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的制备方法膏方的制作流程
一般为配方,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存放等几个部分。下面对这些流程进行详细讲解,让大家看到以及体会到中医传统膏方的制作魅力:一、配方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通过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然后开具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处方及胶类、糖类、细料,准备好所有药物,准备制备。注意事项:最佳方式是找专业的中医师来开具适合您本人的处方,尽量避免自己随意搜索资料来进行膏方的配方,以防用药发生危险,抓药时应在正规医院或者药房进行抓药,以防用到次品药降低疗效甚至发生危险,若是自己在药房抓药则应询问药物各种不同的煎煮方式,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等,应提前询问以防止在煎煮时浪费药效或者造成其他不必要的麻烦。二、浸泡在膏方的制备中非常重要,制备人员依照医师处方,核对药材,将胶类、贵重药材、细料药材和需要特殊处理的药材进行分检,然后将其余药材洁净处理后装入干净布袋中置砂锅内(最好选用砂锅,也可以用搪瓷锅或者不锈钢锅,但是禁用铁锅,以免产生化学反应),加入8~10倍量清水,一般以高出药物平面10cm为宜,通常需要浸泡8~12个小时左右,让药材充分吸饱水分,只有这样,才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浸出,以更好地保证膏方的质量。注意事项:药材无需清洗,有些药物里边的成分是溶于水的,所以一旦冲洗的话,上边有些成分就可能被冲洗掉,丢失掉原有的药效,所以建议在煎中药之前,最好是不要冲洗,以免给药材的药效造成损失,而不会对患者的病情产生相应的好的疗效。浸泡的水最好是使用凉开水,一般来说,在正式煎中药之前是需要两次的浸泡的,用来浸泡的水也是相对比较有讲究的,主要是未烧开的水当中含有一些成分会影响药物的疗效,所以最好是使用凉开水。某些包煎的药物,如旋覆花、蚕沙、车前子等需用纱布包好后投入,而贝壳类、矿物类药物最好也要包煎,因为膏方熬制一般是在冬季,所以浸泡时间相比于其他季节更长。三、煎煮煎药需煎透,把浸泡完全的药料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煮1个小时左右,再转成微火,以沸为度,3~5小时,药汁渐浓,即可用四层纱布过滤3次,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清水浸润原来的药渣后,再次上火煎煮,煎法同前,此为二煎,待至第三煎时,气味已经淡薄,滤净药汁后即将药渣倒弃(如果药汁尚浓,还可再煎1次)。将前三煎所得药汁混在一起,静置后再沉淀过滤,以药渣越少越佳。人参等细贵药材,为了避免浪费不宜与他药同煎,而用小火另煎浓汁,收膏时再将药汁冲入,或将其研成细粉调入。注意事项:煎药锅:使用砂锅或者是陶瓷锅熬煮,因为这两种锅化学性质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所以一般是没有什么物质会影响药物的效果的,但是像铁锅、铝锅之类的话,则会导致很多的变量的产生,建议还是最好不要使用。而且这两种锅一般是锅底比较平实的,所以一般来说温度吸收的也比较均匀一点,药物疗效会更加的好,所以建议大家最好是使用这种锅。建议大家如果没有这种锅在家里的话,或者是对于煎中药不是太过熟悉的话,可以将这种煎中药的活交给专业的人士,这样能够把中药更好地熬煮出来,而不至于损失中药该有的疗效,得不偿失。煎药锅锅盖:一般刚开始煎药时,需要先盖好锅盖,进行煎煮。当煮沸后,先让锅盖留些空隙,排出水蒸气。对于有些易挥发类、挥发油类或者名贵药材需要盖好锅盖,比如:薄荷、广藿香和西洋参等等。搅拌:在煎煮中药时,需要不时搅拌药料,让药液充分煎透。煎药水量:煎煮中药时,头煎加水量应包含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的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量。二煎加水量应减去饮片吸水量。通常只能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强弱,及煎煮所需时间长短来估计加水量。一般可行的做法是,头煎将饮片适当加压后,加水液面应高出饮片2~3cm,二、三煎水面没过药材即可。煎药时间:膏方煎煮起码要五六个小时。一开始用大火煎,先煎到沸腾,再改用小火,一边煎一边搅拌去除表面泡沫。煮到3~6小时,过滤取出药液,药渣加冷水再煎。这样反复三次,合并药液。关键是一定要确保煎满“三汁”才行。“三汁”是非常有讲究的,第一汁是为了让药材可以充分吸收,第二汁是为了把药材的成分煎出来,第三汁是为了能让药材彻底吸收。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四、浓缩将滤净的药汁倒入锅中,进行浓缩,先用大火煎熬,加速蒸发水分,并随时撇去浮沫,使药汁慢慢变稠,再变用小火进一步浓缩,并不停搅拌,因为此时药汁转厚,极易粘底烧焦,当搅拌到药汁能滴在纸上不散开为度,此时便可暂停煎熬,这就是经过浓缩而成的清膏。五、收膏不同体质的人,收膏所用配料不同,如阴血不足者,可选用驴皮胶、龟甲胶;阳气虚弱者,可选用鹿角胶;阴阳两虚者,可选用龟鹿二仙胶;便秘者可选用蜂蜜;糖尿病患者需避免用糖类;肝病者别用黄酒浸胶等。把烊化开的胶类药(阿胶、龟甲胶、鹿角胶等胶剂)与糖(以冰糖和蜂蜜为佳)倒入清膏中,如果用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要另外用小火熬成浓汁或研成细粉,在收膏时调入。用小火慢慢熬炼,并用铲不断搅拌,防止焦化,直到能拉扯成旗状,或滴水成珠即可。注意事项:收膏的标准是“滴水成珠”和“挂旗”。所谓“滴水成珠”,就是收膏时,取一点膏浇滴在水中,不会溶化,而是像珠子一样在水中;“挂旗”则是用竹片在膏里搅拌后拿出来,膏药会像一面旗一样挂在竹片上。若处方中有药粉的,此时加入,搅匀即得(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被破坏的药粉,应待温度降至50℃左右时加入,搅匀)。在膏方制作完成后,首先让其充分冷却,才可加盖。六、存放膏方的收藏亦是重要的一环,如果收藏不当,极易发霉变质,影响药效。等制好的膏方冷却后,装入清洁的瓷质容器内(切记不要使用金属容器存放,以免产生化学反应),封的时候先不加盖,先用干净的纱布将容器口遮盖上,放置一夜,等到完全冷却后,再加盖。因膏方通常可服用4~8周,且膏方中糖分含量较高,有的还含有动物蛋白,温度过高容易变质发霉,所以最好放入冰箱,否则会变质而影响药效。注意事项:膏方由多味药材配伍熬制而成,不含任何防腐剂,在同样冷藏保存的条件下,瓷罐比其他材质盛器更安全。同时,一般膏滋药应放在阴凉处,如冰箱里或朝北房间,避免靠近厨房炉火边,以防温度过高而霉变。每天取用膏滋药时,不要每次换一只汤匙去掏,以免每天将水分带进罐里促进发霉。最好准备一个小罐,放上一个星期用量,吃完后再添加,既方便又卫生。一定要清洁、干燥,不能留有水分,如果容器是陶瓷、玻璃类的,可以采取洗净后小火烘干,也可以在洗净后用微波炉烘干消毒的方法;如果容器属有机材料类的,可以在洗净后沥干,然后放在消毒柜中消毒,或用微波炉稍稍加热烘干水分即可;如果容器属于金属材料,可以在洗净后沥干用红外线消毒或用小火烘去水分。不要将一料膏滋药全放在一个容器里,近期要服用的部分应该另外分装,暂时不吃的部分要密封。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脖颈湿疹一周,中药五天肤如常 李娟
2024.8.27患者微信联系,说脖颈处湿疹又痒又扎,有什么好办法没?去医院拿西药内服加外涂,效不佳。2024.8.28患者来诊,颈部较前一天红疹甚5天,加重2天。略肿,面积大,脖颈不敢扭转,说一动就痒的厉害,我的同事们见了都说:咋过敏这么严重呢。遂依消风 -
闲诗其三 张宝华
清风予我览山河,悠然低首梦是昨。半江渭渭半江泾,月朗星稀移时觉。甲辰年壬申月丙寅日张宝华于药所。 -
不要小看孩子的上火、发炎 谢江强
不要小看孩子的上火、发炎现在普遍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都是家里的宝贝,所以家长会特别在意。因此,我们要根据中医理论把疾病的背景讲清楚,这样大家对孩子的上火、炎症都有清醒的认识,就能更好地保护孩子。 -
经方实验录张宝华治抑郁症之生逢盛世衣食足,心意弗逆郁郁生。 张宝华
一张姓某,年三十,浑身不适两年余。既往抑郁两年,尿路感染一年余,否认过敏史。时代更迭,环境变换,人之体适境应运而变,抑郁一症与日俱增,常理中事。故而虽显效于一时,若不能心体和合,灵肉抱一,念念动乎意识,既扁鹊仓公之属,亦无计也。 -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 谢江强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a.用温胆汤给孩子泡脚温胆汤是一个著名的中药方子,里面有茯苓、法半夏、陈皮和炙甘草四味药。d.给孩子吃五谷杂粮调理身体在给孩子用温胆汤和焦三仙,清理掉体内的痰湿和积食之后,家长就要通过饮食给他调理身体,帮助他恢复脾胃的健康。 -
一针中脘穴—治愈“腹泻4天,加重2天”案 宗琪
烧山火是一种传统的针灸手法,主要用于治疗寒证,如顽麻冷痹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烧山火手法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师进行操作,并且在操作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
积食的孩子体内往往有湿气 谢江强
湿气重的孩子,舌苔遍布舌体,很厚,舌头上遍布小红点这个孩子的舌象有两个特点:第一,舌苔遍布舌体,而且很厚,说明孩子体内有湿气。但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舌头上面有很多明显的小红点,就说明孩子体内有热,因为积食导致积滞化热。 -
舒肝明目汤 潘洪波
舒肝明目汤出自《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和解表里,为君药。牡丹皮活血散瘀,桑椹、决明子、桑寄生、首乌藤养肝明目,共为佐助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明目之功。 -
养肝护肝 谢江强
养肝护肝中医认为“肝主藏血”,即肝脏具有贮藏、收摄血液,调节血量之功能。应多食强肝养血、排毒护肝的食物,如鸡肝、党参、花生、红枣、枸杞子、红豆、黑豆、猪肝、天麻、柴胡、菊花、车前草等。 -
酸枣仁加龙牡汤 潘洪波
属阴血虚损,阳不得入于阴,治以敛阳入阴,予以酸枣仁汤加生龙牡汤:生酸枣仁30g,知母12g,茯苓15g,川芎9g,炙甘草6g,生龙骨12g,生牡蛎24g。临床应用酸枣仁汤,根据具体情况多有加减。
最新文章
-
“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中药一剂见效案 宗琪
患者:司某某性别:男年龄:82岁初诊日期:2024年2月18日主诉:持续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最高血压不详,长期口服药物,控制尚可,"心功能不全”,本次脑梗后确认“心房颤动”,结肠癌病史7年余。
-
经方实验录之真武汤加减治疗石淋症 张宝华
而饮水,无食欲,略怕冷,腰部凉,腰沉重,大便软不成形,面淡隐青,舌淡苔白厚偏水滑,脉沉弦力不足等,可征其阳气不足,水湿为患,随其脉证处真武汤加减观之。
-
厥阴病 李华歆
而“少阴”则可以理解为是“橘子核”,“核”也就是种子,种子可以寄藏水火,所以它可以理解为少阴,那么“厥阴”是什么呢?
-
眩晕两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3日程某,男,77岁,初诊。主诉:眩晕2年余。今复诊告知眩晕好转,但仍梦多,大便干,夜尿数次。服药后除眩晕如之前缓解,余症改善均不明显。2023年11月02日服药后回访,仍旧眩晕稍改善,但其余症状改善不大。
-
2024第一场雪 陈鹏
2024第一场雪文/陈鹏天地大寒雪落人间世间变得柔软起来仿佛我们的童年一下进入一个童话的世界无论贫富天地都笼罩在在一个浪漫的世界里屋顶上的雪是一样的厚度人生如雪可以掩盖很多的不快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扑面的清风和寒意净化着我们的灵魂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初
-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扁桃体化脓 夏耀飞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扁桃体化脓马某某,女,46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郝寨村,2023年11月14日初诊。综合以上二点,故本案当属“甘草泻心汤证”无疑,故宜甘草泻心汤加减。
-
这个不起眼的蔬菜一定多吃 李娟
首先,把三分之一白萝卜切片,不宜过厚,然后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5分钟,将水控出,晾温,加一小勺蜂蜜,饮用。今天也顺带普及一下蜂蜜的功效及性味归经。所以,白萝卜蜂蜜水,是平日里少不了的饮品呐。
-
心慌胸闷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9月28日张某,女,74岁,初诊。主诉:乏力伴心慌胸闷14天。心脏内有两个支架。慢性子宫颈炎病史于今年五月份在中医外科服中药及中药涂擦治疗。因家务繁重致腰肌劳损,今年7月份在针灸科行艾灸治疗。
-
杨宇飞教授中西并重治疗肺恶性肿瘤举偶 张训景
众所周知,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配合中医扶正祛邪综合治疗抗肿瘤转移复发。未见疾病进展及复发转移,生活治疗良好。中医学认为,机体失调,正气不足,外邪客体,是诱发结直肠癌的重要原因。
-
男科医案一则 祝鹏军
患者,为青年男性,主诉早泄,敏感,容易紧张,拉尿有分叉口干,口苦,久坐后阴囊潮湿,舌红苔微黄。考虑肝郁化火所致,处方为逍遥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