变来诊断。疏通腋下,旋转肩关节,恢复少阳的枢机成为了治疗的重中之重。

  • 梦游桐君山 陈鹏

    文/陈医生经常梦见自己深夜一人独自站在吊桥上桥的那头是开满鲜花的桐君山桥的这头是芸芸众生的柴米油盐我举头望向天空天心无月我低头望下江水江心无我我有无数心事想与流水诉说流水默默我亦默默常静下心来内观我能看到细胞在歌唱血管里红色的血流在奔腾不休那里面载满了,我

  • 柴胡肉桂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腰痛反酸案 宗琪

    患者:宗某某性别:男年龄:34岁初诊日期:2023年9月29日主诉:腰部酸痛,伴反酸,夜尿频约4-5次。

  •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 谢江强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表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世界上万物万事都由五行构成,正所谓木能生火,火能暖土,土的繁衍功能造就了金,金能生水,而水能植木,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顺序。具体的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的关系,我就简要地列在下面的表格之中,以便读者朋友们对照。

  • 痛经 张宝华

    在运动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以免加重痛经症状。此外,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这些食物会加重痛经症状,导致身体更加不适。

  • 胸痛气短伴双下肢水肿案,有效到治愈的思辩过程。 李高勤

    巩某,女,26岁。胸骨处牵扯样疼痛。下午双腿肿6年。下颌有少量暗色的痘痘。双下肢腿肿明显减轻,按压已无明显指头印。下肢稍肿,经前或久坐加重。上热,脾虚为小柴胡汤证。戴口罩仍有胸闷气短。月经前2天多,第3天减少。

  • 中风后遗症疗治有方 谢江强

    不再是疑难杂症:中风后遗症疗治有方中风后遗症属于中医“偏瘫”“偏枯”“偏痿”“偏废”的范畴,“偏”指的是偏瘫,瘫、枯、痿、废则是指后遗症。抽动、麻木的动作,其实就是中风后遗症的表现,因此我们只需从息风止痉的角度来开处方,就能对应上老李的病症。

  • 浅谈经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 王飞

    一个治血痹的千古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是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本方记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主治血痹、风痹。

  • 便秘一案 刘娟

    首诊2023年06月26日王某,女,便秘2年余。患者2年来一直便秘,易腹胀,大便4-5日才解一次,大便干结,怕冷,胃纳差,寐差,舌质淡,脉细。二诊2023年07月30日患者便秘明显好转,怕冷较前减轻,胃口稍好转,夜寐较前佳,舌质淡,脉细。

  • 郁证 张宝华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郁证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