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卢扶阳医学医案第28篇:郁热扰神证(厥阴少阳合病)
沈某某,女,43岁,设计师。2025年2月18日初诊。主诉:心烦不寐伴胸闷胁胀3年,加重1个月。患者长期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近3年来夜寐不安,多梦易醒,每日仅睡3-4小时,伴有胸闷不舒、胁肋胀痛、口干口苦、头晕目眩。近1月症状加重,虽服疏肝解郁、清热安神中药未效。舌红边尖赤,苔薄黄腻,脉象:右关弦滑数,尺沉细;左寸浮数带劲,关弦数有力,尺沉细略紧。
辨证分析与立法
四诊合参,此属郁热扰神证(厥阴少阳合病)。患者少阳郁热化火(左关弦数有力),厥阴心包郁热(左寸浮数带劲),热扰心神,阳不入阴。郑卢医学强调"阳入于阴则寐",此案关键在于气机郁滞,郁热内扰。治当疏泄郁热,育阴潜阳。遵循"祛邪、建中、填精"次第,首诊清泻郁热;二诊调和枢机;三诊建中安神;四诊填精滋阴;五诊巩固根本。
处方与调护
初诊(2025-02-18)
立法:清泻郁热,除烦安神。
处方: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法加减
栀子15g,淡豆豉12g,酸枣仁30g,知母15g,茯神20g,川芎10g,甘草6g,丹参20g,郁金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3剂。
服药后心烦减轻,睡眠稍安。脉象:左寸劲象稍缓。
二诊(2025-02-22)
脉象:左关仍弦数,右关滑数。
立法:疏泄少阳,调和枢机。
处方:小柴胡汤合温胆汤法加减
柴胡12g,黄芩10g,法半夏12g,陈皮10g,茯苓20g,竹茹15g,枳实12g,生姜10g,大枣15g,甘草6g,青皮12g,薄荷6g。4剂。
服药后胸闷胁胀减轻,口苦消失,夜寐延长至5小时。
三诊(2025-02-27)
脉象:右关转缓,左寸柔和。
立法:建中安神,交通心肾。
处方:归脾汤合交泰丸法加减
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2g,茯神20g,远志10g,酸枣仁20g,木香6g,黄连6g,肉桂3g,甘草6g,龙眼肉15g,合欢皮15g。4剂。
服药后睡眠踏实,梦减少,头晕目眩改善。
四诊(2025-03-04)
脉象:双尺渐起,已有根神。
立法:填精滋阴,潜阳安神。
处方:乌梅丸合六味地黄丸法加减
乌梅30g,细辛3g,桂枝10g,黄连6g,黄柏10g,当归15g,人参10g,花椒6g,干姜6g,熟地20g,山茱萸15g,山药15g,泽泻10g,丹皮10g,茯苓15g,煅龙骨25g,煅牡蛎25g。5剂。
服药后精神转佳,腰酸减轻,夜寐安宁。
五诊(2025-03-11)
脉象:六脉调和,从容和缓。
立法:巩固根本,平调阴阳。
处方: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法加减
柴胡10g,当归12g,白芍15g,白术12g,茯苓15g,薄荷6g,煨姜6g,浮小麦30g,大枣15g,甘草10g,夜交藤20g,合欢花15g。7剂,隔日1剂。
患者实际感受:患者欣慰表示:"三年不寐终得改善,如今每晚安睡6-7小时,心神宁静,胸闷消失,口干口苦不复存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体会
本案体现了郑卢扶阳医学 "以平为期" 的理论思想。患者不寐虽表现为热象,其本在于气机郁滞,阴不敛阳。首诊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法清泻郁热,除烦安神;二诊小柴胡汤合温胆汤法疏泄少阳,调和枢机;三诊归脾汤合交泰丸法建中安神,交通心肾;四诊乌梅丸合六味地黄丸法填精滋阴,潜阳安神;五诊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法调和巩固,完全契合郑卢医学"祛邪、建中、填精"的治病次第。郑卢医学治不寐,重在辨清阴阳,郁热扰神必清泻郁热,使气机调达,阴平阳秘,则寐自安。凭脉用药,分次第治疗,乃取效之关键。
(医案撰写:郑卢扶阳医学传承人杨允执)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经方之小陷胸汤 郭文龙
张某,男,65岁。遂用小陷胸汤以清热化痰开结;枳实薤白桂枝汤以通阳散结,降逆宽胸。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譫语,一身尽痛,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金匮要略》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呛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八条(四) 张宝华
其理论至今仍是中医治疗中气下陷证的基石,并为理解柴胡“双向调节”作用提供了经典范式。 -
口苦验案一则! 李华歆
医案面诊患者男年74岁,现居广东深圳2025年07月17日初诊以“腹胀伴口苦数天”为主诉就诊。效:2025年07月18日复诊:患者下楼买菜特意反馈:自诉上方一剂后效果良好,现腹胀症状较前明显减轻,口苦基本消失,怕热汗出缓解,大便较前通畅,嘱续用前方续用以观 -
哮喘能治好吗 谢江强
王烈教授的《婴童哮论》一书,就全面阐述了这一学术思想,提出了哮喘根治的新举措——医者精治,病家细防。王烈教授治疗哮喘提出三期分治,即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王烈教授在长期临床防治哮喘的经验指出:医患协力,治防并举缺一不可。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七条(一) 张宝华
一百一十七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第一百一十二条说“亡阳,必惊狂”,大汗出嘛。如果再“针处被寒”,给神经更为严重的刺激,那么一定要因惊而发生奔豚证。 -
肺炎发热验案一则 李华歆
医案面诊患者男年47岁,现居广东深圳2025年05月21日初诊以“咳嗽伴发热1月余”为主诉就诊。 -
丹栀逍遥合旋覆代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案 张训景
2023.08.01复查14碳呼气试验为阴性。以反食,嗳气为主,选用逍遥丸/丹栀逍遥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2025.05.06复查胃镜: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有O1转变为C2。综上辨证属肝胃不和证。整个治疗过程以疏肝健脾,养胃化瘀为主导,根据具体症状,四诊合 -
《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脾胃病医案举隅——以半夏泻心汤为例》 黄世清
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投,尤宜此类寒热错杂之证。半夏泻心汤类方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实为调理脾胃气机之良剂。 -
伤寒论第四十六条(三) 张宝华
那么这里可以总结一下了,这种精气仲景先生他叫作阳气。 -
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看经方的起源 谢江强
迄于明清,随着伤寒之学大兴,尊张仲景为医圣,视其著作为“医方之经”,导致《伤寒杂病论》的方剂被称为“经方”,意谓“经论方”“经典方”。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看经方的起源经方起源于何时?但是,我们可以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某些条文进行探析。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肺结核的临床辨证治疗思路 崔国宁
在中医中,肺结核属于“肺痨”范畴,对其有着独特的辨证治疗思路。总之,中医治疗肺结核有着独特的辨证治疗思路,通过抗痨杀虫、补虚培元、辨证论治等方法,结合针灸、饮食等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癃闭对应方剂 崔国宁
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癃闭,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临床治疗癃闭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六经辨证,准确选方用药,以提高疗效。
-
经方治疗宫颈囊肿案 高攀
张某,女,43岁。嘱患者不吃冷饮,猪肉等油腻食物。2020.4.22患者给我发微信说,药已经吃完,身体各方面都已基本回复正常,子宫没在出血,月经正常来,睡眠,饮食也恢复正常,患者担心病情在发展,又让我给寄去半个月的中药,巩固治疗,我告诉患者,喝完药去做检查
-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胸闷憋喘1年余”案 宗琪
患者:马某性别:男年龄:26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24日主诉:头痛伴胸闷憋喘、气不足1年余。
-
伤寒论第六十三条(一) 张宝华
第六十三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桂枝汤主之。那么这个“喘”同是伤寒,这个治疗的方子也是不少,那么哪个是最佳的呢?
-
霜降 陈鹏
霜降文/陈鹏20241024这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大部分植物进入轮回也走完他的一生阴气上来了最适合进补的季节月儿隐藏在云朵外乡人踡缩在夜露下的角落里有老妇在哼着歌谣哄孙儿入睡叶落田黄田里的蟋蟀也停止了歌唱一切都在潇索中如同这年景一样家贫禄尚薄我的衣服也还单着
-
脑出血后遗症的精细化治疗 崔乐
曾急就诊于当地区人民医院,诊断"脑出血",给予外科开颅手术治疗后好转出院。最后,也是脑出血后遗症的普遍性治疗,即针灸配合康复功能锻炼治疗。
-
肠病治验方——“白术润肠汤”治习惯性便秘 陈锦辉
肠病治验方——“白术润肠汤”治习惯性便秘方名:白术润肠汤功能:健脾益气,润肠通便。习惯性便秘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肠道津液不足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方诸药配伍,共奏健脾益气、润肠通便的作用,从而起到治疗便秘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和便秘型结肠炎患者。
-
中医,我想对你说。 祝鹏军
第一次认识中医从16年毕业至今,跌跌撞撞的己经工作快8年时间了。这是我对中医的第一次印象,苦。开启中医之门来到泰和以后,白天跟徐老师跟诊,学习他怎么看病,开药。我想说不是中医不行,是我们的技术不行,中医永远像那颗星星一样。
-
门诊医案记录 胡松岩
患者刘某,女,37岁。主诉:颈部疼痛伴右上肢疼痛1周,加重3天。避风寒,畅情志,不适随诊。
学习了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了
好的